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需要找人聊聊:教師申請免費諮商補助前必知5件事【教師情緒風暴2】

教育部從110年起全面補助各縣市開辦免費教師心理諮商,但是,免費就可以吃到飽嗎?諮商能代替求診精神科及服藥嗎?初次見面的心理師能解決困擾很久的問題嗎?社會對心理諮商存有各種想像和迷思,資深心理師建議,老師申請這個免費服務前,必知5件事。

資深心理師建議,老師在申請免費諮商服務前,需要先知道這5件事。Shutterstock

資深心理師建議,老師在申請免費諮商服務前,需要先知道這5件事。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親子天下》專訪與台北市教研中心合作、提供教師心理諮商的「行動心理師」林德慧,她執業15年以上,專長為職場心理健康與員工諮商,擔任台大社科院專屬學院心理師、台北市國小校園三級輔導心理師,提供不同年段師生輔導專業諮詢,也藉由傾聽深刻了解教職人員面對教學與輔導的艱辛。以下是綜整諮商心理師建議,教師申請免費諮商前必知的5件事。

一:先了解所處區域的服務對象, 哪些人適用、哪些人不適用?

目前各縣市大多委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等專業機構,接收老師申請案並代為媒合心理諮商所、行動心理師等,有意申請的教師可先到教育部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填寫表單。多數縣市同時可接受電話預約,只要符合「現職教師」資格均可,包含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校長、主任等,有的縣市連校聘專任運動教練、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也一併列入。但若發生校內爭議事件如性平案等,正在處理中、已走入法律程序者,多被限制不得使用這項服務,是值得注意之處。

至於接受一對一諮商的地點,多以任教學校、住家附近方便處選擇,但依規定一定要在合格的心理諮商所進行,不會隨意約在咖啡廳、速食店。因為台灣的心理師法有規範,諮商屬於醫療行為,規格拉得很高。

二: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期待,不要期待一次見效。

先釐清自己的諮商需求,是遇到工作、人際溝通上的困擾,還是家庭、感情走入瓶頸,想要有人幫忙整理自己內在的情緒風暴?當需求與目的明確時,諮商師才能看出問題點、同理傾聽個案狀況,和期待諮商可以帶來什麼幫助、看到自己有哪些改變?

初次見面的諮商心理師,並不會比個案本人更知道問題是什麼,甚至不見得更知道怎麼去解決。他的角色是傾聽個案如何處理、盲點在哪?過去遇到類似問題都怎麼處理、為什麼現在行不通?若問題難度超乎個人的能力跟資源,心理師會提醒個案在思維上做調整,或協助爭取新的資源導入,共同尋求更好、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同盟關係下,諮商師比較像是教練,知道答案不會直接說出來,會用提問方式讓個案反思、是否願意嘗試新的方法,但必須尊重個案決定採取何種方案。既然不是馬上給答案,也就不會短期、一次見效。 

自從免費心理諮商上路,不乏有好奇、來踢館的人,可能存有「免費吃到飽」的概念,但通常第一次晤談就會被發現「不是真的有問題要解決」,諮商師也就不再提供協助。

三:可筆記、不能錄音,也不鼓勵現場打字記錄。

諮商師每次都會做記錄,類似醫生的病例報告,屬於保密資料會留存在諮商所且列管10年。個案在現場可以簡單的筆記下重點、回去整理成自己的諮商記錄,但在諮商過程中有嚴格規定,雙方都不能錄音,也不能拿出筆電、手機來打逐字稿,因為一旦專注在打字這件事可能會干擾諮商進行,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對話與反思過程。

四:諮商不能代替服藥,但可雙軌並行。

有些人害怕去掛「精神科」會被汙名化,也有人擔心服藥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即使身心出狀況也不就醫,轉而申請諮商服務。但心理上的急症狀態並不適合諮商,例如躁鬱症正在躁期嚴重時,即使對談也無法冷靜下來整理自己,就不會有幫助。此時仍應以醫療和藥物優先,才能幫助減緩症狀。

若醫囑建議同時也接受心理諮商,當然可以雙軌進行,諮商與治療的分野在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諮商心理師不能開,著重在非藥物的介入方式。若個案自行用非藥物取替代藥物,有時候反而會延誤病情,先後順序不可混淆。 

五:必要時可延長次數,好好開始也要好好結束。

諮商是一個建立心理契約關係的歷程,一開始雙方簽的「諮商同意書」有清楚說明,案主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對諮商的期待不要太緊迫,請至少給自己6到8次穩定的時段、與同一位心理師一起來面對自己的議題。若中途希望結束諮商關係,需經雙方協議討論、確認;結案也要經過評估,但有些案主以為可以結束,專業評估還不行,也是不能任意結束的。 

老師們都知道第6次要結案,諮商師會在第4、第5次預告即將結束諮商,詢問有沒有什麼想法?常見的是個案心理上仍有「諮商依賴」,擔心結束後一切又回到原點,但預算或時間上又很有限,建議之後可採自費、拉長頻率面談的安排,心理上會覺得至少一個月後還有人可以吐吐苦水,不至於馬上切斷合作關係,比較有安全感。

少數老師的狀況比較嚴重,例如正在經歷某些重大的災難或變故,在臨床上本就需要更長的復健期,超過政府補助6次的部分,經評估諮商師可為教師申請延長諮商3到6次,仍以公費補助,不會貿然喊停。 

諮商工作以人為本,諮商心理師服務的態度、如何與個案切入關係,是主要有療效的地方。心理師還是要鼓勵個案,相信自己準備好了、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任何一種關係都有結束的那天,面對擔憂、不捨的情緒,不妨改用彈性一點的思維,先笑著說再見,未來如果還有需要,隨時可再來找這位心理師給予協助。

(責任編輯:劉映均)

【教師情緒風暴】系列報導:

老師記得先照顧好自己!當一個更快樂、更自在的老師: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