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點火、紙箱烤雞!全台最high實驗教室,他教的班沒人放棄理化

沒人發呆、全班搶當助手,堪稱全台最熱鬧的理化課上,蘇宥誠用一次次實驗,勾住學生專注力,也勾起他們的學習成績。他有一個小房間裝滿教具,無論弱勢或偏鄉孩子,都能愛上科學。

蘇宥誠展示火雲掌,將丁烷灌入用水稀釋過的洗碗精,再用沾滿水的手撈丁烷泡泡後點火,因水比熱大,保護手不燙到。但他提醒,實驗仍須注意安全,「哥哥有練過。」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蘇宥誠展示火雲掌,將丁烷灌入用水稀釋過的洗碗精,再用沾滿水的手撈丁烷泡泡後點火,因水比熱大,保護手不燙到。但他提醒,實驗仍須注意安全,「哥哥有練過。」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本文重點摘要

理化老師蘇宥誠買房的時候,特別指定要四房:一房自己夫婦住,兩房給兩個孩子,剩下一房,則是要留給教具。

因為他的教具,太重要了。

走入左營國中,你會看到的,可能是全台灣最熱鬧、氣氛最高昂的理化課。

一罐液態氮擺在教室裡,蘇宥誠緩緩打開,只見白煙徐徐漫出,講台下數十張興奮小臉,睜大著眼睛,身體全傾向老師的方向,都想見識這神祕的液體。

圖片:邱劍英攝

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下一堂課,蘇宥誠拿出霓虹燈管與攜帶式高壓電,向學生展示氖氣通電後發出的紅光,全班都樂瘋了,驚嘆科學的神奇,爭先恐後要協助老師示範。

喜歡學生眼睛一亮的反應

皮膚白皙、長相斯文的蘇宥誠,今年剛滿40歲,他是去年師鐸獎得主,更是家長眼中翻轉無聊理化課的奇蹟。他出身台南善化,雖父兄都是老師,但填志願時,他其實以電機系優先,孰料誤打誤撞,最後錄取的是台中師院。

【小檔案】蘇宥誠

  • 現職—左營國中理化老師
  • 出生—1983年
  • 學歷—台中師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 暖心改變—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成績自然提升,
  • 創新教學—
    1. 趣味實驗讓學生不再視理化為畏途
    2. 寒暑假教偏鄉學生,感受理化樂趣

大學時,蘇宥誠開始接家教,發現自己對教學有愛,便繼續攻讀高師大科教所,並常跑研習,逐漸發現教學能有照本宣科外的更多可能。

畢業後順利進入左營國中,蘇宥誠迫不及待大展身手。

因為深知「眼見為憑」對理化課的重要,他賣力製作教具,「我喜歡學生那種眼睛一亮的反應,」他靦腆地說。

於是乎,教氣體與化學變化時,蘇宥誠搬出液態氮,讓學生用鮮奶油實際做出冰淇淋;下一章教聲音,他就拿出用保麗龍球跟塑膠管做的自製音波棒,讓學生看到聲波波形;教熱學時更精彩,他不但會演練手上點火,還搬出紙箱與錫箔紙來烤雞。

他徹底打破了理化課的枯燥印象。學生家長郭明凱便發現,以往極少與父母分享學校事物的女兒,居然主動跟他說很期待理化課。

興趣來了,成績自然也提升。英文老師徐淑芬便透露,自己帶的班原本理化成績在學校是後段班,由蘇宥誠授課後,逐漸進步到前段班。「很多孩子在札記上寫,本已放棄理化,如今又發現一線希望,」徐淑芬觀察,蘇宥誠成功勾起孩子學習動機,同時也會緊盯孩子吸收情形。

奇蹟的背後,是蘇宥誠不為人知的努力。在家裡,他常像個瘋狂科學家,為確保實驗在孩子面前操作安全無虞,他總先親身實驗。為此,他曾不慎讓玻璃在手中爆炸,弄得滿手鮮血,更曾因測試酒精揮發,手部遭燒燙傷。

