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做白工?大學教授:多數輿論只看到「選才」功能

108課綱首屆高中畢業生已完成申請入學,學習歷程考招新制的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陳婉琪教授聆聽第一線學生的意見給予回饋,也發現高中生對新課綱的探究,展現令人驚艷的表達、思辨能力。

幼華中學學生與老師討論學習歷程檔案(圖片僅示意)。楊煥世攝

幼華中學學生與老師討論學習歷程檔案(圖片僅示意)。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因為職務的關係,近期有不少機會傾聽學習歷程考招新制的第一線學生意見。上週末也旁聽了由「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及「108課綱倡議計畫」團隊所主辦的「這次換我說──108課綱高中生論壇」線上工作坊。由於報告內容豐富精彩,我也留下幾點觀察紀錄,以及相應的回饋意見(回應議題並不包括主責單位才能回應的作法及數據才能回應的議題,針對後者,未來我們相關研究團隊將持續努力):

觀察一:高中生在這波活動所展現的自主行動、探究精神、思考及表達能力、思辨對話,令人驚艷!

這次活動源自最初幾位高中生自發的探究、籌組串連與主動發聲。週末整整兩天的視訊工作坊,總共有將近四十組學生,來自不同性質高中(明星、社區、都市、鄉村,亦有少數高職與自學生),針對新課綱與學習歷程檔案之落實、自身觀察與探究,來進行發表與交流(稍後還會有公開實體論壇活動)。

整體所展現的自主行動、探究精神、思考及表達能力、思辨對話,都大大令人驚艷!我不認為新課綱「內容本身」的變化就能帶來如此令人欣喜的改變,這是要說制度變革(指任何面向的探究、任何形式的成果,都有機會被認可,因此也被高度在意)所引發的行為動機與能力鍛鍊嗎?我目前尚不敢說,但並非不可能。我對這樣的觀察臆測充滿期待!

學生們提出自己的觀察、批評與建議,說明政策帶來的影響,也指出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執行落差。政策落實之外,有人點名被動的教師,但也有人提出學生自身的檢討(譬如能夠精闢指出,若學生整體無法有學習動機,教師熱情也會被耗損,形成無法破除的惡性循環)。整體來說,批評質疑不忘提供建議,不忘檢討自身,令人印象深刻!

交流活動也包含更具建設性的內容,譬如倡議「化被動為主動,了解自己為何而學」,在一片不知該如何自主學習的哀嚎聲中,分享個人自主學習的策略與方法。又或者精闢地評點教科書──「課本不該教導學生該如何,而是引導思辨能力發展」。部分場次透過對話、討論,甚至微辯論,與談人綜整分享內容,得出「108課綱只有改變競爭的方式,但沒有改變競爭的本質」這樣的結論。

兩天的交流活動成功創造如此精彩的對話,不僅因主辦方對於活動的安排恰到好處,更是因為參與學生於事前蒐集資訊、歸納統整自身經驗的所做的努力。對於高中生們所做出的付出與努力,確實應給予極高的評價!

觀察二:「學習歷程做白工」?多數輿論,只看到「選才」功能,幾乎不將學校教育的「育才」功能放進其制度理解圖像。

有不少學生抱怨,「學習歷程可能做白工,努力非常不值」。這是我最害怕回應的一題,而且它會出現在各種不同的地方(包括:如果一階沒上,聽到大學教授可能花不到十分鐘審查,備到最後一名因此二階都可錄取⋯⋯以上各種情況,備審資料通通叫「做白工」)。

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會想反問:「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你用心學習的紀錄及成果,真的沒發揮任何正面功能,這麼沒價值嗎?如果是,我會覺得那你怎麼敢說你有用心⋯⋯投入用心之後所獲得的能力及人生方向探索釐清,都帶在你身上了!這麼重要的作用,為什麼會認為是做白工、沒有價值?」(說最害怕被問,是因為這個發問,顯示彼此想法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學校教育制度的功能是什麼?我們現在討論升學制度,大家必定同意它提供的是「人才篩選功能」(能力及興趣)。但大家也很難否認,絕大多數的我們都還是透過學校教育制度來學習,來進行基本能力培養。換句話說,教育制度「同時」有至少兩種功能:教育及篩選分配 (educating & sorting) 。換個用詞,也就是育才與選才。

「學習歷程做白工」這句話,背後的邏輯很清楚──就是將「學習過程的紀錄與成果累積」這件事,視為背後唯一的目的只有升學,讓別人評選用,主詞是別人(大學)而不是自己(學生)。但,學習歷程難道不是為了個人探索、累積實作、鍛鍊能力嗎?

