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補考6/4、6/5登場,給會考補考生的數學考題解析與叮嚀

111年的會考落幕了,但仍有4410位考生礙於疫情確診無法正常應考,得參加6月4日、5日的補考,准考證將於6月1日寄發。數學老師葉奕緯除了解析本次會考的題型外,也大膽預測了補考的數學題型。

楊煥世攝

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111年的會考落幕了。因為疫情的緣故,讓這幾年的大考充滿變數。即便最後都仍能順利完成,但對於應試的考生來說,都增添了不少額外的壓力與負擔。不論是老師、家長,以及學生,我想都辛苦了;對於礙於疫情而無法如常應試,需要進行補考的4,000多名考生,想必心態上都還是戒慎恐懼的。

在這裡,先提供我對於今年數學會考考題的觀察,同時也提供接下來要進行補考的同學們,一些建議。

回到今年的會考。今年的會考其實還有一個指標性的意涵,那就是108課綱的轉變下,先發初登板的首次評量。表現的優劣,各界自有看法。但我自己在看到今年考題的第一印象,是「好像題庫」的即視感。在前面15題較為基本的題目裡,有不少跟課本的練習,又或是前幾年的會考考古題是類似的。

111會考數學科考題全解析

選擇題第1、5、6、8、13題

像是選擇第1題的絕對值看距離、選擇第5題的分數加減、選擇第6題的點線距離、選擇第8的因式分解(簡化版),與選擇第13題的弦心距……等等,我認為都是讓願意努力的孩子,有機會可以得分的題目。這是我覺得一份考題很重要的地方:讓願意拿分的孩子可以拿到分數。而這點,在今年的題目上,有達到初步的目標。

選擇題第3、15題

有幾道題目則是可以讓學生在抉擇的時候,可以放心刪除選項或是代數字進去算的,如選擇第3題考的質因數,考慮質數的大前提就可以刪去兩個選項了。

圖/教育部提供

又如選擇第15題,在確認哪些角度會相同的情況下,大膽的直接代數字進去(譬如直接將角 EAC 設為100度,這樣其餘的角度都可以算成數字,對於抽象符號運用比較不擅長的孩子,更有機會算出正確的答案)。

圖/教育部提供

選擇題第14題

是前些日子讓社會討論熱烈的「中位數」與「平均數」概念,讓時事入題,容易有感(倒是數據採用的是2017年的,不知道是不是沒有更新的版本,或是命題者有他的考量)。

圖/教育部提供

選擇題第17題

選擇第17題則是我自己很喜歡的題目。可以透過平行線截角的性質來算,也可以利用輔助線,透過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直接解決。能夠一題多解,也意味著學生可以在考試的時候有多元的解題策略可以運用,挺不錯的。

圖/教育部提供

選擇題第16題

而選擇第16題是我們在大樓隨處可見的緩降機(當然我們不希望用得到)。對於「繩長」的部分,是我在解題時有點卡關的地方。

嗯,並不是我算不出來,而是我雖然明白出題老師的用意,但我對於「勾環下到安全帶之間的長度」是繩長這件事,會感到有一點困惑。

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若要架設類似的器材,我們所需的繩長應該會略大於我們的計算值才合理(因為需要有纏繞的彈性空間)。或許這道題目能夠從生活出發,最後則是用「求線段」來提問,我覺得不適感應該會減輕許多。

圖/教育部提供

選擇題第24、25題

今年的選擇題有滿特別的地方,就是第24題跟第25題,是採用題組的形式呈現(這在過去比較常出現在非選題)。題目的內容是日光燈管的發光效率與耗電有關,數學的概念出處有比例式跟不等式。讓學生透過擷取訊息並統整比較,的確是閱讀素養的核心,但我想這道題目出在理化科目,或許會更恰當一點。

圖/教育部提供

另外,其實每年的題目數大致上都是固定(單選25、26,非選2題)的情況下,在選擇題的地方出現題組,我覺得會比較可惜,題目的多元性稍微較低了些,或許這也是未來幾年可以再持續觀察的部分。

非選擇題第1題

這題也很「課本」風。在上到相關單元時,孩子們會遇到的題型大致就是如此,所以除了數字比較龐大,計算上要小心之外,是屬於可以拿分的題目。

圖/教育部提供

非選擇題第2題

而非選第2題則是撲克牌遊戲。印象中前幾年也有其他領域的考題有出現類似的鋪陳,「桌遊規則說明」類的題目。

身為一個還算資深的桌遊玩家,我覺得要玩桌遊,其中有一件事情需要克服,就是「看懂說明書」。在過去網路影片還不甚發達的時代,有時候把說明書看了千百遍,仍舊還是摸不著頭緒。所以這類型的題目,若是要出現,在陳述的用詞上,就勢必要比其他的題目更加斟酌用字才行。

「發出的點數若為2至9時,牌值+1;其餘的牌值則為-1」,在原始題目的字句中將未發牌的牌值設置為0,接下來是進行牌值加減的說明,但若是可以將某些說明變成雙括號,並讓這個遊戲規則可以變成牌卡對應算式的情況(像發出六張牌,下方的算式就寫成六個數字的加減,不用再強調初始的0),或許對於一些理解速度慢的孩子來說,較容易釐清遊戲的規則。(這題目其實也沒有說明遊戲如何進行,只有提到牌值的計算而已)

圖/教育部提供

整體來看,111年的數學會考,還沒有讓我看到108課綱的完整樣貌,但我相信是在往那個方向前進的:

「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做為主軸,它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而有趣的是,在新綱編列進來的「三角比」、「三視圖」、「等比數列」⋯⋯等觀念,都沒有在今年的試題中亮相。我想既然這些單元對於108課綱來說,是重要到需要新增納入的單元,那麼讓它能在會考等大型評量中登場,才能呼應修訂課本的初衷吧?這也是未來2、3年,可以再來好好觀察的地方。(完整試題請見:111年國中教育會考試題題本暨參考答案

說的,一定比做還要簡單;評點,一定也比出題更加容易。我們都要給用心出題的老師們,一個愛的鼓勵,也要為今年應試的所有人員獻上敬意與祝福。

會考完了,而人生才剛要開始。

給會考補考學生的打氣與鼓勵

最後,礙於疫情而無法如常應試,需要進行補考的3,000多名考生,想必心態上都還是戒慎恐懼的。在這裡,針對今年的數學會考補考,由於題目的難易度與鑑別度要跟初試一致,所以可以大膽的期待,補考並不會面對過於艱澀的題型,而會是一個3年實力檢核的驗收。

所以,尚未上場的孩子們,莫急莫慌莫害怕,好好地複習課本習作,好好地練習考古題,相信可以考出讓自己接受的成績。

疫情總是會結束的,而一切也會越來越好的。

延伸閱讀

葉奕緯 葉奕緯

葉奕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縣田中高中附設國中部老師。性向測驗社會組,偏偏反骨挑戰自然組;從小是國文學霸,最後卻變成數學歐霸。 認為數學課是「教學生、教數學、教學生學會教數學」的教學互動歷程。期盼學生能從課堂中學習的,不單是數學,而是合作、學習,還有人生。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