AI 辦不到的事?從 AI 教師計畫,看見真實師生互動的可貴

隨著 AI 的發展,愈來愈多學校開始將 AI 工具應用於教學中。然而,大家始終最關心一個問題: AI 究竟會不會取代教師?本文帶你看見 AI 無法取代老師的地方,以及學校或老師在使用 AI 工具前,可以思考哪些問題,有效達成學習目的。

真實師生互動帶來的人際關係、學習動機的啟發等,是 AI 無法取代的。Shutterstock

真實師生互動帶來的人際關係、學習動機的啟發等,是 AI 無法取代的。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AI 發展備受教育圈矚目,也有教師擔憂 AI 會不會取代教師。但在曾經一心打造 AI 教師的 IBM 前電腦研究員薩蒂亞・尼塔(Satya Nitta)眼裏,AI 不是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更不可能取代教師。薩蒂亞在五年的研究過程中,看見師生真實互動、面對面對話的無可取代性

美國科技大廠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稱 IBM)曾嘗試打造 AI 教師,卻在2017年宣告失敗。領導這項為期五年、耗資一億美元(約32億台幣)的研究計畫主持人是 IBM 華生研究中心(Watson Research Center)前電腦研究員薩蒂亞・尼塔(Satya Nitta)。薩蒂亞和130位科技學家投入計畫,目標製作出全球第一個由人工智慧驅動的 AI 互動導師,提供真正個人化、一對一的指導教學,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教師的介入。

AI 教師辦不到的事?

  • 真實的人際互動、情感交流

薩蒂亞和美國教育媒體「The 74」分享他的研究結論:「AI 不適合用於有效、長期、一對一的輔導。」儘管團隊打造的 AI 教師擁有豐富知識,但薩蒂亞發現,AI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幾乎沒有有效的影響,學生和機器人互動冷淡,經常回答「我不知道」或者直接不回應。相反地,「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非常豐富,」薩蒂亞在教學現場和實驗室都看見,老師和學生彼此影響,透過對話,師生可以彼此了解,同理對方的價值觀,而「沒有靈魂的機器人做不到這件事」。

  •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相較於人與人、面對面的豐富對話,AI 教師缺乏教學最重要的幾件事——它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也無法讓學生專心學習,「AI 終究不能取代人類。」

「The 74」評論道,薩蒂亞五年的研究計畫依然具有啟發性,從 Google 到微軟,教育科技領頭羊皆以他的研究經驗為底,繼續嘗試新可能。全球最大線上學習平台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創辦人薩爾・可汗(Sal Khan)也看好 AI 對教育的影響,可汗學院在2023年3月推出名為「Khanmigo」的 AI 聊天機器人,協助學生解答數學和其他學校科目,在國際教育圈廣獲好評。

看見生成式 AI 在教育領域風起雲湧,薩蒂亞依然認為,AI 不能取代教師,它也許可以當一位厲害的助教,例如創造課堂作業或批改學生寫作內容,但 AI 始終無法像教師一樣和學生面對面互動。

薩蒂亞說,無論是 Khanmigo,或者像美國教育新創公司 Synthesis 以「孩子的超人導師」為宗旨,推出 AI 學習導師系統(每月29美元),都不能自稱是老師。這些新技術也許是有效的回家作業助手,但無法提供真實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正是學習的關鍵

《紐約時報》也在一篇討論 AI 聊天機器人改變教學的報導提出警示。愛丁堡大學數位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班・威廉森(Ben Williamson)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 AI 聊天機器人能增加學生學習動力,他擔憂「現在的人過度宣揚生成式 AI 的權威和有效性」,恐忽略這些新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是否產生有害或退化等影響。

紐時報導也提到 AI 聊天機器人可以自由編造內容,可能提供假訊息,且教師和學生無法完全求證聊天機器人的資料來源,現階段仍難以取代教師。

AI 並非萬能,而是一種學習工具

深入參與 Khanmigo 研發的可汗學院學習長克里斯丁·迪瑟波(Kristen DiCerbo)在「The 74」的報導裡也提到,即便內部研究表明,每週使用30分鐘就能有效學習,但「30分鐘不會創造奇蹟」,應把它視為一種學習工具,而非學習萬靈丹。

不過,薩爾・可汗依然期待 AI 技術的持續性創新。「AI 未來可以看到學生的臉部表情並說:『嘿,我認為你現在有點分心。讓我們專注於當下。』」可汗在紐時的報導裡預測,在未來五年內,Khanmigo 將能夠即時分析學生的聲音、臉部表情和周圍環境,在保護學生隱私與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有效而精準的回應,AI 輔助工具將持續改變教育現場。

使用 AI 工具前的5個反思

針對學校添購和教師使用 AI 教學工具前應注意的事項,「The 74」整理五大提問,分別是:

  1. 這項工具解決哪些教育問題?

  2. 有證據表明此工具有效嗎?

  3. 有教師或學生一起參與開發嗎?

  4. 工具背後有哪些教育信念支持?

  5. 工具如何解決教育不平等的問題?

提供教師參考。

(資料來源:The 74New York TimesThe 74(2)

延伸閱讀

游昊耘 游昊耘

游昊耘

翻轉教育特約編譯

前親子天下編輯、前聯合報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