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就輸了!」教育現場的躺平潮,你也看見了嗎?

在國中現場,看到「躺平世代」的無力感:擔心自己努力念書了卻還是考不好,會讓自己和爸媽失望,先假裝豁達選擇不投入努力,如果成績不佳,至少可以合理化為「因為我當初沒有念」,而不是「努力了卻沒有效果」⋯⋯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上個月許多社團被林榮三文學獎得獎小品文〈公呆〉洗版,好奇之餘,我也找了文章來拜讀,果然是一篇用字精煉、引人深思的好文。

每個世代都有需要面對的課題。在我們阿公阿媽的年代,許多家庭生活條件較刻苦,小孩又生得多,資源格外稀缺。我們爸媽這一輩傳承了上個世代刻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台灣經濟開始起飛,不少人透過努力打拼白手起家,但也有部分人生經歷巨大轉折,大起大落。

草莓族老師遇上躺平族學生

我這個世代的人被稱為草莓族,職場前輩認為我們抗壓性差、挫折忍耐力低。我們後面還有水蜜桃族、草食系、躺平族⋯⋯大家一起仰望上升的物價、不曾回頭的高房價,不敢對未來抱持太多期望,只好讓自己習慣心如止水,偶爾享受著生活中的小確幸,這樣就好了。

類似的場景,在校園中也並不陌生。人都有好奇的天性,當學習到新東西,那種興奮的滿足感,彌足珍貴。但是當學習新知的過程逐漸走樣,變成每天透過反覆練習以試圖達到完全不出錯的目標,不僅學習的邊際效應遞減,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忽略了每個孩子的差異性──並非人人都是讀書的料,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追求每科考試100分。 

以一個常態分配組成的國中班級來說,每班三十多位孩子,最後會考上所謂傳統前三志願高中的,至多就五個人吧?若我們還是習慣上課補充得越多越好,寫考題解題也是盡量全面且深入⋯⋯這樣的教學型態,對班級其他二十多位的孩子來說,是有意義和成就感的嗎?甚至對於學習力處於後段的孩子而言,這些日復一日的課堂時間,會不會其實是種折磨? 

在一個班上,我們常見到這樣的畫面:少數幾個在睡覺的(上課聽不懂、也不想聽)、一兩個常未到校的(接近中輟邊緣)、幾位努力跟上進度的、而更多則是雙眼盯著前方,假裝上課實則放空,心思早已飄到不知哪裡去了。

還沒開始就認輸

躺平世代的無力感,很多或許從在學時期就開始醞釀發酵。擔心自己努力念書了卻還是考不好,會讓自己和爸媽失望,有些人乾脆逃避,先假裝豁達選擇不投入努力,這樣最後如果成績不佳,至少可以合理化為「因為我當初沒有念」,而不是「努力了卻沒有效果」,以保住自己的自尊心。

長期的無感學習,或習得無助感,讓許多孩子習慣先幫自己打預防針。這種安慰劑似的預防針打久了,是不是也會連帶影響到他們面對生活其他層面的態度?進而影響了這個未來世代的整體發展?

我最近常在想,這幾年來「認真就輸了」究竟是從哪時候開始的風氣?又是如何蔓延開來?除了孩子不願認真看待事情,連有些成人也因為擔心認真面對事情卻仍然無法得到理想中的結果,所以選擇不投注太多的心力在工作上面,或是不願放太多感情在一段關係當中⋯⋯真的是「認真就輸了」嗎?我倒覺得更像是還沒開始,就先認輸了。

過度的自我保護,提前淡化可能出現的失敗藉以保住自己的顏面,失去的可能卻更多。

對於得獎文章「公呆」裡面的主角公代,文章裡面的孫子認為牠不是因為懶惰而不深潛來保護自己,而是因為殼太薄,承受不了壓力,才會攤平在淺灘上。

參考了網路資料,確實公代的生命週期短,且殼薄易碎,普遍生長在淺泥層。我們該慶幸自己是有選擇能力的人,而不是只能受環境牽制的公代。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書考試100分,才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我們都有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我一直鼓勵孩子們除了學習教科書上的各種知識之外,也可以善用時間進行多元探索。許多老師已經開始改變教學型態,或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融入社會議題與重要時事,讓學習不僅限於教室內,和真實世界接軌,從更多元的視角解讀周遭人事物。孩子們平日的課餘和週末時間,除了鑽研課務或玩手遊,家長也可以鼓勵他們多花點時間培養興趣,生活會更有滋味。

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喜歡挑戰嘗試新事物。我盼望他們永遠不要失去這樣的特質。但要孩子們不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變得畏縮,我想,我們都需要更努力,提供一個不只是強調反覆練習,和以考試滿分為目標的教育環境。

專注發掘自己相對擅長的領域,並好好培養它成為自己專屬的能力,應該比不斷去盯著自身弱項,然後拼命補足,來得更有意義。當孩子們超越躺平心態,不害怕犯錯,願意從經驗中學習並擁有健康的成長型思維,未來的路勢必會更為寬廣。

延伸閱讀

Ms.蔡蔡 Ms.蔡蔡

Ms.蔡蔡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國中英文老師,國際教育政策背景、英語專長。曾擔任新北市特教中心資優方案的特聘教師,任教於公立中學。育有兩名子女,經營臉書粉絲頁蔡蔡視角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