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木工、烘焙隊!「小人1號」盼用教育活化南澳產業

小人1號是位於宜蘭南澳的一處「圖書遊樂場」,當地小孩下課後的好去處。透過團隊老師舉辦免費活動課程、入校師培,帶領孩子自我探索,希望有機會翻轉當地年輕人長大後不願留在家鄉的普遍現況。

▲ 圖為小人1號提供(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

▲ 圖為小人1號提供(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

7月10日對「小人1號」的師生和許多孩子來說,是個重要日子。週六一早來到電腦前,爸媽和孩子都準備要跳入因為疫情轉為線上的演唱會《尋找愛的大冒險》,和偶像或熟識的老師空中相見。

演唱會緊扣著環保主題。擬人化的病毒「扣彼得」(COVID)是串場故事中的反派角色,劇情核心強調愛地球、善待動物的重要。這2個小時中,家長和孩子歡快地和直播童星胖球、斯拉一起唱跳,隨她們的招牌歌〈愛一下〉搖擺,或專注聽金曲客語歌王羅文裕唸繪本故事,這個早上成為近3000位參加者寶貴的親子回憶。

小人1號

▲ 陳子倢(扣扣老師)主持線上演唱會《尋找愛的大冒險》。小人1號提供。

45坪大的小人1號位在宜蘭南澳鄉蓬萊國小旁,又稱「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是南澳小孩免費的課後安親班、假日才藝教室。在這裡,孩子常可以聽到來自不同行業的青年分享,更開始接觸木工、烘焙⋯⋯等手藝。

小人1號曾因著疫情關閉了2個月。隨著疫情從三級警戒降為二級,小人1號也終於在7月27日重新開張。因此刻學校還未完全開放,這個空間反而迎來了比以往更多孩子。暑假的每一天,孩子都自主討論提案,想吃什麼午餐?想要有什麼驚喜任務?再和老師一起動手做。

小人1號

▲ 孩子在小人1號門口合影(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小人1號提供。

小人1號因「劫富濟貧」誕生 假日免費開課

創辦人陳子倢(扣扣老師)是出了名的點子王、孩子王。她於2017年創立專注於家庭關係的自媒體品牌——小人小學,成功開發出親子營隊、學溝通的桌遊等,吸引不少台北都會區的家庭。

但她不只希望幫助有資源家庭的孩子,還看到偏鄉更大的需要。「我想成立一個公司,從有錢人身上賺錢,然後給沒錢的人。」2018年陳子倢把公司內的公益項目轉型成立「籿苗教育發展協會」,資源完全投注在偏鄉教育,而且把小人小學營收中兩到三成捐給協會,支持協會營運,也讓孩子能免費上課、做手作等等。

「我在都市做的這些幼兒發展可以營利、收入到偏鄉來,是在解決偏鄉老師在發展課程和資源不足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劫富濟貧,從有些人身上賺錢,到沒有經濟條件的人身上做最大效益的付出。」陳子倢說。

2020年,籿苗又從協會轉變成「社團法人籿苗教育發展協會」、開始募款,因為這時籿苗協會的活動已經深入整個南澳鄉的小學。

小人1號

▲ 由創辦人扣扣老師(左四)帶領的小人1號團隊(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小人1號提供。

把熱血年輕人帶進南澳 讓孩子看到不同可能

其實從創辦小人小學開始,陳子倢的週末已經整天在鄉鎮中奔忙。2018年陳子倢因緣際會下認識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Wood),聊到了對宜蘭南澳地區的認識和種種可能,在一席話中被打動,她決定先專注在南澳鄉、暫停其他地區的公益計畫。

根據宜蘭新聞網報導,南澳的人口外流和少子化現象嚴重,109學年南澳鄉5所小學,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全都只有個位數

但陳子倢看到了南澳的機會與可能性。蘇澳蓬萊國小是籿苗團隊在南澳地區的起點,那時正逢108課綱上路前,「這些小校要發展自己的課程很困難,如果有人要來幫忙帶選修課、教孩子探索認識自己和家鄉,又不用付錢,校方很歡迎。」小人1號開始也跟其他南澳地區的小學合作,入校教課。

南澳離宜蘭約一小時車程,又在蘇花公路台9線上,很容易被遺忘。陳子倢將親子活動辦在南澳,把許多台北地區的家長帶來,讓他們看到南澳的美好與需要,進而願意關注、捐款支持;小人1號在假日開的免費課程,包括以職業技能為主的木工隊、畫畫隊、烘焙隊等,讓當地孩子空閒時有地方去,而且有能力為社區做些事,甚至「希望他們長大能做微型創業,賣手作產品。」