類似地,另一個現象也反應上述邏輯──「升學競爭、被選才」思維強烈壓過「育才」思維,甚至讓後者被擠壓至全無空間(不成人形?)。很多高中生在交流活動報告中會以「學習歷程對升學制度的效益?」為提問,進行探討。升學過程其實是選才過程,選才的主體是大學。也因此,這個問題正確的提問對象是大學校系。適合給學生的問題,應該是「學習歷程的要求是否發揮能力鍛鍊、探索釐清之成效?」(也就是育才)。

觀察三:仍有許多學生、教師認為存在著「必須及早決定目標科系」的壓力。這是對學習歷程檔案的重大誤解。

高中生說:「學習歷程要我們在高一就立定志向」。哎,真的沒有這件事!如果是,那就不叫「探索」了。具科學精神傾向的,跨越自然、社會領域,都有相似的基本精神,因為科學的本質有其共通性。一開始鎖定實務取向科系的,很容易有充分的理由去說「什麼樣的過程讓我理解到基礎科學的重要性」。更何況,現在許多大學(及整體社會)不是很重視跨領域人才嗎?趁機展現跨領域能力,不也是一種優勢?重點並不是「不能更換志向」,而是「更換過程中,是否留下用心的足跡」(能說清理由)。此外,學生永遠有「勾選後期成果而非早期作品」這個選項,焦急著初期難以立定志向,其實很可能只是「不願做白工」的心態在作祟。

這個社會不乏各種優秀人才榜樣,會告訴你:「我從 A 領域到 B 行業到 C 任務,雖充滿跳躍與轉換,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有的經驗都會是下個階段的養分」。會說擔憂「尚未立定志向」的人,建議可以先放下擔憂,專注眼前有興趣的事。因為用心投入的時候往往會帶來充實感,提升自信心。如果只會說擔憂與茫然,但從來不肯「下海投注心血」,從來不曾「弄髒了手,紮實地完成一件事」,那⋯⋯我也會替你擔憂!

觀察四:學生反應資訊混亂,並認為解方很簡單,就是提供統一資訊。不過這項建議顯示並未了解到可能的限制。各方也仍有努力空間改善資訊的提供方式。

許多高中生表示考招新制資訊混亂。高中生自行進行的校內調查顯示:多數學生資訊來源倚賴學校及老師,很少數才會參考教育部網站。針對此點,有學生提出建議,希望有更為統一詳盡的官方資訊來源。

關於資訊混亂,由於討論主題是升學、考招制度,因此所謂的官方資訊,應該是指負責這兩件事的招聯會及大考中心(招聯會是大學的集合體,其實並不真的屬於政府)。擬官方資訊來源應可再加上教育部委辦計畫團隊「 ColleGo!高中育才與大學選才」及「作伙學」。這兩個團隊的功能稍有不同,但大體上都牽涉協助彙整資訊與社會溝通。

官方(教育部及考招單位)已有提供統一資訊來源之相關網頁,但全國適用的資訊來源,通常無法提供太多細節,僅能提供重要基本原則(譬如招聯會的三重二不)。最主要的原因是「如何選才,是由各大學、各學系依照自己的發展需求、選才理念來決定的」。要官方去認證、評比或甚至干涉不同單位之資訊提供,可能稍有困難。

畢竟,我們並非事事皆由中央完全主導、100%掌控的專制國家。換句話說,想要有鉅細靡遺的官方統一網站,背後的缺點可能是威權專制化,把放給不同大學及科系自由發展的權力收回來。(彷彿回到過往統一規格的工廠時代?)

