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代課、辦活動⋯⋯實際教學不到工時一半?美教師喊話:這8個工作,我想分擔出去!

根據調查,美國老師平均一週工時約57小時,然而實際教學的佔比,連一半都不到。台灣老師何嘗不是如此?平時除了教學,還得忙備課、處理行政瑣事、顧學生也顧家長。本文整理國內外老師的共同心聲,以及台灣現場老師分享的減壓撇步,找到你的共鳴、釋放壓力。

老師花在教學的時間不到工時的一半,美教師喊話:找代課、辦活動、打掃等8個工作,我要分擔出去!Shutterstock

老師花在教學的時間不到工時的一半,美教師喊話:找代課、辦活動、打掃等8個工作,我要分擔出去!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老師工時長,教學時間的佔比卻連一半都不到

美國《教育週刊》(Education Week)研究中心,曾於2023年10月針對全美近1500名教師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老師一週的工作時間平均落在57小時,然而實際花在「教學」的時間,卻連一半都不到。

為了更了解老師日常工作的範疇,這項調查也詢問老師,認為「哪些工作項目不應該是教師負責的」。得到約1200位老師的回饋:「我們被期望要做的事情,超乎想像的多,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老師最後選擇離職、轉換跑道,因為壓力實在太大。」許多老師表示,他們感到分身乏術,時常一人當多人用

老師每週花多少時間在這些工作上

資料來源:教育週刊研究中心,「全美教學狀況調查2024」(The State of Teaching 2024)。整理製表:翻轉教育

即便如此,還是有些老師認為,所有工作職責都是恰當的:「老師就是各種工作的集合體,我想不到有什麼事是老師不該做的」、「所有的工作都很重要,時間不夠用才是問題」。不過面對龐大的工作量,「時間有限」是永遠存在的挑戰。

因此,美國老師們紛紛向上級喊話,希望能把非職責的工作分擔出去,才有更多時間專注在教學上。《教育週刊》從調查中整理老師們的回答,老師認為哪些工作不該是他們的職責,綜整出以下8個工作項目以及對應的心聲。

老師的心聲:這8個工作,我想分擔出去!

一、尋找或擔任代課老師

學校一直希望能夠有穩定的代課老師,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也往往增加了正職老師的工作量。

「生病時要找到能幫自己代課的老師。」
「其他班級找不到代課老師時要幫忙顧。」
「在禮堂要同時照看好多班級的學生。」

二、搜集、分析學生的數據

學生的各項表現數據可以幫助校方、家長了解學生的強項與不足之處,但這也讓老師的工作更多了。

「我們一直被要求反覆蒐集、分析數據。大多數老師不需要用重複的數據來了解哪個學生需要幫助⋯⋯我不是數據專家,我只想教學。」
「我們一直被要求蒐集數據以及實施區域評測,但沒有人可以幫助那些未通過評測的孩子。我們很清楚哪些孩子需要協助,不需透過評測來得知;而且如果真的要測驗,學區就應該根據測驗結果,提供課程協助。」

三、帶新人

新老師的確需要很多協助,但有些老師表示太多職責落到他們的肩上。

「當新人保母、訓練新老師,都不會有額外報酬或加薪。」
「要教新老師怎麼管理班級、怎麼把規範化為可教學的課程,教導學生。」
「當新人保母還要觀察、評估他們,給予回饋。」

四、隨時和家長報告孩子在學校發生的每件事

儘管絕大多數老師都希望與家長保持良好關係,有些老師指出,家長希望老師能回報更多小孩在學校的最新狀況,但實際上,不是每一件大小事,都有必要向家長報告。

「當孩子生病或受傷時,我必須自己評估孩子的情況,並通知家長。但我沒有受過醫療訓練,學校也沒有護士。」
「必須和家長溝通一些明明應該是上級要去溝通的事情。」
「我得和家長聯繫學生的出席狀況,但學校有自動化出勤系統,不懂為何這些事要我去做?」
「聯繫家長關於學生的傑出表現或未通過的成績,我知道這麼做是有意義的,但真的沒時間。」

