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寫得精簡?讓教授快速看見你的真實性

「108課綱」是臺灣首次將國小到高中12年的國民教育做連貫設計。首批完整上完三年「108課綱」的高中生,已於今年五月底完成大學申請。媒體報導大學端審查教授對於「108課綱世代」的自主學習力與表達力多感到驚艷,但調查也顯示,大學端仍舊關注高中生資料的「真實性」與「精簡度」不足。

「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寫得精簡?讓教授快速看見真實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寫得精簡?讓教授快速看見真實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聯合報》六月專訪成大教務研究主任蔡孟勳,統計該校40位書審委員的心得,約3分之1教授指出,「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引用資料沒有正確標註,恐有抄襲疑慮」。再如《親子天下》雜誌針對公私立大學「面試官」教授所做的調查,回收600多份問卷、橫跨18學群科系,顯示不到6成的教授有把握,能判斷出書審資料是由高中生親撰或找人代寫。 

「摘要」及「引註」:寫出又真又精的作品

「真實性」有兩個意涵:

  1. 是引用資料時,不僅須標註正確(簡稱「引註」),且要避免一字一句照抄,所以需要善用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他人文章重點的技巧,讓讀者能清楚分辨,哪些看法屬於作者、哪些屬於他人。 

  2. 高中生寫「學習歷程自述」類的反思文時,須緊密扣連自己的「課程學習成果」,先簡單摘要自己一路以來的學習成果重點,再以高三的角度回看這些足跡的重要性,才能寫得又真又深,避免外包代工嫌疑。

何況,根據《親子天下》雜誌調查,僅4成教授會花15分鐘以上閱讀一份備審資料。因此,還有什麼比寫得「真實、精簡與精準」更重要?因此,對高中生最有利的寫作磨練,莫過於「摘要」及「引註」這兩個功夫。

愈早練就這兩項能力,就愈早具備「畫重點」與「寫重點」的能力,也就能為高三的自己累積愈多夠真且夠精的檔案可選。

以往大學生都做不到的事,「108課綱世代」高中生能做到嗎?

成大有三分之一的教授重視「引註不正確」問題,而有多少高中生犯了這個錯誤呢?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媒體報導或統計。以我自己今年參與審查的觀察,發現80多位申請者中,只有1人的引註做法正確,錯誤率可謂相當高。

我會注意到高中生「引註不正確」,是因為這是大學生長年以來的問題。而且我發現即使是大學高年級,或甚至已是碩士生,所寫的報告仍多是引註不正確,而需要從頭教起。我好奇,大學都做不好的事,高中有辦法做到嗎?

自從108課綱上路,高中教育比照大學,不再全是「必修課」,而開始有了「選修課」。也開始像大學一樣,有考試以外的多元評量方式,例如寫報告。而寫報告的隱藏版配套能力,正是「正確引註」。

所謂引註正確,必須要下列兩部分都做到,才算正確:

(A)行文間,凡是引用來自參考資料的東西,應隨即註明出處,通常格式為:(作者姓名,出版年)。

(B)文末,要列出文中所有引用到的參考資料來源,並以符合學術要求的格式呈現,例如基本款要有:作者姓名、出版年、文章篇名、網站名、網址、取用日期等。  

我發現「108課綱世代」高中生普遍犯的錯誤,是勉強做到上述(B),在文末列個參考資料清單(但格式也未必正確),卻普遍缺了(A),未在正文中正確標註引用。

「引註正確」與「精準摘要」:從海量資料中看出「真實性」

當大學老師點出高中生「引用資料沒有正確標註,恐有抄襲疑慮」,其實是要反映大學端的書審任務艱難,資料海量不說,還真偽難辨。而大學老師們(或說學術界)長年賴以分辨文章真偽,或作者見解功力高低的工具,就是靠所有人實踐「正確引註」。

「正確引註」,其實是一舉證明你有下列六個層次的能力:

  1. 你能夠讀出別人文章的重點,包括論點或事實證據。
  2. 若是一字一句引用參考資料的文句,你懂得把所引用的文句放在引號裡。
  3. 若不是一字一句引用參考資料,只是取其精義,表示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改寫(paraphrasing)或摘寫(summarizing)別人的重點。
  4. 在引用處隨即註明出處,表示你能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論點,不混為一談,也就避免了抄襲疑慮。
  5. 你懂得檢驗參考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因為不同類型的參考資料格式不同,專業可信度也不同。懂得格式者,必敏感於可信度。
  6. 你在乎自己所寫東西能「被信賴、有說服力」:你選擇引用的東西愈可靠,你自己所寫的東西就愈有可能被別人視為可靠。 

「108課綱世代」具備「正確引註」能力?

