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PISA 獲好成績,民團揭背後的數學焦慮與 M 型差距

在新課綱上路、疫情停課不停學的教育變動之下,台灣的15歲學生仍在 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拿下亮眼成績,教育主管機關多次表彰相關成就。但在 OECD 報告公開上架後,也有不少民間教育團體埋首研究,發現更多必須關注和改善的細節⋯⋯

台灣的15歲學生在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拿下亮眼成績。示意圖。黃建賓攝

台灣的15歲學生在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拿下亮眼成績。示意圖。黃建賓攝

2022 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結果日前發布,這是台灣第 6 度參與,在全球疫後學力表現明顯下滑之際,台灣反而逆勢前進,在數學、科學、閱讀皆拿下全球前 5 名的優異表現。台灣不僅被 OECD 指名為「三項表現都有顯著進步」的經濟體,更從數學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幸福感綜合評比,被認證為全球唯四「具韌性教育體系」,與日本、韓國、立陶宛並列。

108新課綱上路5年,中間經歷3年疫情斷斷續續「停課不停學」考驗,儘管親師生被迫立刻轉型、將教室搬上雲端,但台灣學生這回拿下了優異表現,讓教育部門「鬆一口氣」。

圖片

在全球疫後學力表現明顯下滑之際,台灣反而逆勢前進,在數學、科學、閱讀皆拿下全球前五名的優異表現。整理製表:趙宥寧

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接受媒體聯訪,他坦言,自己很在意評比成果,主因就是新課綱啟動後,就遇上疫情,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這次透過世界性指標來看,台灣不受疫情影響進步,確實看到108課綱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

教育部今天(7日)也發布「台灣學生參加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暨公民素養(ICCS)成果表現亮眼」新聞稿,強調2項測驗雖受 COVID-19 疫情影響,但我國極落實線上教學,在防疫不停學及各項教育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在疫情中表現逆勢成長,成果亮眼。

台灣15歲少年的表現令人激賞,現場老師和家長的功不可沒,但國際評比排名的背後,也透露更多必須關注和改善的訊息。近來許多長期關注台灣教學現場的民間團體、教育組織,埋頭爬梳 OECD 公布的原始報告,觀察到截然不同的面向,親子天下特別彙整成三個發人深省的發現。

發現一:數學成績全球第三,焦慮值也是OECD分數基準前三

歷年來,台灣學生在國際上的數學表現都非常優異,2018年排名第五,2022年更是上升到第三名,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致力將數學變好用、好學、好玩的「數感實驗室」,進一步分析發現,台灣學生交出漂亮的數學能力成績,卻存在著高度的「數學焦慮」。

數感實驗室指出,根據 PISA 調查,通常數學焦慮高的國家,成績都偏差,但台灣學生的數學焦慮平均值約在0.3左右,若以分數高於OECD國家平均(472分)為基準,台灣儘管擁有傲人的全球排行第三,數學焦慮指數同樣高居前三,僅次於西班牙、日本。很有趣的是,幾個重視教育的東亞國家都有類似表現。

高焦慮只要能帶來高表現,就不用特別在意?數感實驗室提到,根據 PISA 調查數據,成績跟數學焦慮是呈負相關的,當成績愈好,理當對數學愈不焦慮。也就是說,情緒、心態、成績這三件事情是互有關聯。台灣之所以高表現、高焦慮同時出現,背後因素可能有三:

  1. 台灣學生投入大量的練習時間,換取成績
  2. 普遍認為數學成績=數學能力
  3. 考試時間短但題目多,考試頻率又高

綜上三個可能因素,因而出現「大家考試都還OK,但大家都怕數學」的現象。數感實驗室強調,數學很重要,不只是因為考試會考,而是因為它是一種描述自然、科技、社會與生活的語言;數學的價值也不在於拿取高分或是在 PISA 中成為台灣之光,而是要讓我們學會一種「能夠延伸直覺」的思考方式。

圖片

「數感實驗室」分析發現,台灣學生交出漂亮的數學能力成績,卻存在著高度的「數學焦慮」。取自「數感實驗室」臉書專頁

發現二:數學成績 M 型化擴大 高低分差近200分

當各界都聚焦在評比排名,細究分數,可看到數學成績雖城鄉皆有進步,但城鄉差距導致的高、低成就差異仍明顯存在。數學部分,都會區平均571分,偏鄉地區僅517分,相差54分;閱讀、科學也出現40幾分的差異。若以 OECD 定義認定,20分的差距,幾乎就是差了一整年的學習。換算下來,台灣城鄉學生數學學習程度,恐怕落差近3年。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也進一步撰文指出,2018年至2022年,台灣數學成績最高的學生(得分最高的10%)和成績最差的學生(得分最低的10%)之間的差距擴大,「高分群」分數平均到623分,「基本門檻」待加強的學生平均只有434分,差距近200分,「高成就者變得更強,而低成就者的表現沒有顯著變化,」他強調。

圖片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發現,台灣數學成績最高的學生(得分最高的10%)和成績最差的學生(得分最低的10%)之間的差距擴大。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提供

發現三:疫後線上學習退燒 數位設備使用情形也有貧富差距

在 PISA 國際報告中,也點出平板用於「學習」的時間與成績有正相關。報告分析,若在學校將電子設備用於「學習」一個小時的學生,數學成績比完全未使用載具的學生高出14分,也比花5至7個小時使用電子設備的學生,高出49分。

不過,疫情解封,各校恢復實體授課後,數位教學又回到幾年前的情況。彰化縣田中高中附設國中部數學教師葉奕緯觀察,現在學生很會用 3C,但也不會用 3C,學生會看抖音、滑 IG,若要用來做作業卻經常卡關,這是後現代教育要面臨的狀況。」

「若無疫情,台灣可能有八成教師至今尚未嘗試數位教學,」呂冠緯肯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政策 ,讓評量成果逆勢前進。 但在疫情結束後,從各平台的使用流量普遍退潮,他推估教育現場的數位教學又幾乎回到疫情前的情況。

呂冠緯也提到,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學校,有可能擁有品質較差,或有限的數位資源和材料。相較之下,優勢學生通常可以獲得更好的家庭支持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包括科技工具。主因是高社經家庭父母會管制與引導使用,低社經家庭通常都是讓孩子一直玩下去,會看抖音、小紅書、滑 LINE、 IG、 Facebook社群,卻很少用來寫作業報告或是評量,這樣差距就會愈來愈大。

呂冠緯認為,從「城鄉」蔓延到「城中」的差距,不僅是偏鄉,更多集中在非山非市的學校。但人才即國力,「是時候將探照燈轉向聚焦學習脫隊的孩子,尤其 PISA 目的並不是要評斷表現排名的好與壞,而是要用國家級的大數據看全球趨勢,看台灣的機會和問題,深究讓學生、學校和教育體系都成功的方法」他說。

對此,呂冠緯也提出二項數位學習檢視指標:

  • 指標一:擁有有效的線上學習支援平台
  • 指標二:學校安排時間+數位設備教學和教材

呂冠緯表示,教育部「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政策前提,是「生生有老師」,有老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學習,但這需要與教師和學校的支持系統結合。他再次強調,除了設備,關鍵在確認老師能否善用數位科技,從學、用,再到教 ,必須重新檢視師生使用狀況,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城鄉學習落差。

延伸閱讀

趙宥寧 趙宥寧

趙宥寧

親子天下記者

記者。一直都是喜歡寫字、聽故事的人。從日報轉戰雜誌,希望報導不是框架,就跟這世界一樣,永遠沒有絕對的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