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迎向真實世界,實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目標

過去在討論 PBL 教學法實踐時,大多數人預設的實踐場域會局限在中學階段以上,甚少能夠看到中學階段以下的實踐案例,更遑論是在幼兒時期階段導入 PBL 教學法的可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2021年初,我受託於民間機構進行「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以下簡稱 PBL)教學法研究時,在琳瑯滿目的論文及書籍中,有一本書深深地吸引我的目光,那就是讀者手上的這本書。

過去在討論 PBL 教學法實踐時,大多數人預設的實踐場域會局限在中學階段以上,甚少能夠看到中學階段以下的實踐案例,更遑論是在幼兒時期階段導入 PBL 教學法的可能。所以,當本書於2020年在美國出版時,作者們藉由自身如何在幼兒時期階段導入 PBL 教學法,藉以顛覆傳統上認為這種教學法僅適用於中學以上學程的迷思與誤解,並進行全面地解構與再建構時,實在是太令人驚豔!

面對4歲幼童也能用PBL教學

這本書的誕生源於美國「 PBLWorks 全美教師會」高峰會時的會議與工作坊成果集結。書中的核心案例是由作者群之一的莎拉・列夫(Sara Lev),分享如何帶領一群4歲的孩子,設計和創造一個符合他們的需求與想像,兼顧學習與遊戲的戶外空間。這個專案項目涉及的問題頗為複雜與真實,就算是更為年長的學生都不見得能夠順利地協力完成,更何況是幾乎不具備任何先備知識與經驗的幼童!如果連4歲的幼童教室裡都能進行 PBL 的教學,那麼其他以學生先備知識與能力不足,以至於無法推動 PBL 的迷思,幾乎成了不堪一擊的藉口。

本書展現 PBL 背後所連結的建構主義精神與要義,當然也為讀者提供了手把手的教學設計與指導。對於想要了解 PBL 要義,不想走上誤解 PBL 歷程冤枉路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本書更是深具啟發。

新興熱門關鍵字「PBL專題式學習」是什麼?

PBL 教學法概念的原型最早見於美國當代著名的現代進步主義教育學派之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在杜威的教育哲學經典名著《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中,全面地闡述強調「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等概念,並以之衍生論及強調兒童應該從經驗中學習,亦即其著名的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指導方針。之後,杜威的學生及傳承者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延伸此一核心概念,提出所謂的「設計教學法」(Project method of teaching),之後更歷經演變,遂逐一完備成現今奠基於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專題式學習法」。

在這幾年各國推動的新興教改中,「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 centered approaches 或是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幾乎是教改理念的聖杯。PBL 則是這幾年新興的熱門關鍵字之一。儘管教育工作者無不同意學習應該從「以教師為中心」或「以知識內容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但這個聽起來正確無比的教學法,其實挑戰了許多教學現場的運行慣性,甚至更暗示著「教」與「學」權力關係結構的改變。

的老師擔心,這是否意味著由學生主宰教學?老師喪失教學的主導能力,是否代表老師價值的下滑與失落?類似這種觀念上的迷思,本書都有一針見血的指引。

以上述迷思為例,作者援引潘尼茲(Panitz)(1922)所寫的:「以學習者為中心」意味著學生必須對於「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提供自己的想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室,並不是由學習者所控制的教室。重點在於學生如何藉此被賦予「參與學習的權力」。在這一點上,無疑是真正體現杜威所謂「民主」與「教育」的真正意涵與價值。這也是本書所強調的,PBL 不僅是教學指南,更是價值觀的體現,在權力結構上真正賦權給學習者參與。

所以就算是年幼如學齡前的孩子,只要能夠讓他們參與意見的表達,了解分工的模式,理解專題的最終目標,幼兒園也可以一起建立專屬於他們的戶外教室,讓這個學習產生真實的意義。

PBL教學會讓知識學習變得膚淺嗎?