我好奇,「108課綱」是否有教高中生「引用」這項功夫。我從最有可能也最有責任教導這項能力的「語文領域」入手,檢視教育部所公布的12年國教兩項關鍵政策文件:(1)《國語文課綱》;(2)《國語文課程手冊》

《國語文課綱》總共58頁中,提到「引用」兩字只有2次:扣除一處是給老師編選教材的指引,等於僅有一處是給學生指引,放在高中階段,介紹「說明文本」之寫作手法為「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定義、引用、問答等」(Bc-V-2)(第17頁)。但課綱並無進一步說明「引用」該如何做。

再查《國語文課程手冊》,我發現總共178頁中,「引用」兩字只出現4次,都在國中階段,它既是「培養思辨能力」,也是學習「議論文本」的教學目標之一(國-J-A2,5-Ⅳ-2, Bd-Ⅳ-1)。但內容僅有一句話:「認識論點、論據的意涵,藉以對照作者的觀點和所引用的事實理據」。且這句話感覺只是要學生練習直觀判斷作者引用的事實是否適切合理,並不是本文想探討的「引註」。

簡言之,檢視「108課綱」可發現,高中階段並沒有具體教學生在寫自己的文章時,如何「正確引用」他人的文章。難怪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會令大學教授覺得「恐有抄襲疑慮」。

國外是否會在高中階段教導「正確引註」呢?如果有教,是怎麼教的?

「摘要」寫作:學生學會「正確引註」

事實上,凡有留學先進國家高等教育經驗者,多知道「摘要」能力之於學習有多重要。以瑞典為例,的確是在高中階段就教「正確引註」,而方法是教學生寫「摘要文」。 

根據作家吳媛媛(2019:37)《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一書,瑞典學生從國中階段就開始練習寫簡單的「摘要文」。高中語文課(即我國的「國文課」),更自我定位為支援其他領域課程所需的共同語文基礎。所以高一必修的語文課會讓學生閱讀各種領域的新聞、評論與科普文章,並練習寫「摘要文」與「辯論文」這兩大體裁。學「摘要文」即是要學會「閱讀理解、統整、簡化和正確引用原文的能力」。

瑞典在「高中」教摘要,我國則在「國中小」教。人家是練「寫作」,我們是練「聆聽與閱讀」

我國「108課綱」不教「引用」,但是否有教「摘要」呢?我再次回頭翻看《國語文課綱》,發現「摘要」兩字只出現在總共58頁中的1頁,是對應國小階段的「閱讀」學習表現(5-Ⅱ-6,5-Ⅲ-6)。再查《國語文課程手冊》,發現「摘要」兩字總共出現在17頁,是對應國小、國中階段的「聆聽」與「閱讀」學習表現。 

國中階段並無說明「摘要」的具體作法,而國小階段中年級則有教「摘要策略」(第38-39頁):著重「刪除、歸納、找主題句」,還可細分為四個小步驟:(1)刪除不必要的訊息;(2)語詞、意義歸納;(3)選擇或撰寫主題句;(4)潤飾成文。

簡言之,我國僅在國小階段提到「摘要策略」,且對應的能力是「聆聽、閱讀」,而非關「寫作」,與瑞典將「摘要文寫作」正式放在高一的必修語文課教學,差異頗大。 

雖然我國「108課綱」高中階段設計有「小論文」課程,且教育部對此還提供很清楚的引註格式,每年更舉辦小論文寫作比賽,但由於這門課只是定位為「校定」課程,而非「部定」必修課,各校可以選擇是否開授,所以無法確保所有高中生都得到「引註」教育。不教故不做,我國高中生未能正確引註,也只是剛好反映教學空白而已。

「摘要」:一舉學會「畫重點」與「區分你我的觀點」

「摘要」不僅不被我國視為「寫作」策略,甚至不被我國視為「文體」(「文體」是國外的稱法,我國課綱稱為「文本」),只是一種「閱讀」策略,用來擷取大意。

若比較瑞典與我國高中語文課綱在非文學類文體/文本的教學,台灣只教「說明文」與「議論文」兩類,但瑞典則更為多元。根據吳媛媛(2022)《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一書,瑞典高中教導8個文體,從「摘要文」開始學起,由淺入深。每學一種新文體,舊的功夫也都全部打磨一次,因此寫作功力愈練愈利。

學寫「摘要文」到底是要學什麼?其實是要學生「學習如何嚴謹地閱讀、整理、節錄一篇文章,這考驗著學生理解文字意圖,還有始終保持客觀、不涉入任何主觀意見的能力」(吳媛媛,2022:32)。學會第一個文體「摘要文」之後,第二步才是學寫「調查/學習報告」文體,這時候,正確引註即是一大重點。簡言之,瑞典給高中生的這些語文訓練,不是純為高等教育奠基,更是為了能讓「新時代的公民」更孰悉資訊來源檢視,並且學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摘要文」寫作教育:成效反思回報大

我今年開始在大學的每門課都要求「引註」,並設計「摘要」作業。要求學生寫「摘要」並上台報告的原始目的,純粹只是想逼學生讀書,因此並沒有事先教摘要作法。沒想到批改作業時才頭大,發現原來大學生普遍不會摘要。 

所以我把學生作業去掉姓名後當作檢討教材,標出錯誤之處,帶著全班逐段討論為何錯誤。不過,檢討之前,我先說服學生為何學會摘要很有價值。我說「寫摘要」的能力,其實就是「製作懶人包」、「3分鐘講完一部電影」,「5分鐘講完一本書」的能力,且這是 AI(人工智慧)目前還無法取代人類的一項能力。學生聽了眼睛都為之一亮。

