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O 錯失恐懼是什麼?認識青少年網路社交新危機

手機不離身、任何訊息都「秒回」,在意朋友沒在自己的貼文按讚⋯⋯你看過孩子有這些行為嗎?這些過度在意社群互動、擔心被錯過朋友訊息的狀況,表示孩子可能已經陷入 FOMO(錯失恐懼)。FOMO 是什麼?又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行為?

過度在意社群互動的青少年,可能已經陷入 FOMO(錯失恐懼)當中。Shutterstock

過度在意社群互動的青少年,可能已經陷入 FOMO(錯失恐懼)當中。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黃姿涵在國一開學後不久因為意外不小心骨折,在家休養了好幾個月,沒想到這場意外讓她陷入人際關係的掙扎中。

「等我回到學校之後,覺得大家都已經很熟、有自己的小圈圈了,我好像被排除在外。」黃姿涵表示,在家休養的時候,她就時刻關心同學們的社群動態,回到學校後更是焦慮,不管在學校或在網路社群上,都非常在意朋友正在做什麼?討論什麼?深怕自己錯過朋友們的任何一舉一動⋯⋯

青少年每天「掛」在網路上的時間多長?都在做什麼?根據兒福聯盟在今(2023)年7月發表的「2023台灣兒少網路安全暨網路識讀現況調查報告」,調查超過一萬兩千名國、高中生使用網路的情形,發現孩子們即使扣掉用網路做功課的時間,平均每日仍然使用網路高達4.6小時,等於每週32.2小時,表示青少年在上課時間之外,回家幾乎都掛在網路上。

相較兒盟在2020年三級警戒前對青少年網路情況的調查,兒少使用網路的時間為每週27.2小時,每週足足增加了5個小時。

同樣根據這份調查發現,青少年上網主要使用平台為 YouTube(影音平台),其次皆為社交平台,依序為 Instagram(以下簡稱 IG,74.2%)、Messenger(71.9%)、Facebook(68.2%)以及另一個影音平台「抖音」(58.6%),皆有過半的使用率,此外調查也發現,一半以上(50.6%)的孩子在11歲前就擁有自己專用的網路社群帳號,表示他們用自己的個資、身分在網路世界中遊走。

使用網路時間增長 影響青少年這些心智狀態

當這群數位原住民使用網路的時間愈來愈長,會帶來哪些影響?2017年,英國皇家公共社會衛生局(the United Kingdom's 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發表了一份關於年輕人使用各種社群網路平台後,對於心智狀態影響的調查,共1,479名年輕人(14歲至24歲)的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年輕人認為網路社群平台在自我認同、自我表達和情感支持等方面有正面的影響;不過,同時也讓年輕人在睡眠品質、霸凌、身體意象和害怕錯過(FOMO)這幾個部分有負向增強的趨勢。

調查分析中認為 IG 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多,由於社群媒體貼文可能讓年輕人有不實的期望以及讓人感到不足、自卑,以相片為主的 IG 很容易引起觀看者的焦慮和對於自己身體形象的不滿意,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完美」,花很多時間拍照、使用濾鏡並修圖;而且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覺得自己的體態不佳。

以上談的所有現象,都環繞著「FOMO」這個詞。

FOMO 錯失恐懼是什麼?

FOMO 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簡稱,意思是「錯失恐懼症」,在2000年初期由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目前為美國風險投資家和作家的派崔克.麥金尼斯(Parick J. McGinnis)所提出。

麥金尼斯在就讀哈佛時觀察到,他和他的朋友每天都忙得團團轉,除了課業之外,他們深怕漏掉任何一件親朋好友的動態,或者名人講的熱門話題,更怕錯過與同學的社交聚會,即使自己不那麼想參與,仍然為這些自己可能錯過的活動感到壓力重重、無比焦慮,陷入所謂錯失恐懼的 FOMO 狀態當中。

前面所提到英國在2017年所做的調查中也顯示,每天花超過2小時在社群網路的年輕人較容易感到焦慮,當這群人看到朋友假日或晚上出去玩,享受生活時,可能會導致年輕人覺得他們正在錯過(FOMO)。

