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正成為黑道與詐騙集團的「兵源庫」⋯⋯你們學校有幾個「少年董」?

蔡淇華老師在近年與基層教師、警界的接觸中看見,有不少孩子在成長關鍵的國中階段,接觸到黑道、詐騙集團等組織,誤入歧途而難以脫身,甚至鑄成大錯。緊接而來的暑假正是不法集團的「招生旺季」,校方如何「迎戰」?「學校教育要彌補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失能,猶如螳螂擋車,擋得住嗎?很難,但不能不做點甚麼⋯⋯」

shutteerstock

shutte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I TAKE WHAT I WANT 弄髒自己手
沒有白吃的午餐 送到家門口
少年董 少年董 吃得太好不敢再笑人胖
少年董 少年董 晚上出門帶幾個少年仔頑童
—— MJ116 ⟨少年董⟩

又漏接了一個孩子

「幫派不可能讓他離開。他說自己是所謂的『少年董』。」

四年前畢業的學生明志(化名),正在偏鄉擔任實習老師,發現實習導師班的國三學生大雄(化名)長期曠課。明志主動約談,發現被祖母撫養長大的他,為了得到歸屬感,在國一時便被吸收入幫,因為體格壯碩,在幫內「使命必達」、「積極吸收幫眾」,被視為「重點栽培」對象。擔心學生升上高中後,會越陷越深,甚至涉法入獄,所以明志邀我一起輔導寫作,期待經由「寫自己的故事」,讓他學會思考,早日脫離幫派。

大雄一開始答應加入寫作計劃,但明志發現他狀態日漸低迷,並表示不想寫了,也不會離開幫派,因為他已經是一個擁有手下、知道幫派機密的「少年董」,幫派不會放他走,只好認命繼續當兄弟。 

青少年進入幫派組織後,即使有心改變,仍可能遇到難以脫身情形。圖片來源:蔡淇華提供

高風險家庭,需要更大的網子去接住孩子

這個無法脫身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成長關鍵期,缺乏適合的學習對象,所以有錢有力的學長姊,便成為「典範轉移」的目標。

事實上,來自高風險家庭的「高關懷兒少」,需要更大的社會支持網,才可能不漏接。我自己曾擔任獄中的寫作教師,有些學員會定期寄作品過來,發覺他們誤入歧途的關鍵期,八成都是在國中階段。例如販毒入獄的美君(化名):

「第一次接觸毒品是國中,三年級時懵懂無知的15歲,父親驟然離世,母親禁不起悲痛倒下。那時的我,已經扛起照顧2個唸小學弟弟的責任……經過一番理性與慾望的天人交戰,我放棄了,我開始荒廢學業,沉迷於玩樂、酒精、複雜的人際關係、與網路交友。」

另一個女孩,和大雄一樣,被祖母撫養,也一樣在13歲,就被捲入無法回頭的生命洪流:

「我們三姊弟,被託付給年邁的阿嬤照顧。身為姐姐的我,雖然帶著一份堅毅的勇氣,捨不得看著阿嬤的辛勞,一心只想幫忙分攤家計,所以13歲就開始半工半讀賺取學費。國中一畢業就急著外出工作,滿腦子就想賺更多的錢來改善家庭經濟。從一開始加油站薪水五、六千,滿足不了年幼的我。經朋友介紹特種行業上班,馬上投入紙醉金迷的行列。未成年的我,在酒店上班,以為年輕就是本錢……最後認識了大哥,犯了法,無法回頭。」


因曾擔任監獄寫作教師,從學員的文字中,發現國中階段是許多人誤入歧途的關鍵期。圖片來源:蔡淇華提供

「國中生最好用」不法組織將手伸入校園

自己在3年前差點被詐騙集團騙走150萬,後來取款的車手被判了1年10個月的刑期。經辦的警官在做筆錄時,搖頭嘆息:「現在車手年齡不斷降低,詐騙集團已經將手伸到國中校園,他們會騙國中生,因為年紀輕,所以被抓只會交付保護管束,或頂多到教養機構接受感化教育。所以在重利之下,國高中生很容易走錯路。」

另一位在友校擔任訓導工作的老友,憤怒表示:「這些黑道大哥真的沒天良,喜歡將刀槍交給國中生去『執行』,這些小孩子甚麼都不怕,他們根本不怕被關,因為被關出來,被『認證』,就可以上位,順理成章當大哥。對這些從事不法的大人而言,要暴力討債、要詐騙、要賣毒,要擴大組織,國中生最好用,所以一天到晚來校園吸收新血。」

暑假是「招生季」,大人想好「迎戰計畫」了嗎?

一位賣車的學生,上個月問我一個問題:「你知道為何台中七期附近,雙B、保時捷、瑪莎拉蒂等豪華跑車一堆?」原以為只是因為附近豪宅多、富人多,想不到學生給出令人吃驚的答案:「我們進口的水貨車,一半以上是賣給黑道大哥、詐騙集團、或是網路博弈業者。例如前幾年在台中開瑪莎拉蒂『海神』當街圍毆一個大學生的3個年輕人,都是經營賭博網站。他們許多都才二十多歲,開這些好車,招待中學生,告訴他們,只要和他們一樣『努力』,很快就能開名車、過豪奢的生活,你看,有多少中學生能受的了誘惑?」

負責學校管區的警官,特別提醒:「暑假是不法集團的『招生旺季』,他們會利用青少年暑假想打工的需求,在青少年常使用的網站張貼廣告,甚至會在求職平台刊登廣告徵人,許多中學生就這樣加入黑道、販毒、成了車手,或開始打電話詐騙。不知道校方如何因應?」

學校現在的主旋律是升學,畫反毒海報,若積極一點,可能會在朝會時做簡短的宣導。然而,這微薄的小牆,擋得住校園外洪水般的誘惑嗎?

或許所有的師長都應該熟悉圍牆外的世界,嘗試讓自己的教學,也成為圍牆的一塊。教學時,眼睛也盡可能對準行為違常的孩子。學校教育要彌補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失能,猶如螳螂擋車,擋得住嗎?很難,但不能不做點甚麼。

暑假前這兩個月,師長們一起想一想,能做點什麼?可以閱讀新聞帶思辨,可以邀請警方講故事,甚至邀請更生人現身說法。或許成效有限,但不能甚麼都不做。(延伸閱讀校園需要「現身說法」的教育:引進有特殊生命故事的講者,阻止學生以身試法

一位被判刑12年少女的文章,還怵目驚心躺在我的桌上,或許她寫下的文字,可以激勵我們去做點甚麼:「莎士比亞曾說,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的過完這短短的一生,那就太長了。就像我國中時就開始拉K,最後販毒,要在獄中關12年,好長……」

圖片來源:蔡淇華提供

延伸閱讀

蔡淇華 蔡淇華

蔡淇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青春動力學》、《青春微素養》、《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