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就能開始的PBL專題式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老師必修的技術活

幼兒學專題?我其實過去心中也有這些疑問,但我更多的是興奮問自己:「這些8歲以前的幼兒就能學習的引導方法,是否可以成為針對偏鄉學習落差、學習低成就學生,或是成人學習中難以引導的專業知識解構的參考方向?」

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小時速讀心智圖快速筆記。曾荃鈺攝

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小時速讀心智圖快速筆記。曾荃鈺攝

本文重點摘要

4月23是世界閱讀日,就是讀好書的時間啦!
看到這個標題,你心中是否浮出下面這些疑問?

  • 幼兒 3 到 8 歲的孩子他們還這麼小,才剛學會識字,學專題會不會太早?
  • 老師有辦法透過環境的布置,促進孩子自主學習嗎?
  • 8歲以前的小小孩,如何教他主動提問、探究實驗?
  • 給小小孩這麼多選擇,難道不會讓我的教室秩序大亂?
  • 幼兒年紀小,有辦法帶有耐心的修正與反思嗎?

我其實過去心中也有這些疑問,但我更多的是興奮問自己:「這些8歲以前的幼兒就能學習的引導方法,是否可以成為針對偏鄉學習落差、學習低成就學生,或是成人學習中難以引導的專業知識解構的參考方向?」

看完這本由親子天下出版的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我喜獲至寶,由三位 PBL Works 全美教師會成員莎拉・列夫(Sara Lev)、阿曼達・克拉克(Amanda Clark)、艾琳・史塔基(Erin Starkey)集攢多年實務教學跟理論研究之大成,讓我迫不及待的想把這些觀念與方法用在自己的課堂上。

我將介紹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個好觀念跟好方法,同時在文章中也會對照PBL(專題式學習法)、SEL(社會情境學習法)、AL(加速式學習法)三者的相通之處,期待你一起加入專題式學習的行列。

觀念一:帶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是學習建構的前提

無論學生的年紀,要能夠成功運營「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PBL)都不應該脫離 5 個基本原則,分別是:

  1. 將學習置入複雜、真實且相關的環境中
  2. 提供社會協商與責任分擔的機會,讓它們成為學習的一部分
  3. 支持多元觀點與多元呈現的內容
  4. 鼓勵自主學習
  5. 培養自我意識以及對知識建構的理解

在這五個原則下,我發現,「情境的營造」是建構學習自然而然發生的關鍵,也是專題式學習相當看重的指標。我很喜歡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書中第78頁提到的觀念:

環境就是第三位老師。

除了從我們老師自己和從學生的反饋中學習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在視覺上、聽覺上還有感覺上,真的跟傳統教學空間的環境營造有所不同,也難怪環境會成為我們的老師。所謂情境的營造就是從展示牆面、學生作品擺放,討論時的隊形、教室中的聲音(只有老師一個人的聲音,還是有很多人發出聲音)、是早就有固定安全的答案還是師生都願意接受「創造性風險」,這些元素都可以從一個老師的教學環境中「嗅」出來。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這種:「明明是相同的課程,不同老師上起來感覺怎麼如此的不一樣​?」​因為課程教學除了內容外,與學生的「互動」才更決定吸收的程度,PBL 在這點上跟 AL 加速式學習一樣,一堂課中需同時設計能滿足視覺、聽覺、動覺、思考型的學生​討論環境,只有當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都被滿足了,學習的「喜悅」跟「有趣」感覺才會跑出來。 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小時速讀心智圖快速筆記 / 曾荃鈺 攝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植物總需要肥沃的土壤滋養才能長大​,同樣的,學生也要在一個情緒氛圍、社交良好且能夠進行學習移轉的真實環境下​,才能健康的學習,茁壯成長​並且未來能獨立長出自己的樣子。PBL專題式學習的理論基礎來自「建構主義」,他的信念是

最有效的學習形式,發生在知識被建構的當下。

這表示,學生會很需要大量的跟周遭世界互動,在學生既有的經驗與知識之上,建立新的理解,而環境是肯定是建構知識的關鍵活化要素。

書中的第六章整章在談論SEL (社會情境學習法) 如何置入PBL專題式學習中,掌握書中第214頁提到的CASEL五大核心能力(包含: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技巧、做負責任的決定),為專題式學習搭建良好的學習條件,這也就是為何在書中第37頁作者提到:

