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要怎麼教?圖解大腦模板的四種主題應用
日常中有許多抽象思維的主題,例如:拖延症、資訊表達、情緒管理等,老師可以如何帶著孩子一起思考和討論呢?視覺化教練邱奕霖老師分享四種趣味案例的應用,讓孩子可以用圖解的方式自我對話,剖析自己平常大腦怎麼想的,也能更認識自己。

邱奕霖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面對到許多關於大腦運作機制、專有名詞,以及抽象思維知識主題,如何快速製作筆記,並讓人吸睛秒懂地表達出來?
答案是,圖解你的「腦袋」!
不過別誤會,這裡並非要你寫實地描繪大腦的構造(這超難而且也沒必要啊!),關鍵是讓腦中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甚至擬人化,正所謂「看見就是力量」,當我們能有具體看見時,一切的學習都變得容易許多了。
所以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圖解大腦模板」的四個應用案例:
應用一:拖延行為,拖延者腦中的關鍵三大角色
首先第一個主題是「拖延」,來自TED演講【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中,講者提姆·厄本,運用火柴人的畫法,擬人化描繪出拖延者腦中的關鍵三大角色:
1.理性決策者:
負責操控我們大腦執行合理的任務,比如即將考試進行複習、寫評量等。
2.及時行樂猴:
這角色顧名思義就是「耍廢」,包含我們平常在該複習時,跑去做追劇、打電動、看電視等事情時,就是這隻猴子在操控你的大腦!
3.恐慌怪獸:
只有即將到達期限時會出現,也是及時行樂猴唯一懼怕的生物,往往當天出現我們的理性決策者才能順利重新掌舵,這也是我們常見「臨時抱佛腳」的關鍵原因。
圖:邱奕霖提供
延伸討論:
- 帶領學生思考平常「理性決策者」與「及時行樂猴」的操作自己腦袋的比重
- 覺察平常的「耍廢行動」,覺察意識到猴子的存在
- 全班分享妙招來努力維持、專注在「理性決策」的狀態
- 如何強化恐慌怪獸的效果?如果沒有期限的事物可以怎麼做?
應用二:資訊表達,你必須認識的大腦三兄弟
第二個主題是「資訊表達」,也是我在許多研習、課程的場合中,很喜歡與大家分享的一張圖,你知道當資訊進入到我們大腦時,是誰決定這些訊息是否被記住,還是遺忘?這背後當然有許多的大腦機制與專有名額,不過這裡我們用「擬人化」的方式來呈現。
想像我們的腦袋中分為住著以下三兄弟(姐妹),他們各自的需求是......
- 情緒老大:喜歡看跟自己有關、幽默有趣、有情緒的資訊。
- 視覺老二:喜歡看圖,特別是跟人有關的圖。
- 理性老么:喜歡抽象空間圖,如流程圖、階層圖等。
圖:邱奕霖提供
延伸討論:
- 檢視自己平常的筆記、簡報、報告是否符合讀者腦中三個角色的需求?
- 如果要調整優化,針對情緒、視覺、理性部分,我們可以各自怎麼做?
應用三:情緒管理,啟動正念思維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情緒管理」,早在我們人類誕生於地球上後,在老祖先原始人的時代,唯一目標就是「生存」,依此當我們面對到威脅,本能的三個反應就是:
- 戰鬥:起身反抗、衝突巧地盤、獵殺獵物等
- 逃跑:逃離天災、猛獸,敵人的追趕
- 僵住:大腦當機!停止不動
圖:邱奕霖提供
雖然時間快轉來到現代,平常我們不會面臨洪水猛獸的威脅,但這大腦本能的反應卻依舊存在,所以在面對別人的批評、指責時,「戰、逃、僵三兄弟」就自動出現,因此要提升我們情緒管理的能力,關鍵三步驟如下:
1. 覺察常見反應:寫下你通常以何種姿態做應對,哪些事會是你的情緒爆炸點?
2. 接納與暫停:這是擺脫自動化情緒反應的關鍵,接納你的想法,並留白讓自己緩一下。
3. 改變應對方式:告訴自己是有選擇的,戰鬥可以調整為好奇,僵住則能轉換思考,逃跑則選擇接納面對,寫下你可以做的調整方式。
圖:邱奕霖提供
應用四:翻轉思維框架,富人思維 vs 窮人思維
最後一個主題為「富人與窮人思維」,內容引用「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一書,我挑選了其中「閱讀、目標、社群媒體、問題、決策、時間」六大主題,透過「圖解大腦模板」將窮人與富人腦視覺化,進行以下三個步驟的操作,來讓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出差異,並透過邊想邊畫的過程,來翻轉我們的既有思維框架喔。
類型/步驟 |
窮人腦 |
富人腦 |
寫下關鍵字 |
寫下你平常專注主題,並依在意程度進行大小板塊變化 |
寫下你希望專注主題,並依重要程度進行大小板塊變化 |
覺察認知 |
思考你對各主題的想法 |
調整你對個主題的想法 |
檢視行為 |
檢視你目前對個主題的行為與現況 |
改善你目前對個主題的行為與現況 |
圖:邱奕霖提供
免費圖解大腦思維模板下載
1.空白版 點此下載
2.擬人化版 點此下載
3.板塊版 點此下載
※更多圖解學習資訊,歡迎參考圖解學習三重奏:
一、「圖解力實踐交流團」>>前往加入
二、「圖解力全攻略」線上課程
「圖解力全攻略」已有240位伙伴加入,輸入drawteach(折800元),歡迎有興趣的伙伴一起同行>>前往了解
三、「用圖解打造你的知識體系」線上課
一堂給職場工作者的必備圖解力課程,助你終結知識焦慮,打造帶得走的專業能力,>>限時優惠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