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PBL的6大疑問解答|專題式學習和做專題不同嗎?

PBL並非新的教學方法,在台灣也有被設計進課綱,但多數教育工作者對其存有一些誤解,以下綜整常見疑問,幫助大家釐清迷思。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Q1:專題式學習和傳統的做專題哪裡不一樣?

A:傳統課堂中的做專題(Doing projects),通常是課程最後的作業或點綴活動,是在塞滿的時間表裡,額外「多做一件事」,這裡的專題像甜點。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本身就是課程,將學業技能與知識內容,及社會與情緒技能有效的統整在一起,這裡的專題像主菜。(見左圖)

Q2:是否需要學生年紀大一點,例如小學高年級以上,或具備先備知識才能做PBL?

A:《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書中,作者即示範如何帶領一群四歲幼兒在教室內進行PBL的教學,設計和創造一個符合他們的需求與想像,兼顧學習與遊戲的戶外空間,也代表年齡跟先備經驗都不該是施行PBL教學法的限制。

書中也指出,傳統的教育哲學觀假設,知識是線性堆疊的結果,一定要先學會A,才能學會B,卻形同剝奪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源於建構主義哲學觀的PBL,運用統整的教學模式,將既定的課程標準和學習指標視為一個整體,且相互關聯,而非孤立的知識或技能。這也意味著,是透過專題來教學,而非以學科能力來引導專題。當教學內容被統整時,學生會因為看到了所學內容間的相關性,更能有效發展知識和技能的應用。

當然,面對年紀愈小或是PBL的新手,老師需要建立學習鷹架,並逐步釋放教導的責任,而不是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讓孩子獨自學習與發展理解力。

0

Q3:PBL只適合資優班學生進行嗎?

A:無論是在傳統教育下成績優異或學習落後的學生,同樣都適合,也需要PBL。PBL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幫助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做更好的準備,由於未來將愈來愈沒有清楚定義,也不會有標準答案,學校教育最重要在於培養孩子「學習如何學習」的終身學習力,同時包括具備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團隊合作、保有創意及彈性、能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信這對所有學生而言都一樣重要。

好的教育原本也應該要為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在美國推動PBL有二十多年歷史的High Tech High(HTH)學校群中,特別將平等(Equity)列為辦學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只在入學資格上,刻意按照居住地址抽籤,打破種族、家庭背景及學業成績的限制,讓非裔、亞裔或拉美裔等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該校就讀。「讓人人都有機會上大學」也是創校的願景,經過二十多年來,HTH畢業生進大學的比例已近九成,讀完四年制大學的比例也達七成。這無疑也體現了平等蘊含的真諦,讓所有孩子都能透過PBL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

Q4:學生忙著做專題,會不會影響考試和升學?

A:儘管PBL能讓孩子學得更投入,大家仍會問:「孩子有在學嗎?」「他們學得夠多嗎?」或「他們考試考得好嗎?」全球PBL教育的重要推手PBLWorks現任執行長鮑伯.蘭茲(Bob Lenz)接受《親子天下》專訪時表示,「PBL和考試成績並非二選一」,好的PBL是能取得平衡的比例。

他也舉出實證研究,在PBLWorks和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南加州大學合作,針對美國中學裡的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AP)進行隨機抽樣,藉由PBL學習的學生在檢定考試中的分數,比傳統教科書與講述型態學習的學生好,多出八%,第二年更多出一〇%。

在《21世紀的PBL教學》一書中,也引用了不少國外的學術研究成果,比較PBL與傳統教學方式,發現學生透過PBL,對於所學到的事物,會保有比較長時間且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重要考試中,參與PBL的學生可以跟傳統教學的學生表現得一樣好,甚至更好。

Q5:如何評量學生的專題,確認他們真的有學習?

A:在標準化的測驗及分數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評量方式可以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理解和學習成果。HTH總部執行長瑞沙德(Kaleb Rashad)舉例,包括可以透過邏輯、詞語表達,或是創造出一個東西來表達所學的內容,甚至是透過公開的對外展示(exhibition),無論創造出什麼藝術作品或表演,都是一種展現學到什麼的方式。重點並不是在於拿到一個分數就結束,過程中產生的對話及反思才是重點,這次經驗獲得了什麼?如何做出決定?過程中犯了哪些錯?下次怎樣才能更好?