除了以上迷思之外,另一個在 PBL 推行上常見的擔憂,則是 PBL 教學似乎是打破慣行的套裝知識學習模式,以至於學習會顯得混亂且缺乏系統。這種感覺起來「放任」的教學模式,會不會讓知識學習變得膚淺?對此,本書也提出關鍵的前提:必須深入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避免這類學習災難的產生。

建構主義取向的理論主要來自皮亞傑(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建構知識並非只是被動的接收訊息。對於客觀存在的世界以及所賦予的意義,皆是學習者基於自己的經驗所建構出的理解與詮釋。所以,親自直接參與是完成學習的關鍵,強調由實踐中學習的重要性與價值。

老師在進行 PBL 教學之前,如果沒有充分理解建構主義並提供學習的鷹架,那麼 PBL 教學必然會陷入雜亂無章且缺乏效率。所以,充分掌握建構主義的原則,是成功施行 PBL 教學最關鍵的要素。在本書中,針對建構主義理念所主導的課程設計發展模式以及五大教學原則,也有明確地詳述及說明,並提供生動的範例,讓這些抽象的教育哲學能夠被具象的理解。

世界並不依照被分割為單一學科的知識在運行

另一個讓 PBL 教學成功實施至關重要的關鍵則是,能否找出知識與專題統整的方法。「統整」的方法論是讓大多數老師卻步不前的最大疑慮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老師都會認為,在開始一個專題學習之前,必須要先教會孩子許多先備套裝知識,這樣孩子在進入專題時才能「準備就緒」。一旦老師進入這種準備模式時,PBL 教學便會變成是老師需要額外準備的課程,導致老師可能礙於心力與時間限制,而放棄施行 PBL 教學。由此可知,學習統整的方法論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 PBL 中強調的「統整」是「一種創新的方法」,著重在「圍繞一個概念」,來讓學科知識成為提供支援的方法。產生有意義的連結,讓知識的關聯性、深度與廣度得以開展。在本書中也提及統整的三種層次:「有意識的統整」、「平行的統整」與「自發性的統整」。利用這三種統整層次,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成功地進行知識統整。在整個引導過程中,提問是重要的。對的「驅動問題」 (Driving question)會引導出更有意義以及更有延伸性的學習與討論。

知識的整合本該就是世界運行的原貌。這個世界並不真的依照被分割為單一學科的知識在運行。然而,現今的教育體系硬是把知識課程拆解成破碎片段的樣貌。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的演變下,要能掌握跨領域的整合知識愈來愈難。藉由 PBL,我們才有機會演練如何應用與統整這些套裝知識,讓這些靜態知識變成有意義的學習。

台灣歷經幾次由上而下的教改,從早年的以普及國民義務教育,提升全民知識為目標,進展為強調能力與知識並重,希望培養學生有「帶得走的能力」,以及到前幾年強調素養教育,希望結合知識、態度與能力的108課綱,無一不在跟上世界變化的腳步。然而,儘管我們的教改一直在改變,現場教學模式的窠臼依然沉重。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讓創新的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有了落地實驗的可能。本書雖然以幼兒期實施 PBL 為名,實則在國外近幾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 PBL 教學法上,有著從概念到指導手冊般的全面性涵括。

誠摯地希望《專題式學習,從小就能開始》 的出版與引入,能為台灣的教育創新引發更多啟發與討論,也希望看到台灣有更多學校與教育機構團體能夠引進 PBL 與建構主義的精神,將學習的主體還歸給學生,這樣或許才是108課綱素養教育真正的解方!

延伸閱讀

張淑玲(Amber Chang) 張淑玲(Amber Chang)

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

成立昶心蒙特梭利,是台灣早期投入實驗教育的先驅。主張蒙特梭利不應該只是移植國外的教材教法,致力於創造台灣本土的蒙特梭利教學,尤其是在國語文教學上著墨最多。面對蒙特梭利的商業化,她更關心實驗教育未來在社經階級上可能造成的影響,期待國教創新能夠加速,台灣能夠逐步建立自己本土的教育論述。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