五、參加無酬的學區活動

學校舉辦課外活動,可以更加活絡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但有老師認為,活動的工作人員,不應該由老師去擔任,尤其當工作人員並不會獲得額外的報酬。

「每次辦畢業典禮、畢業舞會等,都是無酬的」
「學校舉辦募款活動,老師還得去麥當勞輪值一天」
「學校運動會,老師要去當收票員」

六、身兼校園看管人員

將近一半的公立學校表示,需要更多看管人員來協助清潔、維修校園環境,導致老師可能會被要求去填補職缺,由老師負責清潔校園。

「我得自己用吸塵器,打掃上課的地毯區,以及清垃圾。」
「老師要資源回收、清垃圾、打掃教室、補充紙巾。」
「在教室吃早餐——代表學生早餐遺留下的所有食物殘渣跟髒亂,都是老師要負責打掃。」

七、負責各種非教學的事情

許多老師表示,他們被要求在廁所、走廊等地方,以及下課、午休、上學、放學等時間點,站崗、監督學生是否有不良行為,老師覺得這佔掉太多時間了。

「我們要負責:接送學生上下校車、午餐站崗、走廊站崗、帶孩子進出教室等,有些是我們老師本來就會做的,有些則是被要求的;但每一年都會有更多職責疊加上來。」
「我們每天一踏進校園,就被叫去為所有人做所有的事,不管那些事情是什麼。」

八、防範槍枝暴力的威脅

校園槍擊案發生的機率,數據上看來或許不算高,但對多數教師來說,威脅永遠存在。有些老師表示,他們好希望自己不用去思考和提防槍枝暴力的可能。

「我們要保護孩子,不被校園槍手攻擊。」
「老師要實施校園封鎖演習,也要參加面對行凶槍手的演習。」

「老師也是人!」國內老師也有相似的心境

回到國內教育現場,台灣老師也承受相當大的壓力,每天除了教學,還得管理班級、處理學生狀況、與家長溝通、甚至身兼行政,龐大的工作量讓老師們身心俱疲。《翻轉教育》也曾於網站募集台灣老師的心聲,詢問老師們工作備感壓力時,希望獲得的支持是什麼,收到許多老師留言回饋。

統整回饋內容後發現,減去行政負擔、親師合作、校方立場堅定等,是多數老師希望得到的支持:

「老師也需要休息,家長、學校上級應該要給予老師相對應的尊重與同理,而非一味的將責任推給老師。」
「家長和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協助孩子成長。」
「校長、主任要有教育理念,不要因懼怕家長而立場變來變去,且不站在老師這邊讓老師沒有支持。」
「減少行政工作,讓老師的教學專業被看見。」
「可以有一起分擔的群體。」
「加薪,或提供心理諮商費補助、舒壓課程費補助。」
「希望能獲得成就感。」

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老師可以怎麼幫自己紓壓?

資深國小教師陳佳釧老師,曾在《翻轉教育》為文分享,自己會製作彩虹能量籤,寫上鼓勵自己的金句,每天早上抽出一句,用斑斕的色彩接住自己。資深國小教師黃慧瑜老師,也曾分享12招身心靈照顧與自我紓壓撇步,從調適身心狀態、到共創親師生的成就感,教老師如何練就自我修復力。

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對抗來自學生、家長、研習的壓力。高中教師厭世國文老師,曾分享他的「厭世」建議,老師在面對上述壓力時,不妨在心中默念3句話,幫自己轉念,找到情緒的出口。

成為一個老師,你可以挫折,但是不要自責。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曾在《翻轉教育》Podcast節目中,分享上述這句話,鼓勵每位老師,練習從受挫過程中找到回饋。教學活動專家莊越翔老師,也曾於Podcast節目中提到,當老師不斷壯大內在力量,找到工作的價值與使命感時,或許才能夠在漫漫教學路上,堅持下去。 

延伸閱讀

高嫚嬣 高嫚嬣

高嫚嬣

親子天下

媒體中心企劃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