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問題,評估你孩子該不該走入實驗教育?

選擇實驗學校不只是換一所學校那麼簡單,除了對全家生活及孩子未來發展都可能產生影響,家長自己也會面臨不少挑戰,以下8個問題,評估你與孩子是否適合實驗教育: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為孩子選擇實驗教育,等於選擇一條不同的求學路,加上各個實驗學校差異極大,考慮進入實驗教育前,要了解是否真正適合你和孩子。

選擇實驗學校不只是換一所學校那麼簡單,除了對全家生活及孩子未來發展都可能產生影響,家長自己也會面臨不少挑戰,以下8個問題,評估你與孩子是否適合實驗教育:

Step 1 探問自己的心

Q1 考慮實驗教育是因為在一般學校碰到問題嗎?

想從一般學校出走,轉進實驗學校,家長必須先澄清「為什麼要走?」的原因。如果是和老師有衝突,轉學可以解決問題嗎?如果是孩子有適應問題,不管是身體或心理,轉去實驗學校可以解決嗎?如果是不滿體制內學校的學習方式,但別的地方能創造不同的學習經驗嗎?絕對不能因為在體制內學校一時碰到問題,或想趕「流行」就加入實驗教育。選擇實驗教育,不代表孩子就能輕鬆讀書,反而更考驗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也有些特教生父母因為孩子在校受挫,而把眼光望向實驗教育,但須注意,在實驗教育裡,特教資源並未特別多,反而留在公立學校才有辦法給小孩足夠的支持。

Q2 可以接受孩子學習進度比較慢嗎?

有的父母自己從小念書的過程很痛苦,因此不想讓孩子也受填鴨之苦。但選擇了實驗教育,一定要跳脫「比較」的心態,因為實驗教育的理念和訴求,往往和體制內教育有所差距,例如孩子可能到小二才教注音,小三還不太會識字、九九乘法表也背不熟練。當親友聚會比較孩子的學習進度、成績時,要承受孩子可能沒有亮麗成績能分享,或得面對長輩親戚的不諒解。

Q3 可以接受孩子看起來「好像沒在學」嗎?

實驗教育大多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或開發孩子的天性,重視內在潛能,較少追求知識,沒有大量抄寫的回家作業,用報告或實作取代紙筆測驗,沒有成績單和排名。就連登山的目的,可能也不是為了記憶昆蟲與植物的種類,而是體驗大自然和鍛鍊心性。家長必須想清楚要給小孩什麼和必須捨棄什麼。

如果你非常希望孩子有紀律的學習各科,可能不太適合實驗教育;但如果你很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體驗、討論,可能較能認同實驗教育的理念。

Q4 實驗學校升學銜接選擇少,能忍受嗎?

目前全台實驗學校、團體與機構,小學階段的選擇約有兩百所,但到國中階段變成約90所,到了高中階段則不到60所。升大學管道不看學測成績的特殊選才,109學年度共有47校提供約1200個招生名額,占整體學士班招生名額不到1.5%。選擇實驗教育要面對升學銜接的不確定,或接受未來孩子的人生不一定要直線前進。

Q5 樂意花更多時間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嗎?

實驗學校,尤其是機構或團體,大多希望家長全心投入孩子的學習歷程。要問自己是否樂意參與學校活動、喜歡和其他家長有頻繁互動。比如華德福教育理念就很重視家庭教育,家長的參與會比一般學校更多,像是慶典的點心希望是家長和學生一起製作,孩子的筆袋希望是家長親手縫製;家長一起企劃孩子的畢業旅行,協助老師的工作、維護校園環境……若沒有時間和意願,做起來就不會開心。

Step 2 做好家庭準備

Q6 另一半是否認同及支持?

孩子教養的問題,永遠是夫妻紛爭的主要來源。夫妻兩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背景,對教育也常有不同方向的堅持。若要選擇和一般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更需要夫妻有相同理念和價值,才能在不可預期的未來路上,彼此支持和分工。

Q7 實驗教育花費高,有心理準備嗎?

