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散步:滿「載」而歸的載是什麼?在台灣的極東點看海女文化

前陣子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裡簡單愜意的漁村生活令人嚮往,其中的海女文化其實在北台灣也有喔!這次《翻轉教育》與《敏迪散步》要跟大家一起到台灣的極東點三貂角,看看漁村生活除了愜意之外的另一面:在北台灣卻也像極了外島軍事區的地方生活型態;到底焚寄網是什麼捕魚型態?滿「載」而歸的載又是什麼意思呢?

台灣的極北點三貂角除了美麗的海景外,也有特別的海女文化。敏迪散步提供

台灣的極北點三貂角除了美麗的海景外,也有特別的海女文化。敏迪散步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本文轉載自《敏迪散步》系列 Podcast

《翻轉教育》與《敏迪散步》這次要帶大家爬上三貂角燈塔,還要到台灣極東的漁村聚落「馬崗」和「卯澳」,欣賞海女阿嬤的海洋智慧,以及見識足以抵擋颱風大浪的石頭屋,一起用聲音及文字,看看台灣的極東之美。

散步路線|→馬崗→三貂角燈塔與極東點 →馬崗潮間帶—海蝕平台秘境 →馬崗小食 →海女日常 →馬崗石頭屋與漁村聚落 →卯澳 →卯澳漁村與石頭屋 。

導覽員:「我們先不進燈塔,先帶大家走這邊,從燈塔這個方向,如果可以看到龜山島,表示你有一部分面東,不然在卯澳或是福隆,是看不到龜山島的;接著可以看到前面有一排九孔池,九孔池外有顆石頭載浮載沉,那塊石頭的位子,就是台灣極東點的位置。」

「有趣的是,台灣的極北點也在新北市(富貴角),所以新北市同時擁有極東點與極北點。」

遠眺台灣極東點的位置。敏迪提供

遠眺台灣極東點的位置。敏迪提供

三貂角:台灣極東的守護者

1626年,有艘西班牙船經過三貂角附近時,看到這片海岸,美的像他的故鄉「聖地牙哥城」,於是他大喊「San Diego」,後來就被當地人音譯成三貂角。

三貂角不只是台灣的極東點,也是雪山山脈的起點,曾經更是日軍和美軍的嚴禁管制區,所以是台灣東北角一段很重要的海灣。 

1930年日治時期,日本開了幾條直飛台灣的航線,一路順時針飛過西太平洋,往台灣飛過來,但當時沒有厲害的航空技術及雷達的指引,加上台灣東北角氣候不穩定,飛機就很容易撞進東北角的山裡,造成山難。

所以當時日本人就在三貂角蓋一座燈塔,燈塔裡放有航空標示器,可以同時顧到海、空兩方,後來再改建成一座獨立的雷達站。

三貂角燈塔與龜山島的相對位置。敏迪提供

三貂角燈塔與龜山島的相對位置。敏迪提供

導覽員:「這邊山上,還有一些日治時期墜機的殘骸,當初是接受這邊的無線電波,應該要朝這裡飛過來,但因為天候關係,可能飛過頭、沒有發現,等到發現的時候,才知道訊號在後面。再掉頭時,沒有注意到高度,就直接往山裡面栽。」

「山裡面至少有兩架運輸機在這邊墜毀,一架在桃源谷南邊,據說十幾年前飛機上的儀器都還在,但現在都被偷走了」。

二戰結束後,美軍第七艦隊巡防台灣,當時美軍為了修復這座雷達站,派顧問團進駐三貂角。

只要有美軍,就會有因應的生活圈出現。 

根據當地長輩轉述,當時的馬崗,週末會放映最新的美國電影,電影膠卷透過航運送過來,甚至比美國還要早上映,現在常看到好萊塢電影的文宣:「同步全美、全球首映」,這件事早在70年前的馬崗就發生過了。

走進海女的廚房與冰箱

導覽員:「玩水的話,卯澳灣是相對安全的,馬崗這邊,建議不要隨便下去,釣魚就好,下午可以問海女阿嬤們,今天的天氣,她們也不敢下水」。 

這趟極東之旅,讓我最期待的,就是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海女,而且還會示範採海菜。 

海女阿嬤:「你們太晚來了,現在已經在漲潮,一般我們有穿鞋子,都有裝備。」

馬岡的海女分兩種,一種是會下海的,一種則在岸邊採集。 

跟我們說明的美雪阿嬤就是屬於會潛水的海女,她已經63歲了,但本人看起來皮膚超好、沒有皺紋,以為她只有50幾歲,看來,海水就是最天然的保養品。 

阿嬤說她工作時會穿防寒衣和膠鞋,頭上會戴著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的黑色頭套,下水會戴上自由潛水用的蛙鏡。