夫妻倆扛實驗教具去偏鄉

妻子陳妍溱最擔心蘇宥誠去倒垃圾,原因是往往一趟回來,手上又多了木塊、鋁塊,在蘇宥誠眼裡,這些都是可能成為教具的寶貝。

「我限制他教具只能堆在房間裡,結果堆到天花板,」陳妍溱又好氣又好笑地說。

看似有些無奈,但其實陳妍溱非常支持先生,因她自己也是個熱血老師。

陳妍溱曾在高雄桃源國中任教3年。當時八八風災剛結束,她觀察到,創傷後的孩子個性浮動,但因當地交通隨時可能因氣候中斷,為確保孩子準備會考無虞,理化老師往往犧牲實驗課,以課本講解為重。陳妍溱便建議,暑假時讓蘇宥誠到校演示各類實驗。

於是夫妻倆背著包括30公斤重的液態氮等教具,到校表演蘇宥誠的拿手實驗。

蘇宥誠分析,偏鄉孩子專注力較差,一到現場,就要立刻讓孩子動手做,學生有了成就感,就能維持專注力。

讓各程度孩子都有成功經驗

相較之下,他所任教的左營國中雖位於市區,仍有約四分之一學生來自單親、中低收入戶等家庭。

蘇宥誠坦言,近年學生程度M型化愈趨嚴重,他不但主動要求學生補考,也為程度不同的孩子各自訂出標準。

主動找孩子補考,目的就是希望他們知道,老師有在關注他,他就不會自我放棄。

蘇宥誠同時為每個人訂出不同標準,例如平常考25分的孩子,若考了40分,他便會特地鼓勵並送小獎品,「重點是讓學生有成功的經驗。」

蘇宥誠務實地說,會考時,學生不用科科頂尖,只要能從C(待加強)變成B(基礎),在高雄能選的學校就會遽增。

為幫助孩子,陳妍溱常見丈夫晚上9點、10點,還在回覆學生的Line,有時更直接拿起紙筆,將演算過程拍照給孩子看,就怕他們沒弄清楚。

蘇宥誠拿出特斯拉線圈產生高壓電弧,使添加惰性氣體的玻璃管發出特殊色光,讓同學一陣驚呼。(邱劍英攝)

蘇宥誠拿出特斯拉線圈產生高壓電弧,使添加惰性氣體的玻璃管發出特殊色光,讓同學一陣驚呼。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熱誠如斯,是因蘇宥誠深知,自己的「雞婆」,可改變孩子一生。他回憶,班上曾收過一個轉學生,之前曾出現打女老師等偏差行為,甚至念小學時就是著名的問題學生。

蘇宥誠主動找他談了2小時,「我跟他說,老師會當作完全不知道你之前的狀況,也不會告訴班上同學,你在這裡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並刻意讓他擔任班級幹部,不時抓住機會誇獎;當這孩子犯錯時,也會私下解釋處罰的原因,同時不忘提醒,「不要忘記你在這裡是全新的開始。」

或許是有了長年缺乏的關懷滋養,這個學生真的愈變愈好。除了行為變得端正,原本成績一塌糊塗,畢業後竟上了前段高中,最後還上了國立大學。

「有時候要翻轉一個學生,你要懂他的立場,不能有老師高高在上的心態,而是要對等溝通,」蘇宥誠發自內心地說。

至今,已製作過上百個教具的蘇宥誠,仍不斷更新教具與教學方式。教理化十幾年,蘇宥誠卻從不覺得膩。他就像個金牌歌手,同樣的經典曲目,每年又重新編曲,再使新一波聽眾沉醉其中。

「人家都說這職業是鐵飯碗,沒什麼挑戰性,但我覺得我還是要持續精進,」這位理化魔術師認真地說。

*本篇文章由【天下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

因夜夜秀爆紅,罕病律師陳俊翰是誰?截肢忍痛也要上課,哈佛學霸的抗爭 
受霸凌走上體育路、化療手一碰就痛 拳擊女王陳念琴:為了夢想,我不知道多堅強 
「讓小孩做他想做的,對他最好!」全家搬澎湖,誕生台灣唯一風浪板奧運國手 
為什麼愈來愈多美國小孩「在家自學」?
如何養出更自律的孩子?研究:一種玩法有奇效

延伸閱讀

李若雯(天下雜誌) 李若雯(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記者

天下雜誌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