把眼光拉回當今的青少年身上,手機時刻不離身、要上傳社群的修圖動輒超過一小時、對於朋友的按讚和追蹤與否患得患失⋯⋯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些舉動是否再熟悉不過?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孩子正不知不覺陷入 FOMO 的狀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副教授吳志文,目前正投入國科會「台灣數位世代青少年成長歷程追蹤研究」(TIGPS),根據他的研究與觀察,青少年因為是正在發展自我概念的重要生命階段,開始在意起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更容易出現 FOMO 的現象,而且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也更為廣泛且長遠。

「依照兒童發展的進程,大約從國小中年級開始,跟同儕、朋友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也越重要,心理上青少年開始需要建立、維持與同儕之間的歸屬感,會有許多害怕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擔心,是青少年出現 FOMO 的原因之一。」吳志文解釋。

IEQ 心理師團隊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歷程中塑造「自我」的重要階段,所謂的自我可分成兩個面向,一個是「個人自我」、另一個是「社會自我」。

個人自我近似於自我覺察,孩子會開始探索對自己的觀感、建立價值觀、感受自己的情緒和體會,以及擘劃對未來生涯的看法等;社會自我則是所謂的「人設」,包含孩子認定自己在團體中與他人連結的狀態、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受不受歡迎、以及自己在群體裡的位置等。

李依親觀察,社群網路的發達,無形中排擠了身為數位原住民這代青少年發展「個人自我」的時間,「網路不發達的年代,青少年下課後各自回家,雖然可能約出來聚會,但交流不會像網路社群一樣緊密,以前的孩子有比較多時間去探索興趣,有較多時間獨處去思考、覺察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而今在人手一機的時代,青少年課餘時間黏在社群網路上已成常態,也讓他們長時間只關注「社會自我」,高強度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擔心自己成為團體中被排擠或落下的那個邊緣人,「網路社群的追蹤、按讚和留言,容易讓青少年量化人際關係中的互動,『這個朋友以前每篇貼文都幫我按讚,現在都不按,是不是他討厭我了?』孩子會有這樣的聯想和焦慮。」李依親分析。

李依親認為,現代青少年較沒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個人自我」,又自然而然每天在網路社群上互動,在「自我發展」的歷程上不自覺只偏向發展「社會自我」,

「如果未來孩子要成為一個成熟、穩定的人格,在青少年時期對自我塑造有所偏重,理論上未來可能有負面的影響,可能變成只看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但卻不是真的了解自己。」李依親說出她的擔心。

FOMO 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網路成癮、身心疾患

實際上,FOMO 已經成為青少年產生負向情緒的原因之一,根據兒福聯盟在2022年關於 FOMO 的問卷調查中,在將近2,000位國中生和高中生中,FOMO 自評結果分數較高的孩子,有將近1/3產生孤單、焦慮和悲傷的負向情緒。

除此之外,FOMO 對青少年還有一層更大隱憂,可能是孩子陷入網路安全陷阱,或者是導致身心疾患的前兆。

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觀察,網路發達的確為青少年帶來許多可能,可以跟遠方的親友聯繫、線上自發性學習到許多學校沒教的事情;但在開放的網路上也可能有各種風險,包含私密照外流、網戀詐騙,或者是社群焦慮帶來的憂鬱、飲食疾患,也可能是身陷網路遊戲成癮無法自拔等。

FOMO 除了讓青少年焦慮,也可能讓孩子陷入「抖音挑戰」的風險中。心風景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周彥君觀察,FOMO 焦慮的源頭是青少年希望自己受歡迎、討人喜歡,因此有些孩子就會做一些「譁眾取寵」的事情來吸引同儕眼球。

周彥君認為,在當今「網紅當道」的日常中,確實有許多名人或網紅也會拍很多無厘頭的挑戰、搞笑片來吸引觀眾的注意,「許多網紅的收益就是來自流量,以及是否受歡迎、有討論度,當『受人歡迎』的程度變成一種商業行為,甚至某個職業的必要條件,青少年也會對此嚮往。」

因此,不時有青少年因為參與各種抖音挑戰、跟風拍攝 YT 短影片,或者在危險的高樓或懸崖拍照而受傷、喪命的新聞,「青少年會冒險去做這些事情,與 FOMO 也有關係,希望自己更受歡迎、變成眾人討論話題。」周彥君分析。(抖音挑戰是什麼?推薦閱讀這篇文章:這些 TikTok 挑戰恐釀悲劇!不當使用會有哪些影響?