小人1號也特別關注青少女的自我探索,像是衛生教育、身體界線等主題,幫當地青少女上課,連結各女性社群的講員們、讓他們看到好的榜樣,「我們希望讓這些青少女知道,人生不是只有生小孩或嫁給高中同學這條路,可以看到其他的選擇⋯⋯」陳子倢說。

她陸續帶了許多青年來到南澳接觸孩子們,因為她很清楚,好榜樣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她分享了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有次一個喜歡棒球的男孩態度很糟,陳子倢告訴他:「你想做棒球選手,但一個棒球隊投手或打擊手,如果沒辦法在本壘板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會爆衝、沒辦法專注打好球。」

男孩不服氣回:「電視上那些棒球選手都直接打架!」這句話讓陳子倢愣住,卻也被提醒,大人以身作則對孩子的重要性。

小人1號團隊當然不是孤軍奮戰。2年來,陳子倢帶進資源,各行各業的熱血年輕人、近30個團隊曾受邀到小人1號分享,例如逆風劇團、小紅帽,利用他們的專長來協助南澳孩子開廣視野,甚至帶起當地產業。「面對一個區域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線需要很多不同的人加入,我們(小人1號)的工作是去整合大家的資源。」

她滿腦子都想著,如何串接學校的資源,以及南澳鄉鎮的在地資源,這樣,當地孩子才更有意願長大後還留在家鄉,當地產業也才有可能復甦。

小人1號

▲ 小人1號的縫紉課(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小人1號提供。

從發想到改裝 大人小孩一起打造的空間

追溯到一開始小人1號成立的原因,其實是孩子的一句「好無聊」。某年過年,陳子倢到南澳待了一週,她發現,當地孩子暑假真的沒事做、沒地方可去,最刺激的活動,是群聚在有網路的雜貨店門口打電動。

陳子倢回憶:「他們許願說,『如果週末有地方可去』,而且他們許願那個地方可能的樣子,是個圖書館,也是個遊樂場⋯⋯小孩來提案,我帶那些六年級的孩子來研究,我們一起做設計討論、拆解過程,一起做了小的 mockup(模型)。」這不是空口說說,陳子倢還真的租了一塊地、找了設計師和工班一起來改裝建築,就這樣,小人1號從一張平面圖,成了立體建築。

「我們讓孩子打掃、丈量、清運、油漆⋯⋯透過這些讓他們知道,讀書很好沒錯,但選擇技職教育也很重要,每件事都是學習過程,他們可以做的,我們都讓他們來做。」

小人1號從有想法到改造完成、對外開放,只經過半年。籿苗團隊與夥伴哥哥姐姐們,牽著孩子的手跨出一大步,讓他們知道夢想經過資源匯聚、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實現。

到南澳之前,籿苗團隊也曾去過別的鄉鎮駐點,影響力卻不及原本所期。陳子倢才領悟,需要從當地人為出發點,驅動鄉鎮由內而外、做在地創生,才可能帶來改變,所以小人1號也主動與當地家庭連結。

建立好交情沒有捷徑,就是透過一次次的家訪、出遊和陪伴。「我是從家訪開始和他們建立關係的,我的好朋友也會帶我去認識新朋友,一起去跳水、看星星、吃飯,」陳子倢說。

她表示,他們把南澳地區當作「模型」,這個模式成功了,可以複製到別的鄉鎮。

「未來希望當地的青年能接手(小人1號),讓這個地方能自己營運;我也希望孩子的產品接下來在這邊能銷售,像是個微型創業平台⋯⋯」她描繪著想像中的畫面,也期待著,目前在宜蘭南澳做的事,能把部分元素陸續帶到新北市、台南、台東等等,跟在地團隊來合作,共生共榮,直到在全台鄉鎮遍地開花。

而小人1號這個暖色調的空間,會繼續在南澳佇立,容納孩子的錯誤與成長、孕育新夢想。

小人1號

▲ 小人1號中充滿孩子自己寫字、作畫的痕跡。圖為「廁所公約」。小人1號提供。

 

小人1號

▲ 唐鳳到訪,了解小人1號正在進行的計畫(照片攝於2021年5月三級警戒前)。小人1號提供。

加入翻轉電子報 最新資訊不漏接

我要訂閱:https://cplink.co/OR1AwoDv

延伸閱讀

陳詩妤 陳詩妤

陳詩妤

親子天下特約記者

安靜而好動,喜歡跨足不同文化,欣賞世界的複雜與美麗。期待作一盞探照燈,帶你認識教育科技新知、國際教育趨勢。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