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難教才需要你」國中生不會九九乘法 麻豆老師串起學習補救網,退休師也加入

疫後國中生程度落差擴大,一群孩子停在四、五年級階段。在麻豆國中,需要學習扶助者大幅增加,老師抱怨聲此起彼落。林佳靜不甘心,號召同事加入學扶,點燃他們教學熱情,扭轉現況。

林佳靜的人生哲學很簡單,可以抱怨,但抱怨完了,就要想該如何行動了!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林佳靜的人生哲學很簡單,可以抱怨,但抱怨完了,就要想該如何行動了!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本文重點摘要

你絕對想不到,這是國中七年級的課堂。

空曠教室內,只坐了6個孩子,電子黑板上投影著tiger、sheep、elephant等8個英文單字。老師反覆點著孩子們回答,有些孩子反應熱烈,但有些孩子被點到時支支吾吾,拼不出單字。

林佳靜所任教的麻豆國中,不是窮鄉僻壤,而是位在鄰近台南市中心與南科之間,生活機能完善的麻豆區。

【小檔案】林佳靜

  • 現職—麻豆國中地理老師、學扶負責人
  • 出生—1978年
  • 學歷—師大教育系
  • 經歷—麻豆國中設備組組長
  • 暖心改變—邀全校總動員投入學扶,連退休老師都來,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 創新教學—
    1. 小班制教學,訓練落後生專注力
    2. 推「學扶資優生」,讓落後生被肯定

麻豆國中如今有500名學生,然而,依照篩選測驗結果,有約四成學生的英文、數學需要學習扶助。原因是這些學生升上國中時,學力僅有四到五年級。

私中盛行,公校老師負擔大

對這些落後的孩子來說,sheep、tiger等單字是外星語言,而數學的分數、負數等概念,更是無字天書,要再聽懂國中課程,根本是天方夜譚。

學生程度普遍落後,原因是在台南,注重教育的家長多數會把孩子送到私中,造成公立學校的老師負擔相對大,「來麻中的孩子都是跑不掉的,」麻豆國中校長蔡淑芬坦言。

而疫情更讓一切雪上加霜。

紮著馬尾,活潑熱情的林佳靜,在麻中任教已20餘年,她說,自己在2018年接管學扶業務時,背不出九九乘法表的國中生不多,疫後卻暴增,因為他們念小學時,剛好碰到遠距教學,老師難以監督,家長也疏於關心。

落後學生的比例升高,即使學校因少子化,總人數不斷下降,參與學扶的人數,仍由約80人驟增到約130人。

但現實是,投入的師資遠遠不足。因學扶一般安排在早自習或第八節,對老師而言形同加班,僅3、400元的鐘點費誘因也不強,願意參與的老師只有5位。如今學生增加,去哪兒找更多老師加入?

「他就是難教才需要你」

在此同時,校務會議上,老師紛紛議論起疫後學生素質滑落,實在很難教。林佳靜決定,與其抱怨,不如號召大家一起解決問題。

高情商的她,知道這事不能硬逼。她先開始在校園安排各種「巧遇」,一遇到老師,便主動關心教學狀況,當對方開始抱怨學生難教時,她先安靜傾聽,接著順水推舟說「伊就是歹教(他就是難教)才需要你啦!」給對方使命感,並邀請加入學扶。

林佳靜也會跟同事分析,若七年級時沒輔導好,等孩子升到八、九年級,大家只會教得更痛苦。

林佳靜笑稱,說動老師的祕訣只有一個,「先接受、同理他的抱怨,」神奇的是,通常教過一次,老師就會一直教下去,「當他們感受到學生的成長,就願意繼續。」

國文老師沈玉敏甚至主動請纓,退休後仍留校繼續授課,原因便是她親眼見證學生在學扶課上的進步。沈玉敏分析,他們的共通問題是專注度低,只有在小班制的學扶,才能被好好幫助。

就這樣,參與學扶的老師一個拉一個,竟成長到約15位。去年最高峰時,國、英、數三科就開了共37班,每班控制在10人以內。更將學扶生細分成三種程度,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適切幫助。

相較於不少學校難尋學扶師資,為何麻中能有此成績?

