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學生談以巴衝突?爭議議題教案懶人包來解圍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一爆發,美國許多教育單位在第一時間就發信給所有教職員與家長,提供如何跟孩子談這件事的重點與資源。他們如何教學生處理心情,又如何帶學生認識這件複雜的事情?台灣的老師也可以運用這些資源教繁複又爭議的議題。

如何跟學生談以巴衝突?爭議議題教案懶人包來解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何跟學生談以巴衝突?爭議議題教案懶人包來解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當台灣放雙十連假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了戰事,立刻成為國際新聞焦點與人們熱議的話題。由於中東的情況複雜,牽涉到宗教、民族、政治、軍事與歷史……美國不少地方政府的教育單位、團體,立刻推出相關資源與議題建議,讓老師們參考。

美國專業教育媒體《教育周刊》(EducationWeek)整理了各種已有資源,挑出此時應該與學生討論、幫助他們了解狀況的議題,以及協助老師準備複雜、爭議問題的教案架構。其中不少影片有中文字幕,網頁也能用瀏覽器的翻譯功能轉為中文,對台灣的老師們也很方便。

先同理身邊可能受影響的人

雖然戰事爆發是在星期六,雖然不上課,但加州的許多學區在當天就發出信件給教職員與學生家長,因為州內有許多人跟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有種族、文化上的連結,身邊可能就有來自戰爭雙方地區的親友,而且在此之前也有反猶太或是伊斯蘭恐懼症的事件爆發。

聖地牙哥郡教育局的信指出,教育者必須確保提供社區所有成員一個能夠安全地學習時事與處理情緒的空間。學生可能一直在關注這件事,或是無意中聽到一些對話,對戰爭的起因及對當地、或全球的影響感到好奇,所以教育局提供有關歷史、社會、心理健康、社交與情緒等學習資源,幫助父母與老師跟孩子的對話。

此外,不少教育局、學區的信中,也提醒老師跟家長,要尊重和包容身邊與以色列、巴勒斯坦有連結的人,將他們視為個人、而非受譴責的當局看待,體諒他們可能失去了親友、或正承受壓力、恐懼與擔憂。在發表任何看法前,請先深思熟慮與發揮同理心,肯定他們是社區成員的一份子,也為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多樣化與貢獻。

《教育周刊》提供5 種以巴衝突教學素材

1. 認識以巴關係與衝突的歷史

美國公共電視台學習頻道提供一系列有關巴勒斯坦與以色列衝突的背景資料,其中有一分鐘的簡短背景介紹影片,以及五分鐘包含不同立場看法的影片與清單,還有歷史與關鍵人事物總覽摘要,以及線上互動活動。這些影音素材適用於 9-12 年級、2 堂 45 分鐘的課使用。

另一個 YouTube 教育頻道 Crash Course(速成班), 也提供 13 分鐘的影片,簡述以巴衝突緣由及歷史演進。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世界歷史速成班》

2. 認識國際主要國家的政策傾向 

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領土與各種糾紛,長期也受到西方主要大國與聯合國等單位的決定所影響。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網站專頁提供了美國與其他主要國家,以及聯合國曾做過的討論與協商,包括邊境、難民、安全、相互承認、如何終止衝突等議題。 

3. 練習分辨假訊息與假新聞

在當今戰事中,假訊息、假新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巧妙地掩蓋自己的意圖,利用人們的情緒與偏見、根深蒂固的信念,讓人們繞過理性思考,信以為真,採取假訊息發動者想要的行動。而且假訊息、假新聞無孔不入,不只出現在媒體,更透過社群平台散布。歐盟就要求 Meta(轄下有臉書、IG 與 WhatsApp)與X(原來的推特)刪除以巴衝突的不實訊息,否則將開罰。

美國非營利組織「新聞素養計畫」(News Literacy Project)就提供分齡(4-6年級、7-9 年級、10-12 年級)與分眾(教育者或一般人使用)都可以下載的資源,透過容易理解的資訊圖表說明假新聞與假訊息的普遍存在與樣態、警訊,以及如何發揮批判性思考,盡可能地辨別這些不實資訊。方便老師帶領學生利用時事,探討假訊息、假新聞。 (延伸推薦:媒體識讀怎麼教?媒體素養議題例子、PPT教案一次看

4. 跟孩子討論戰爭中的暴力、令人驚駭的新聞與畫面

非營利組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針對戰爭期間難免會看到的暴力,以及如何解讀新聞推出了分齡指引。例如,對於七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過量接觸,也讓他們知道家人現在是安全的,以及多陪伴他們。針對 8-12 歲的孩子,就要觀察孩子的情緒,也過濾合適的新聞內容,準備好讓孩子隨時可以問與討論相關的問題。對於 13 歲以上的青少年,要主動關心他們的反應、包括看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討論,是否有需要幫忙、釐清或關懷之處,而且要先聆聽他們的看法,不要急於否定他們。

當新聞充滿戰爭的內容,難免令孩子不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了 8 項建議,幫助父母平撫孩子的心情與轉移到適當的話題,以及專注在那些在戰爭中的救助者和幫助者,和孩子討論能如何盡一己之力,例如畫宣導和平的海報、參與捐款等行動,因為不論採取多小行動的「助人感」,都會帶來安慰。

5. 爭議的議題怎麼教?

以巴衝突由來已久,也會持續演進,有許多繁複與爭議,要怎麼教,對老師也很挑戰。舊金山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佩斯(Judy Pace)提出了一個架構,幫助老師準備相關的教案,除了這次的事件以及後續的演進,將來也可以用來教學生繁複且具爭議性的內容。

這個架構裡的要件包括:

  • 營造支持學生的環境,對學生的文化背景保持敏感度,肯定他們的多元身分且幫助他們互相尊重與合作。
  • 選擇爭議議題中真實的課題,由簡而繁,從多種角度探討。
  • 選擇資源與合適的教學法,像是探究式的活動、辯論、案例研究或集體討論等。
  • 教師反思自己的立場與在討論中扮演的角色,適時挑戰學生,幫助學生充分表達與激盪交流不同論點。
  • 教師不參與討論但適時介入,讓學生都有公平發言的機會。
  • 主動跟家長和學校的行政管理人事溝通,傳達教授爭議議題的用意在於幫助學生審視各種觀點與形成自己的看法,而非為了灌輸某些思想。
  • 強調與處理情緒,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反思其感受與平衡理性和感性。

 (資料來源:教育周刊美國公共電視台學習頻道速成班外交關係委員會CNBC新媒體素養常識媒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導爭議性議題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