檢討效果極好,學生被他們自己的用字不精準、邏輯錯亂給嚇壞了,也透過檢討,歸納出「寫摘要」的正確方法。期末我讓學生反思「未來不會忘」的學習成果,相當多學生都提到「寫摘要」讓他們受用無窮。到底學生被什麼震撼到了?以下舉例10則學生心得:

學生1:在這門課前,沒有任何一堂課或是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如何撰寫摘要。原先我以為,摘要只是節錄作者文章的重點,集結成一個文章。直到老師檢討作業時,才知道摘要是要用自己的話寫出作者的觀點,且在內文中不可以加入自己的觀點。若需摘錄作者的文字,則需要使用引號,否則將會變成抄襲。

學生2:我學到未來不會忘記的是,在閱讀中如何進行「摘要」。即便是笨拙粗糙的,但我覺得自己開始懂得「看重點、說重點」,並進行自我訓練,因為什麼都要寫入摘要是不可能的,也令人無法消化。

學生3:我想摘要不僅只是要節錄該篇章所要表達的重點,如何將它轉換成好吸收的方式,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

學生4:我現在看文章,都會下意識去確認作者寫的東西是她自己的想法,還是她引用其他人的想法。這是個不簡單但重要的任務,我自己平常講話、寫文章、寫閱讀心得,也常常是自己的想法摻雜其他人的想法,有時候會導致我看不懂自己在寫什麼,更何況是別人要看懂我寫的。

學生5: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老師要讓我們讀兩本書、做摘要,然後與同學分享。因為文字的選擇和轉述的方法,很重要的是不可更改原著想表達的意涵,以及訓練我們如何清楚地呈現。

學生6:我未來不會忘記的東西是學到「寫摘要的技巧」。在限制字數的情況下寫摘要,其內容必須要清楚、明確且簡短。老師在課堂上與我們討論出的結論是,每一章節的引言、大標題、小標題、粗體與特殊字體等部分,其內容就是作者想要告知我們的重要訊息,因此摘要一定要與上述內容相關。

學生7:我還學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很多看似跟原本文章相同的陳述或解讀方式,甚至只是文字順序的變換,其實已經在無意間扭曲了作者的觀點,甚至加入自己的想法。 

學生8:撰寫摘要時,用詞的精確度,以及文章內容的因果邏輯關係,需特別注意,否則可能會誤解作者的意思。

學生9:我學到,在社會科學領域寫摘要時,對於作者的關鍵用詞,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替代詞。這是一件很有趣的練習,因為從小接受的語文訓練,都希望我們多替換不同字,能突顯文章的層次感,甚至還有一種修辭叫做「抽換詞面」。但在摘要裡這樣做的話,卻會造成反效果。

學生10:原來在社會科學領域,文章所出現的名詞最好從頭到尾都一樣,更方便讀者理解。替換名詞是我讀書以來的習慣,可能是國高中寫作文用到的技巧,導致我會刻意避免單一名詞出現頻率太高。

其實「摘要寫作」的教學設計極為簡單,對老師而言,批改負擔甚至比改作文還輕省,因為摘要大約就500字篇幅。關鍵是老師要帶領全班檢討,且要以學生的作品去掉姓名後作為檢討教材,學生才會有安全感、參與感、成就感與正確感。而且,參與過的學生會非常有感,下筆反思毫不費力,想必之後所累積的不論「課程學習成果」或「學習歷程自述」,都能又真又深又精簡。

結論:教育 AI,更不忘教育小孩

我國的國民教育缺乏「摘要文」這個環節,既突顯出設計者不了解摘要文是所有文體的地基,也暴露出國教設計仍停留在舊時代的功利主義心態。在舊時代,「摘要文」這種文體的確沒有獨立價值,絕少能夠直接用來發表。

但是新時代自從「懶人包」概念出現後,所有能幫社會節省吸收資訊時間的做法,都很賣錢,更是 AI 研發的重點之一。如果我國要延續功利主義心態,教導摘要文此其時也。且不管將來課綱會不會修改,如果高中師生有興趣,現在就可以主動開始進行這項教學。人類已經在努力找出教育電腦萃取文章重點的規則,為何不先嘗試教會人類的小孩這項能力或素養? 

借用國家教育研究院陳婉琪主任的話來總結。她針對高中生質疑大學教授花在書審時間很少,認為對不起努力準備的學生一事,說明了兩點易被忽視的因素,並鼓勵學生正面看待此事:

掌握精華論述並凸顯重點、構築合理骨架,以及讓讀者快速吸收資訊的表達方式及貼心設計(但絕非指精美印刷排版),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這也是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人人需要鍛鍊的能力。

延伸閱讀

王品 王品

王品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現職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PhD博士。研究專長為「性別平等與長期照顧政策」、「跨文化老年研究」。社會服務包括擔任「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副召集人,曾任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委員(2016-2018年),交通部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委員(2016-2018年)、內政部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委員(2019-2021年)。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