海女阿嬤示範工作時的著裝。敏迪提供

海女阿嬤示範工作時的著裝。敏迪提供

馬崗和卯澳這兩個小漁村,因為生活、三餐都圍繞著海,男生外出捕魚時,女生就在潮間帶裡採集海菜,久而久之就形成海女文化。 

海女會到潮間帶採集各種海菜或石蚵,採集後就會收到腰間的竹簍裡,直到一、兩個小時後,竹簍重到背不動了,才會走上岸。

採集回來的海藻、蚵仔,數量如果比較多,有人會賣到餐廳作為食材,少量的話,就會成為家裡餐桌上一道涼拌佳餚。

海女阿嬤:「我下去的時候,竹簍都綁著,然後戴潛水鏡下去摘,竹簍摘滿,大約有四十幾斤,但在水裡不會這麼重。」

「一開始下去的時候,都先去比較深的地方,會比較大片,慢慢再往比較淺的地方去採」。 

海女阿嬤提著裝滿海草的竹簍。敏迪提供

海女阿嬤提著裝滿海草的竹簍。敏迪提供

阿嬤身手矯健,簡直像是有輕功,在濕滑的潮間帶裡走動自如。

阿嬤說她國小畢業就開始當海女,她的阿嬤也是海女,所以她放學後會跟著阿嬤一起去海邊,當阿嬤潛下去摘石蚵的時候,她就在旁邊拿著簍子等著裝戰利品,或是採採周圍的海菜。

對馬崗的海女來說,這片潮間帶,就像她們家的冰箱,家裡要煮飯,就來潮間帶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摘,潮間帶沒有什麼不能吃的東西,只有「好吃」和「不好吃」。

美雪阿嬤:「這個是石花菜,石花菜分3種,有比較大片的『大本』,也有比較短的『小花』,我們平常都摘這種比較高級的『鳳尾』,比較有膠質,打起來也比較漂亮」。

石花菜屬於紅藻的一種,具有豐富的天然膠質,在東北角海岸常常見到,它可以做成涼拌料理跟石花凍,只是處理比較麻煩,摘起來後需要一直洗、一直曬,馬崗稱為「七洗七曬」。

行程當天剛好有颱風,風浪太大,美雪阿嬤不方便下海,於是順手拿一個手上的道具,示範給我們看。

美雪阿嬤:「摘紫菜的話,都用這個(拿出工具),蹲下去一株、一株摘,比較多的時候會用刮的,這個工具是用來摘蚵仔的,這些都是石蚵。」

阿嬤現採石蚵給我們品嚐,第一口吃起來只有鹹,但是後來甜味漸漸出現。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而激起的大浪。敏迪提供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而激起的大浪。敏迪提供

海浪不斷打在潮間帶上,我們太專心找尋石蚵,以致於我們犯了一個大忌:背對海浪。

大海趁我們不注意時,慢慢的漲潮,一點、一點蓋過潮間帶,原本的路都被海水淹沒了,而且浪一波、一波衝擊我們的腳,都快要站不穩了。 

美雪阿嬤:「麥驚!看不到路,走這邊,海浪來了不要動,慢慢走,要站好、站穩,等沒水了再走。」 

這天風浪很大,光是站在石頭上面,都會瑟瑟發抖,美雪阿嬤找到一個被海水淹沒的地方,叫我們走那裡,我們半信半疑,直到真的踩到一顆很穩固的大石頭,才真的安心。

原來阿嬤早就記住這裡每一顆石頭的位置,對她來說,這裡就像走廚房一樣,風浪再大,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馬崗:因軍事管制而時空靜止的極東漁村

導覽員:「我們要出發去馬崗漁村了,關於地名,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卯澳跟卯崗的合併,另一個說法是日本人在那個高崗上牧馬。」

「這邊因為軍事管制的關係,有很長一段時間,居民是不能拍照的,所以訪談時,要請老人家拿照片跟我們分享,是有難度的。」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生活比較困苦,沒有相機可以拍照,等一下大家到那邊,會覺得時光好像凍結在那裡。」