哪些青少年易陷入 FOMO?與自我價值感高低有關

雖說青少年容易受到 FOMO 影響,卻也出現某些孩子「免疫」的狀況。長期觀察社群媒體動向,同時也關注青少年受到網路影響的作家兼媒體人黃哲斌,自己也有兩個小孩,他以自己的小兒子為例,小兒子有一群要好的朋友會約好在晚上8點一起玩線上遊戲,但小兒子受限於家規,要把當天該做的事情完成,才可以自由使用網路,小兒子覺得8點這對他來說太趕了,於是向朋友提出「你們可以先玩,我8點半再加入就好。」

然而此舉卻被某些朋友嫌棄他「不合群」,甚至表示若無法配合時間就「不要跟我們玩」,沒想到小兒子瀟灑地表示:「我真的要8點半才能放鬆玩,如果這樣就不能一起玩,甚至當不成朋友,我也不覺得可惜。」

黃哲斌對於小兒子能夠成熟看待自己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被 FOMO 影響而勉強自己8點上線,感到十分驚奇,「可能因為小兒子是一個對自己比較有自信,在人際關係上也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擔心因為離開這個小團體,就沒有人要跟自己當朋友。」黃哲斌分析。

李依親觀察,青少年本來在人格的自我發展中,就比較在意同儕和他人的看法,這是自然現象,然而有些孩子確實也更敏感,也因此更容易陷入社群網路的 FOMO 焦慮當中。「除了先天特質的差異外,自我價值感低落、孤獨感較深的孩子,確實較容易受到 FOMO 的影響,而且後續對自己會有負向的價值判斷。」李依親表示。

如何擺脫 FOMO 焦慮?仰賴信任關係、自我覺察

鏡頭拉回現在就讀高一的黃姿涵,她國一時曾陷入嚴重的 FOMO 狀態,但她也發現這樣的焦慮將她和朋友的距離愈拉愈遠。「我問朋友為什麼他們不理我?對方也直接說,因為我比較久沒來學校,大家覺得跟我不是那麼熟。」黃姿涵也自承「我本來不是那麼常刷 IG、看限動的人,乾脆就把時間拿來做我有興趣的事。」

於是,經過國一的 FOMO 焦慮,國二後黃姿涵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課餘時間玩喜歡的線上遊戲,看小說、練習唱歌和跳舞,每天花一點時間回訊息,如果朋友群組裡聊到她不懂的話題,就主動詢問,若大家沒回也不勉強,沒想到,久而久之,她結交到一群與她「氣味相投」的朋友,「我們都不太在意有沒有按讚對方的動態,有趣的事情會在群組裡分享,各自有喜歡的興趣,相處起來很自在。」

在這個過程中,黃姿涵也曾跟爸媽說起自己在學校「不快樂」,但細節不想多說。黃媽媽並沒有逼問,她看出女兒的不開心,會在假日多帶孩子出去玩,分散注意力,「我覺得媽媽相信我可以自己處理,也常關心我,讓我覺得很安心。」黃姿涵分享。

在採訪最後,問黃姿涵如果發現同儕陷入 FOMO 的焦慮,會給對方什麼建議?她成熟的回答:

「我應該會分享自己實際的經驗吧!很多時候大人會只講一些道理,但其實他們不太知道我們的感受。我會跟對方說我自己做了什麼,給他參考,但除非他再問我,否則我不會隨便再給建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人際關係這件事情,其實跟選擇有關。」

青少年陷入 FOMO 不見得只能往焦慮、憂鬱和網路成癮的方向傾斜,當他們被賦予足夠的信任,並且開啟了自我覺察和思考的道路,或許對孩子來說,也許正是塑造自我人格和健康人際關係的一個契機。

【FOMO 錯失恐懼】系列報導: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延伸閱讀

李佩璇 李佩璇

李佩璇

親子天下

家庭組記者。中文系畢業後陰錯陽差成了記者,在乎女性和孩子身心靈發展,對任何能幫助人生過得更好的知識都充滿好奇。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