因此關於這個議題,若官方統一資訊來源仍有可改善的部分,各方可持續提供具體建議(但必須瞭解以上限制)。其他則可考慮建議:(1) 校方/老師在提供資訊時,同時提供原始來源(和維基百科一樣),讓同學可親自檢驗,順便鍛鍊資訊解讀的能力。(2) 校方可提供重要資訊來源清單,以及它的「性質說明」(到底是主責單位、計畫性質官方委辦團隊,還是民間單位?若是民間單位,又可區分哪些較具公信力,哪些品質不穩定)。以上這兩項建議,其實都屬於媒體識讀能力的一環(也是以往較少被提及,但現代公民不得不面對的事)。

觀察五:不少學生質疑大學教授書審時間很少,認為對不起努力準備的學習歷程檔案。最新媒體調查也顯示逾四成教授書審不到十分鐘。但此質疑忽略了兩點因素。

目前雖已有不少大學教授會說明審查重點,但很少人針對審查時間來提出說明。先來聊點大學老師教學日常:很久以前,某次非正式的碩論題綱公開報告活動,老師們分別為研究生們提出問題及改善建議。有研究生驚訝地反問:「老師你為什麼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只聽不到七分鐘,並沒有事先閱讀),掌握通篇主軸提問,並提出一針見血的問題?」這是在說我很厲害嗎?真的不是!我相信所有大學老師都可以跳出來表示:這原本就是每位學術工作者需要的一小部分基本技能,否則平日無法處理大量的文獻資訊。

學術研究過程中,多數文獻材料都是先用很少的時間做第一階段篩選:譬如,僅倚賴標題、摘要、提問、小標架構、資料方法、結論,來判斷基本品質及邏輯推論,來決定文獻是否相關,並依目前需求判斷是否有參考價值。初篩決定採用與否、引用優先度之後,才會有下個階段的深入資訊處理。以上流程也代表,你的確不太可能從頭到尾每個字都看完,但篩選及評價的方式,仍然是「以整體為主」。大學教授在指導研究生們進行碩論研究發展時,通常也會包含上述文獻閱讀及整理技巧。

以上這些說明,對學生該如何準備一份作品,應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這同時也代表,掌握精華論述並凸顯重點、構築合理骨架,以及讓讀者快速吸收資訊的表達方式及貼心設計(但絕非指精美印刷排版),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這也是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人人需要鍛鍊的能力。

審查時間短,除了快速掌握資訊的基本學術技能之外,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多數內容相似雷同。我聽過不少大學老師抱怨:所拿到的備審資料內容都差不多,關鍵字也都差不多。不具特色的內容,看多了速度自然就快。這個現象,從近年再度夯起來的問題(甚至是要求)可清楚窺知——每個人都在問「請問大學教授到底想看什麼?」,許多學生提出「教育部/大學端應該要替我們提供參考模版!」這樣的建議。大學給了你具體答案、給了你參考模版,這代表什麼?這表示大家都很想照著做,並交出一堆雷同的東西。於是,「大學端無法區辨學生獨特性」、「學生無法發展自我獨特性」形成可怕的惡性循環⋯⋯

急於詢問「大學教授想看什麼」這個問題,表示沒有太多人在意「我想要探索、想要展現獨特的自己」這件事。為何如此?因為探索自己是一件辛苦的事,有時必須跳出原本的舒適圈,必須要求自己勇於嘗試(即便是成人,也未必能做到)。在台灣教育環境中,該如何逐步改變「不夠鼓勵自我發展的文化與慣習」,這是眾多相關行動者(政策、學校、教師、學生、家長、輿論)共同的艱難課題。

最新調查:逾4成教授10分鐘看完書審,課外活動非高分關鍵

* * *

正如同某場次中與談人所回饋的這句話(制度變革只改變競爭的方式,但沒有改變競爭的本質),我們可能需要認清這個難題:「現代國家的教育制度,同時擔負著『育才』與『選才』兩種任務,兩者經常彼此干擾,甚至互相衝突」。任何制度變革,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育才」所連結的,是每個青春學子未來長長的人生;而高等教育的「選才」,背後則是激烈的升學競爭。沒有人能阻止競爭的需求,但我們仍有機會反思:當競爭需求被過度膨脹,持續擠壓並延後「面對人生的多元能力」之鍛鍊培養,這犧牲,值得嗎?

作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婉琪

(責任編輯:劉茵琪)

延伸閱讀

陳婉琪 陳婉琪

陳婉琪

大學教授

國教院教政中心主任;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