馬崗是台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又叫馬崗漁村,現在實際住在馬崗的,大約只剩下五十幾人,想當然沒有超商,甚至連菜市場都沒有,都要等商人從四周比較熱鬧的大城市,開著賣菜、賣肉、賣魚的車過來,才有辦法補充食材。

阿萬柑仔店:從囝仔店變阿公店的軍人生活補給站

馬崗漁村阿萬柑仔店現在的外觀。敏迪提供

馬崗漁村阿萬柑仔店現在的外觀。敏迪提供

導覽員:「這條馬路,在還沒有堤防跟漁港之前,都是礫石沙灘,後來因為有作防波堤跟道路,有往後縮,那個阿萬柑仔店本來在比較前面的位置,被颱風侵襲之後,就往上蓋。」

「阿萬柑仔店已經有70、80年,以前他們都說阿萬柑仔店是囝仔店,大概16、17歲的年輕人開的,專門賣糖果、餅乾、零食類的東西給小朋友。」

「後來這邊變成軍事管制區,有各種軍種駐守在這邊,我們訪問空軍大哥對這邊回憶,就說那間柑仔店是阿公店,在民國70、80年的時候,當時的小孩子已經老了、變成阿公了,所以空軍的回憶就是阿公店。」

「這間柑仔店對這邊很重要,像是這裡的便利超商一樣,什麼都有。」

「除了阿萬柑仔店,村子裡面還有另外兩家,主要都是賣給軍人的,包含等一下會經過的公共電話。這邊的生活,在民國之後到戒嚴之前,都跟軍人蠻有關係的。」

馬崗石頭屋:抵擋百年風浪的建築智慧

馬崗的石頭屋聚落。敏迪提供

馬崗的石頭屋聚落。敏迪提供 

馬崗的生活,當然也跟海有極大的關係。

我們常說海景第一排是豪宅,馬崗人住的不僅是海景第一排,甚至是海浪第一排。

我們走在漁村的路上,左手邊是村民的房子,右手邊就是防波堤,來的這天,外海有颱風,防波堤外刮著一陣又一陣的海浪,海浪打在防波堤上,濺起超大的水花。

我光站在馬路上,就覺得很害怕,但這還是一般的日常,颱風離台灣本島還很遠,但風浪已經大成這樣,如果是颱風真正進到這個漁村,浪可是會直接灌進居民的房子,所以馬崗漁村就有一個特殊景色,就是石頭屋聚落。

導覽員:「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馬崗石頭屋最具代表的『江家四合院』,現在站的位置,是海浪第一排,正上方會有海浪打進來。」

 

「這裡受東北季風的關係,海風強勁,所以這邊的石頭屋,除了擋風擋浪之外,還會另外做一面單獨的牆,有點像是另一隻手保護這個家。」

「馬崗的石頭屋是順應自然而生的,石頭是從大海撿來的,或是山邊滾下來的石頭,直接就地取材。」

與大海共生共存的馬崗漁業

導覽員:「馬崗因為距離東北角漁場非常近,也是兩個海潮交會的地方,在過去,漁業資源非常豐富,一個晚上出海,就可以載好幾船的魚回來。」

「這邊以前的捕魚方式叫做『焚寄網』,通常都是三艘船一組,傍晚出海,然後點火燒稻草,用光吸引魚群游到這裡,接著後面的兩艘船,叫『罟母』,互相搭配之後把漁網拉起來,再趁機熄火,魚就會亂竄,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魚群一網打盡,叫做『一載』。」

「一艘船叫做『一載』,三艘船出去滿載而歸就是『三載』回來,我爸說以前漁業資源豐富到,一晚可以出去兩趟,就是『六載』,滿載而歸就是這個載,所以這邊近海漁業資源非常豐富。」

導覽員正在說明「焚寄網」的捕魚方式。敏迪提供

導覽員正在說明「焚寄網」的捕魚方式。敏迪提供

「後來因為工業時代來臨,加上民國70幾年後,整個近海漁業資源瞬間下滑,也是跟當時有油船在附近擱淺、油污外洩污染有關,那時候九孔池也深受其害。」

「因為突然補不到魚,魚貨也被污染,加上台北經濟起飛,所以很多二代在那時候都去台北發展,從此這個地方漸漸沒落,越來越少人在這邊捕魚,大約只剩下零星的幾戶。」

漁業的沒落,好像是可預見的,現在都是養殖業,誰還在燒草船釣魚呢?但我們說的雲淡風輕,可是對馬崗村民來說,就像是漸漸襲來的海嘯,無處可躲,也不知道要逃到哪裡。

漁業沒落了,原本賺錢糊口的工作沒了,馬崗變成一個沒有產值的小漁村,漸漸被時間凍結。

這裡的石頭屋又老又破,年輕人到外地打拼,留下長輩在漁村裡與海共存。 

人口外移是台灣鄉村常見的狀態,但是在馬崗和卯澳,有著比人口外移更難解的問題,就是居住正義。

岌岌可危的馬崗漁村文化

導覽員:「以前的人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也不知道地是誰的,來到這邊的人,就陸陸續續直接住下來。」