在《學習超載世代》一書中,也提到以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作為PBL的評量基礎,藉由作品發表、實作演練、過程記錄等,讓學生建構他們的答案。在考量各種實作評量時,教師必須自問,能充分反映學生理解教材的證明是什麼?區分作品優劣的依據是什麼?通常,教師會建構評量指標或詳細的檢核表,據此準備回饋意見,並且事先讓學生明白對最終成果的期望,及應該如何進行。有些時候 ,老師也會帶領學生一起共創「好作品」的評量標準。

這些評量方式都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也需要教師花更多時間設計評量,另外也可以透過學生自評和同學互評來了解學習狀況。HTH Mesa校區資深的PBL教師威格(Fernando Vega)就曾設計過「三種不同生長狀態植物」的互評單,利用茂盛、一般和新生等「中性」的植物樣態來取代A、B、C等級,讓學生更願意對自己及他人提供建設性及具體的建議。

0

Q6:老師趕課常常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帶專題?

A:世界各國的老師都曾有這樣的疑問,蘭茲認為,老師首先要打破「因為老師有教,學生就學會了」這樣的迷思。即使通過考試,六週後,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同樣的題目再考一次,結果通常多數不及格。如果真的學會了,他們不用為了另一次考試抱佛腳。

他以遠征式學習共同創辦人伯格(Ron Berger)的故事為例,他的父母退休後進行了第一次的歐洲旅行,二十一天玩了二十一國,回家後兩人常為了照片的所在國爭論不休,完全不記得,因為所有風景回想起來都一樣。伯格反而希望父母少玩幾個國家,但深入一個國家一整週,品嘗當地美食、語言、人文及藝術文化,才能有深刻的感受。這跟老師急著把課程教完類似:「若我們一直待在火車上趕路,學生可能永遠沒機會去搞清楚自己是誰、想要變成怎樣的人、自己的興趣在哪裡。」

參與一〇八課綱研擬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洪詠善則表示,其實台灣在規劃一〇八課綱時也有將專題式學習的精神納入,釋出可以彈性應用的空間。包含高中端有自主學習課程,還有很多的學校都有校訂必修、校訂選修的時間,甚至固定課程當中的社會及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都可以用類似PBL方式,讓學生培養專題的探究,或是做出自己的創作等。

國中、小學端則是在校訂課程,即彈性學習課程計畫中,原本也強調要能夠提出包含主題、專題或議題探究式的統整性探究課程計畫。重點或許不在有沒有時間,而在於老師的教學思維是否轉變。


素養導向、AI 發展⋯⋯面對新時代的教學挑戰,如何培養孩子應用所學、溝通協作、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當未來精熟知識的能力將被 AI 所取代,如何讓學生從真實情境中轉化知識、激發內在學習動機,能面對未來挑戰以及思考的能力,專題式學習 PBL 更加重要。

《翻轉教育》精選整理「AI 時代教學力:給老師的 PBL 專題設計實作指南」,內含 PBL 教學法介紹、課程設計 SOP 與範例下載、台灣分齡校園實作案例等,提供老師面對教學挑戰的實用工具。

點擊圖片看實作指南精選內容

想更深入 PBL 專題式學習與其他最新教育趨勢、教學分享?歡迎加入「翻轉教育365」訂閱方案,即可暢讀翻轉教育站上文章、下載教學資源,享有每年至少6場的研習免費報名資格,提升教學品質,和各領域老師們交流,並可無限次數回看過往研習影片!1天1元,提升你的教學能量,立刻行動》成為翻轉教育訂戶

延伸閱讀

邱紹雯 邱紹雯

邱紹雯

親子天下記者

媒體中心與翻轉教育網站主編,擁有一對可愛女兒,同時也是一個童心未泯、想陪孩子一起重新長大的大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