資料組長蔡舒韻分析,一方面麻中是百年老校,資深教師多,彼此關係緊密,再加上林佳靜曾做過教學組業務,負責安排全校老師的課表。個性細心的她,總會先調查好個別教師狀況,包括需不需要接送小孩、看醫生等,盡量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使老師們感受到被尊重。她的好人緣,讓大家更有意願加入學扶行列。

「老師的人格特質,是要有人先站出來,」林佳靜說,其實多數老師都願意付出,只要有人強力號召。

會對學扶充滿熱情,其實跟林佳靜當菜鳥時的經歷有關。

她出身彰化北斗,從小就是鄰里的超級資優生,一路從台中女中念到師大教育系。剛到麻中任教時,也拿出優秀學生的習慣,要求學生上課不准趴下、作業得準時交。身為地理老師的她,還利用早自習時間,幫同學複習數學。

直到一日,她在聯絡簿上,看到一個孩子寫著,「老師,我一直覺得你是個很棒的老師,但我想跟你說,已經國二(現指八年級)了,有些東西我聽不懂了,你知道一張課表裡,有多少堂課是我不會的嗎?」

從小到大的資優生深深驚愕了,原來上課時,學生只是裝作有聽懂,「當時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完全不能理解他們,」20年後的今日,林佳靜談起這故事,仍一度哽咽。

她將當初內疚的心情,轉化成今日對學扶的熱情,「我想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是有人看見你的,有老師知道你的痛苦,」她誠摯地說。

從 20 分變 40 分,就是成長

「看見」學習扶助的孩子,是條漫長的路,而學扶的成果,通常也無法反映在會考成績上。原因很簡單,孩子們的程度,實在離B太遙遠了(編按:會考成績有三個等級,分別為A精熟、B基礎、C待加強),至今,麻中會考成績顯示,仍有約三至四成學生,英、數待加強。

麻豆國中學習扶助團隊成員有十幾位,還有老師退休後主動繼續教。(邱劍英攝)

麻豆國中學習扶助團隊成員有十幾位,還有老師退休後主動繼續教。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然而,假設滿分是100分,林佳靜堅信,學扶若能讓孩子從20分成長到40分,就有意義。

「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是放棄自己,他們只是沒成就感,」林佳靜分析,學扶生求學路上往往滿是挫折,沒成功經驗。

但當學扶課堂上,同學都只有40分,能得到50分的孩子,便是「學扶資優生」。

學習扶助結束,我們跟著其中一名同學豪豪(化名)回家,那是座鄉間常見的兩層公寓,只見屋子內外堆滿紙箱,地板空間僅夠放一桌一椅,桌上擺滿了剛折好的紙元寶。

一見到我們,豪豪媽媽熱情招呼,一邊手忙不迭地繼續折著紙元寶,她要靠這份工作,補貼4個子女的生活開銷。

坐在紙元寶堆中,豪豪抱著他的小黑狗,對著我們微笑揮別。今天的他,多學會了8個英文單字,又多長大了一點。10年之後,他也將成為台灣的未來。

*本篇文章由【天下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

受霸凌走上體育路、化療手一碰就痛 拳擊女王陳念琴:為了夢想,我不知道多堅強
為什麼愈來愈多美國小孩「在家自學」?
專訪英國網紅英文老師戴舒萱:從學中文的經驗,悟出語言學習關鍵
如何養出更自律的孩子?研究:一種玩法有奇效
大新竹孩子沒高中可以讀?為何市民平均所得全台最高、養小孩卻如地獄?

延伸閱讀

李若雯(天下雜誌) 李若雯(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記者

天下雜誌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