「後來在日據時期跟國民政府來台的土地登記政策之下,土地突然有了地主,大多住在馬崗比較前面的位置。」

「地主讓居民用很便宜的價錢承租土地,居民也覺得有承租土地,住起來也比較安心,所以好幾代下來都是這樣。」

「剛剛的罔市阿嬤就是在民國50幾年的時候,搬過來這邊住的,陸陸續續付了50、60年的租金給地主」。

面臨居住正義問題的馬崗漁村。敏迪提供

面臨居住正義問題的馬崗漁村。敏迪提供 

跟上一任地主承租的地,在上面蓋起一座、一座堅固的石頭屋,這是馬崗和卯澳的居民住了上百年的家,但居民們萬萬沒想到,竟然有陌生人走進村裡,說這些土地是他們登記的,而他們已經把地賣給財團了,現在財團要開發這塊土地,請阿公、阿嬤們趕快搬走。 

導覽員:「有一天,法院突然來函通知,說『土地不是你們的,是某某財團的,也沒有你們的租賃契約,要麻煩搬走』。對於這邊的人來說,是很突然的打擊,已經在這邊住了好幾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以前的人也都是口頭契約,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而且大家都是親戚,可能不會定契約,因此都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沒想到這件事就這樣爆發了,因為中間有很多行政瑕疵,於是大家開始想要用歷史聚落的方式爭取,讓石頭屋變成歷史建物保存下來,但後來這個方式是以失敗收場。」

「這邊的石頭屋有很多特色,而且是在地人跟這塊土地,還有這片大海共生出來的智慧。」

如果馬崗的故事是一齣偶像劇,裡面的反派角色一定是頤指氣使的財團,但是現實生活中,有誰是絕對的反派嗎?

財團手上的地契,是合法向地主購買的,地主也沒有承諾馬崗的村民,會永久租給他們,說重一點,現在沒人在用幾十年前的方式捕魚了,小漁村是時候順應時代前進了。

然而馬崗的石頭屋聚落,的確是台灣東北角的一塊國寶,它們在海岸邊抵擋了一百多年的風浪,每顆石頭都有歷史的痕跡,也是當地居民與海共存的文化記憶。

而且這些村民在這邊住了好幾個世代,突然要他們搬離漁村,要讓他們去哪裡?搬走了,海女阿嬤要去哪裡採石花菜?

所以這不只是蓋新房子讓他們住的問題,而是累積了數十年的漁村文化,可能都會被連根拔起。 

歡迎旅人用自己的方式為馬崗和卯澳留下漁村記憶

卯澳漁村沿岸的景點「九魚柱」。敏迪提供

卯澳漁村沿岸的景點「九魚柱」。敏迪提供

你覺得馬崗和卯澳的文化保存,還有漁村的進步發展,找得到平衡點嗎?

我問導覽員現在的開發進度,他們說財團好像先暫停了,現在處於放置的狀態,因為這一、兩年在三貂角協會的復興之下,海女文化和石頭屋漸漸成為東北角旅遊的亮點,馬崗跟卯澳也成為自行車的熱門路線。 

有人潮就有一定的關注度,而這樣的關注度,就成為漁村文化的保護傘,讓財團或政府更謹慎看待開發案,但居住正義的問題,現在只是被放置,而不是被解決,也沒人知道這樣的平衡會維持多久。 

所以對我們一般旅客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趕緊把握石頭屋和海女阿嬤還在的時候,到馬崗跟卯澳,看這個可能隨時會消失的漁村文化。

希望大家可以多認識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歡迎繼續和我一起在島內散步,探訪台灣各個角落,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 

延伸閱讀

敏迪散步 敏迪散步

敏迪散步

Podcast 頻道

由國際新聞 Podcast 頻道《敏迪選讀》所開的新節目,探訪台灣各個角落,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希望在這艱困的疫情下,讓大家回頭認識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也讓無法回家的旅人們,在他鄉,也能回味台灣的故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