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授課能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嗎?三個W談觀課策略

公開授課不只是一位老師上課,其他人觀課而已。如何避免為觀課而觀課,或造成授課老師的負擔?臺師大師培學院教授提出有效的觀課策略與提醒,希望提升公開授課的附加價值,促發大家下次還想公開授課的動力。

圖:楊煥世攝

圖: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108課綱實施後,規範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至少公開授課1次,真的能達到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教學文化的目的嗎?以下從三個W(Why,What,How)來談談:

為何要公開授課?

雖然課綱說得很清楚,公開授課是為了提升教與學的品質和成效,然而這幾年運作下來,忙碌的學校現場,難免又成為老師們的負擔,有時就成為不假思索的習慣,為觀課而觀課。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思考,如何透過有效的策略,達到原先設定的目的,得到觀課帶來的價值。

觀課要觀些什麼?

早期開放課堂讓其他教師或專業人士觀課,要看什麼就看什麼,看完課,每位觀課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學科專家挑出學科內容的問題,課程專家說出課程設計的意見,評量專家表示評量上的見解,資深教師表達曾經的教學經驗,這種教學觀摩,授課老師壓力山大,公開授課結束後,才鬆了一口氣、卸下沉重擔子,比提升教學品質的成分還要大。

教育部10年前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公開授課,按照教師專業發展規準觀課,而規準曾多達73項,並非短短一堂課會出現,當然也無法確實記錄,容易流為主觀判斷。

因此要觀些什麼?應該要有觀察焦點或焦點問題(focus questions),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觀課聚焦才會深入,才有助議課時專業回饋。而所謂的焦點問題,就是授課老師好奇、想知道、尚未解決、尚無答案,或想分享、創新,需靠他人觀察蒐集課堂事實的相關事項。觀課前要有問題意識,就像行動研究一樣,期待藉由觀課了解特定的師生行為,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提升觀課的意義和價值。

如何觀課呢?

筆者教導師資生觀課時,常以影片做練習。師資生開口就會跟筆者說:「老師,這堂課師生都知道在拍片,好像失真了,觀課是不是要不預警地進到教室觀課才真實呢?」這是要誠實面對的好問題。這個現象稱為觀課效應,但要以觀課倫理來解決,而非出其不意。事前要讓師生知情同意、觀課客觀不干擾、議課專業對話、隱私保護,取得信任才能讓師生展現平常課堂風景。

再者,提升觀課的有效性和正確性是必要的。在數位學習、AI科技時代,已有許多數位觀課工具、智慧觀課系統出現,甚而有ChaptGPT等AI生成軟體,可善用這些工具,提升記錄的便利性和客觀性,例如:運用數位工具,只要專注記錄觀察到的事件內容,讓電腦去記錄時間,免去觀課過程又要關注事件、又要同時記錄時間的認知負荷,而記錄完畢就可由電腦協助分析,省掉觀課後還要人工整理資料的時間和心力,減少時間和精神負擔。

第三、議課的專業回饋很重要。如果能在短時間有效率地提出客觀記錄,觀課者和授課教師平等對話,提出互惠啟發,才會促發下次還想公開授課的動力。因此議課時要如 Peter M. Senge 在《第五項修練》所提:「不要太快爬上推論階梯」,先將記錄的事實加以描述、解釋、獲得結論後,再提出行動方案等建議。

或如《教師即陌生人》(teacher as stranger) 的作者,美國教育哲學家 Maxine Greene 主張,老師要像「返鄉遊子」,藉由觀課重新認識學生的特質或需求,體悟學生與教學,而不要把焦點放在這節課教得好不好、優缺點。議課時也可將觀課記錄結合學生平常的學習單、評量測驗、學習記錄,授課或其他老師的平時觀察,甚至家長意見,更了解學生,增加公開授課和專業回饋的附加價值。

許一個「四有」的公開授課

總之,公開授課應該在觀課倫理下避免觀課效應,讓授課師生在平常狀態下進行。由授課教師主導,結合師生個人、社群、學校課程與教學、學生的學習需求,聚焦觀察重點或焦點問題,並藉由數位工具,讓觀課更客觀、更有效、更省時省力。

而議課要從課堂記錄的客觀事實出發,讓參與者得到更多互動和啟發,達到同儕共學、持續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目的。期待上述的作法,讓公開授課有趣、有效、有意義、有價值,成為四有的公開授課。

延伸閱讀

張民杰 張民杰

張民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教授,專長領域: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