一個實體環境教室的樣貌,
會反映出一個老師的價值觀。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從來就不是口號,從老師環境的營造就可以真實看到。

 

觀念二:思考學生需要什麼,​為他量身打造​,才是專題式學習的教學設計

你是否曾認為,學生如果不會「某個特定基礎技能或條件」就肯定無發習得「某個更高階概念」呢? 例如:幼兒的閱讀跟識字量不足,不能進行討論跟探究;又或是認為不了解棒球中的投球、打擊跟防守的規則或技術,就不能上場打球一樣。

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書中第99頁提到:「建構主義者拒絕依特定順序教授個別技能,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是基於『擁有基礎技能是成功習得更高階概念的先決條件』這項錯誤假定。」(Harris & Graham, 1994, p.234) 那什麼才是專題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方式呢? 書中認為「統整模式」(integrated approach)才能反映學習內容在真實世界發生的狀態。

這點跟現在最創新的密涅瓦大學用「思考習慣」來做學習活動設計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課程的「統整」學習就是相對於現在的「分科」學習,專題式學習在遇到一個困惑的主題時,關鍵不是去分析哪個部份是屬於數學、哪個部份是屬於歷史、哪個部份是屬於科學,而是會用盡可能從身邊所有的資源中尋找可用得知識和技能,進行有意義的提問。

該如何用統整的方式進行專題式教學設計呢?書中認為統整有三個層次,依序是有意識的統整、平行的統整最後是自發性的統整,我覺得簡單說就是先讓學生對整體 (環境、內容跟方法) 都覺得與自己有關,再將這些學習能力移轉 (far transfer) 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上,可檢核的公開成果上 (例如寫作、報告等),並且讓這些成果或是更多延伸的討論內容,「感覺上」是學生自發創造出來的,讓學生將自己探究的提問、意義跟連結應用在未來生活情境中,才能創造出長遠的成就。

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一小時速讀心智圖快速筆記 / 曾荃鈺 攝

我個人覺得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書中做法跟 AL 加速式學習中提到的學習流程4步驟(引發、接觸、整合、應用)很像,在課前、課中、課後都要有完整的課程設計跟規劃,才是「統整」的專題式教學活動設計的終極觀念;在學習的一開始引發興趣好奇,點出學習的收益與目標​,緊接著用各種變化的方式讓學生有第一次對新學習的接觸​,然後馬上讓學生立刻嘗試、應用、反饋後再嘗試,在「做中學」精熟所學​,最後強調與自身的連結,引導反思並評估成效​。

而關於統整,我個人還有另外一層的體會,也想要跟大家分享。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學上不願意試一個太大、或是深入的主題(例如貧窮問題、經濟學理論、宇宙觀、SDGs永續議題等),除了沒有方法之外,我們都覺得這要花「很多堂課的時間講解」學生才能「開始」;但在專題式學習的概念中,統整除了內容上不要分科,用整體的視角來看待學習之外,還包含時間維度上的統整,也就是「在同一個教學活動中,同時就完成多項學習內容的體驗,達到時間上的統整。」在相同時間或更短的時間內,達到預先教學設計的目標。

就我個人在疫情下的線上課程教學經驗來說,曾經有一堂時數很短的跨單位聯合培訓需要完成運動員生涯規劃的課程教學並結合敏捷思考,我就運用了「統整」的概念,以終為始先對照學員名單思考學生需求規劃內容,緊接著製作一個EXCEL檔案給大家下載,並且把教學內容的重點都註記在檔案中,並且配合課程的討論活動,最終可以操作完EXCEL表格中的內容就算完成課程。

整個過程中我講話的時間變的很少,而是讓大家在已經被布置好的環境中(以線上課程來說就是線上的環境),不覺得是來聽課,而是可以帶走一個真實可以應用的方法並且套用在自己的生涯學習上。 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說過:

你不能教一個人任何東西,你所能做的,只是幫助他發現已經存在他裡面的東西。

如果你跟我一樣相信這段話,那麼你就更會願意嘗試看看專題式學習法。學習確實要看學習者的意願跟能力,但對教學者來說,除了上課時講講講就希望學生就能「稀里呼嚕」全部吸收外?或許可以試試看用一個情境引發,思考學生真實的需要並且為他量身打造,學習很可能就在你「精心設計」好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發生,而這一切,真的跟學習者的年齡無關,而是跟教學者的教學設計有關。

 

觀念三:老師在教學活動與反思感受間優雅切換,才能建立「安全的學習環境」

「專題式學習老師很累吧!?」
「把學習丟還給學生去『探索發現』他們會不會分心呀?」

你放心,兩個問題的這個答案我可以直接告訴你,第一個回答是課前課後很累,上課中很輕鬆;第二個回答是會,因為現在所有學生的學習都是「一心多用」。

在數位化的時代,回想自己,當大人們開會時你有「全神關注」聆聽全部的行政會議嗎?當學生在聽演講時遇到問題聽不懂,一定只能舉手問老師中斷課堂嗎?我個人在聽演講時若有不懂,已經會習慣立刻在聽講中途拿起手機 GOOGLE 查出我要的定義、案例或解答,這其實是網路科技學習普遍的學習現象,再加上線上課程的興起,在線上上課時,小小的電腦螢幕 (或更小的手機螢幕) 上老師使出再多的渾身解數都沒有用,因為你就是「小小的」,學生邊視訊邊做別的事情,一心多用你又能怎麼辦?

我認為,這件事情其實是老師要更懂得學習優雅切換,其實,你根本不用擔心學生的分心問題(因為是一定會存在,而且這也不是分心,換個角度想就只是一心多用而已),關鍵是老師要懂得創造互動,而在教學上的所有互動,都應該是「學習活動」,更具體地來說,就是盡可能讓一個活動達到兩個目的。

例如:點到名字的人更換到指定的座位坐下(同時完成點名跟分組),在分組完成指定任務後彼此提問(同時完成討論跟內容教學),或是線上課程上留言數字簽到(簽到的動作同時確認他是否會使用線上的留言區打字留言),這種互動的設計背後,就跟SEL社會情境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很有關係了。

在專題式學習中結合SEL,會透過四個階段路徑培養幼兒獨立的機會(第223頁),分別是:

1. 入門活動:表達疑惑並訓練學生問出有意義的問題。
2. 探究問題:利用資源自己尋求問題的解答。
3. 發展評論反思成果:反思自己的回應跟專題內容,監測自主學習歷程,並在必要的協助下發展出新的目標。
4. 分享成果作品展示:發揮學生的優勢展現自信,並利用工具或策略來評估學生已經學到什麼,或是還需要學習什麼。

我個人整本書中最喜歡以下這個問題:

在你進行專題式學習課程活動設計時,「獨立」與「合作」目前在你的課堂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在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書中第221頁提到,幼兒教育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這同時就意味著,孩子必須有機會來承受適度的認知負荷 (Hammond, 2014)。 SEL社會情境學習中的獨立指的是:

持續提供不斷的機會,讓學生利用特定的策略,勇於接受新的挑戰,然後在沒有鷹架輔助的情況下,嘗試新的事物,並運用各種技能來度過讓他感到挑戰的時刻。

幼兒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有意義的困難,獲得學習的成果。而在方法上歸納出獨立學習者必備的4個關鍵能力,分別是有意識地自我調節(包含培養專注力、遵循步驟運用工作記憶)、自我效能(不讓人代勞而是自己有自信做到)、毅力(明白挫敗是學習,堅持不懈的完成任務)跟自我管理。而要讓幼兒達到有效的自我管理,有三個要素彼此相關聯:1.時間與任務規劃;2.對工作和自己的行動負責;3.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然而更高認知的協作(Collaboratively)能力又該怎麼培養呢? 真正的協作是指「尊重並強調團體中個別成員的能力和貢獻。團隊成員之間共享權力,並且承擔起團體行動的責任。」(Panitz, 1999) 在專題式學習中結合SEL,會透過四個階段路徑培養幼兒協作並養成SEL有關的氣質(第229頁),分別是:

1. 入門活動:在團隊中建立共識、問題清單或契約日誌、共同計畫文件,來養成溝通、輪流、尊重他人的社會情境學習SEL。
2. 探究問題:向專家、老師或來賓請教,在經過設計的學習情境中被期待分擔工作並加入團隊合作,強化與同儕關係,並學習化解社會衝突,養成問題解決、分享、團隊合作、人際關係建立的社會情境學習SEL。
3. 發展評論反思成果:當成果不只是一個人的,孩子開始學習從更大的整體看待自己,並體認到團隊中有人正仰賴自己,也更有動力維護團隊規範跟滿足期望,在回饋點評中養成同理心、利社會技能、領導力的社會情境學習SEL。對年紀更小的孩子來說,在別人發言後學習反映感受(mirror feeling)自願說出:「你看起來感覺 ___________。」是個可以觀察的指標。
4. 分享成果作品展示:最終決定如何共同慶祝成果仍然需要協作,在這過程中養成領導力、溝通、服務學習的社會情境學習SEL。

「學習中的社會感知與情緒發展都是多面向的,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攸關學校如何教,以及學習如何發生。」(Baines, DeBarger, De Vivo, & Warner, 2017, p.5) 無論在專題式學習中是獨立操作或是協作,評量學生學習成果的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

讓孩子感到興緻勃勃,
並願意為重要的想法絞盡腦汁。
—— Kohn, 2013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心理學上的核心自我評價(core self-evaluations, CSE),這個早期養成且穩定後不容易改變的核心自我評價,指的是個人對其在世意義的基礎評價,包含四個要素:自我價值、自我效能、自我控制感、以及自我穩定性,也就是為何家庭是養成核心自我評價跟擴大未來優勢的機會,跟幼兒教育中的SEL相對照就會發現,幼兒教育的養成也是傾向讓孩子累積高核心自我評價,才能在未來成為符合108課綱期待的具有「未來適應力」的人才。

評量的四個面向 / 曾荃鈺 攝

 

讓學生自主,學習才留得住

如同布魯克斯(Brooks, 2013)在《建構主義:將人們如何學習的知識,轉化為有意義的指導》書中強調:

教育的目標是提供學生機會,讓學生在當下運作最具優勢的狀態下建構理解,老師扮演的角色是學習的促進者、建立鷹架以及在理解個人特質與協作是如何幫助人形成新概念的前提下,刻意安排具有差異化的高品質學習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

這本給小小孩的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挑戰的其實不是教學方法​,而是老師敢不敢真的放手的決心。 透過交給學生任務卡,執行闖關,讓學生自主提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活動、留時間給學生消化吸收等,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而非老師想要趕進度教完,讓學習的創造在知識尋找的過程中發生,才是真的把學習的舞台留給學生。

專題式學習就像是一堂「沒有答案的課程」,學生當下的產出都會變成課程的一部份,老師要願意放開「追求標準答案的桎梏」跟「專家權威的身分」,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教室中的權威,相信即使在學習過程中犯了錯,學生能學到的都比純粹複製來得深刻很多。

這本PBL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給我深刻的啟發跟提醒,提醒我要當一個讓學生敢向我問問題的老師,而不是讓自己看起來很完美的老師,我很喜歡,推薦給也願意在教學上持續追求的你。

全文轉載自曾荃鈺部落格,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曾荃鈺 曾荃鈺

曾荃鈺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廣播及 Podcast 節目「空中荃運會」主持人,英國博贊亞洲心智圖法授證輔導師,AL加速式學習法認證,臺體大兼任講師,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左手畫心智圖,右手寫視覺記錄,臺藝大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後,主持體育節目「空中荃運會」入圍兩屆金鐘獎,創辦線上運動生涯教育學院,用心智圖與互動式課堂陪伴運動員探索生涯,著有《場外人生:運動員送給迷惘的我們20種力量》。

曾荃鈺老師手把手教學!「超強心智圖」線上課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