除了公辦實驗學校,實驗教育的支出大多沒有政府預算投入,全部靠家長,自學團體和實驗教育機構1年的費用,從10多萬到50多萬都有,和私校相當。個人自學的花費則有很大差異,可以多用公共資源和課程,或和其他自學家庭換工。相較於公立國中小免學雜費,提醒家長在踏入實驗教育前必須先行盤點,尤其如果家裡有兩個以上孩子都要走實驗教育,學費更必須先行規劃和準備。

Q8 準備好生活作息大翻轉了嗎?

一個家庭選擇踏入實驗教育,改變的不只是小孩的學習方式,而是一整個家的生活節奏。有些實驗學校距離遙遠,可能面臨搬家,或是夫妻相隔兩地。若是選擇在家自學,則可能要有一名家長全職張羅和照顧小孩。

而在自學團體組織,家長常常也是老師,家庭和學校生活難以切分。家長就算不是老師,但是角色很接近學校的共同辦學人,一起出錢出力的情況非常普遍,如果時間或資源無法配合,可能就不適合。

內行人教你 如何選實驗學校

實驗學校有不同教育理念、教育哲學,並依此發展課程,若有心踏入實驗教育,一定要先了解各種教育理念和教學上的差別,別人適合的體系不見得適合你的孩子。過來人家長提供以下評估方向:

1.從課表看「實驗」的程度

實驗學校在課程結構、上下課時數上都可能打破我們對課表的認知。家長可以從課表起始,問學校的課程主軸、特色課程是什麼?背後的教育哲學是什麼?思考自己是否認同。

如果課表基本架構和公立學校大致相同,可以判斷這個學校「實驗」的步伐比較慢。目前多數公辦公營實驗學校,幾乎國、英、數、社、自等主科,基本課程結構與時數和一般的公校一樣,才剛開始利用彈性課程或是社團時間,設計有實驗感的特色課程。

但在一些比較成熟的實驗學校,每班、每學期,甚至每一個學生都可能有不同的課表和上課規劃,學生跑班或是換不同的教室場域上課,是平常的樣貌。不過,課表不一定愈複雜就愈好,因為愈客製化的課表,需要更多老師和教學資源,還需配合學校的行政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率調動課程。太複雜的課程可能淪為理想,無法在現實法令架構和經濟條件中落實。

2.從行事曆看課程規劃能力

有些實驗學校在學期和上課週數上有不同的規劃,例如許多華德福學校或公辦實驗學校改為四學期制,每一季有不同的大型主題課程。從這些課程可以看出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規劃能力和資源。

3.從選修課看教育主張

開選修課的能力,最能反映一所學校教師團隊的專業程度。針對國小高年級到中學階段的實驗學校,可以了解學校開了哪些選修課?範圍夠廣、夠多元嗎?這些選修課和學校的教育主張相符嗎?

4.從「教室的樣子」看教學創新

有不少實驗學校為了開出更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打破年級界線,讓學生混齡學習。問學校哪些是傳統分年級上課?哪些是混齡依照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分組?也可以觀察教室課桌椅的排法,如果還是傳統排排坐,反映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能與體制內學校老師差不多。

5.觀察學校團隊是否有熱情

實驗學校重要的是核心辦學理念。拜訪學校時,可以觀察校長對於學校的發展是不是有具體規劃?學校老師談起課程是不是有熱情、有想法?

6.觀察校方是否樂於對外溝通

家長可以透過學校的粉絲頁、網站多了解學校,追蹤學校的活動資訊與課程介紹等。此外,由於實驗教育對父母來說,是個陌生的領域,過程中會有許多不確定,主事者必須喜歡對外溝通,才能凝聚辦學的力量。

7.藉試聽或試讀親身體驗

多數實驗學校或團體、機構多半有提供旁聽,也會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先試讀再決定是否要進入。請不要放棄親身體驗的機會,去感受實驗學校的學習節奏和老師教法,以及同儕相處的文化是否能適應,確認孩子是否適合和喜歡。對於沒有開放試讀的學校,或許可以暫不考慮,也不用太遺憾。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