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合「選後撕裂」靠「新」媒體素養:包容歧見、學會不被情緒激化

一場疫情、一場大選,帶來大量的錯誤資訊、假新聞、不理性的社群對話四處流竄,讓許多人、甚至校園裡的學生,不是針鋒相對就是用沉默抗議,彼此的情感被撕裂。後疫情、後大選時代,需要「新」「媒體素養」,療癒彼此心理的傷口。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誰投XX,我就跟他絕交!」大人的臉書上這樣義憤填膺地寫著。
「支持XX的人,都是種族歧視者!」沒有投票權的小孩,也在IG不斷重複放送。

大學城裡,門口插著支持某人小木牌的老太太,庭院天天被鄰居潑糞因為不贊成削弱警察預算,校長家被學生包圍,校園的重要象徵被噴漆、塗鴉。

主張孩子不要天天到學校,預防疫情擴散的學區董事會主席,出門都要戴帽子、口罩,把臉遮好、遮滿,以免遇到學區裡的家長劈頭就是斥責,「如果我孩子在家上課自殺了,就是你的責任!」

個人受教權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in Education)進行的「大學言論自由」調查發現,6成的大學生在遇到性別、種族、社會動亂、中東等問題時,會先自我審查,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

像這樣,疫情、經濟壓力、種族事件、社會暴動、選舉……,愈來愈多議題,在美國、歐洲撕裂人們的情感,校園面臨歷史的心理傷口,需要療癒與和解。

曾獲得加州社會科學會(California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傑出教師的阿爾塔洛馬(Alta Loma)高中老師雷默斯(Liz Ramos)在《洛杉磯時報》呼籲,「我們需要教學生新的媒體素養

好像行駛在都是外文路標、行人亂竄的高速公路上

因為假新聞、錯誤的訊息被不斷轉傳,加上人們在社群平台上的誤傳行為與片段式的情緒性發言,導致了人們對各種議題的立場愈來愈激化,無法理性討論。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教育與歷史教授齊默曼(Jonathan Zimmerman)也在新書《業餘時刻》(The Amateur Hour)指出,甚至在大學,也有老師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怕不小心說「錯」話,就會被立場不同的人放大檢視、誤會、貼標籤、宣傳、排擠。學生也私下抱怨,課堂討論,只剩少數人同溫層的聲音。

在中小學,也有家長為了向學校爭取開放學生到校上課,在社群媒體上跟老師、校方互槓,意見不同的家長彼此互嗆,從上學扯到種族、經濟、稅收……,卻忘了最基本的是疫情的現況、相關的科學發現、如何預防與確保安全。甚至,愈小眾就愈大聲,多數人的意見因為怕被貼標籤與攻擊,反而不敢出聲。

雷默斯說,學生處在種種訊息亂象中,就像開車在路標都是不認識的外文、行人亂竄、燈號與速限不一致的資訊高速公路上,愈來愈疑惑、難以自處。

所以,此時呼籲的「新」「媒體素養」,不是針對數位「新媒體」的素養,而且比過去的媒體素養、新聞更廣泛。不只是對抗與不轉傳假消息、懂得如何判別真相或可信度,還要學習怎麼不被激化,能夠反思,包容不同的聲音。

新媒體素養 還要學習情緒不被激化

新的媒體素養,要從更廣泛的來源學習。英國《衛報》指出,芬蘭就從小在不同的課程灌輸類似的概念,跨領域、跨年齡地無縫接軌。例如,在數學課教統計時,讓學生知道數據的呈現、計算和解讀,會被怎麼扭曲、操弄,需要問哪些問題才客觀;在藝術課,知道圖像可以怎麼被重新編輯,打破有圖有真相的迷思;在歷史課,他們檢視各種宣傳和事實的差距;在語文課,發現文字可以怎麼被用來迷惑、誤導、欺騙人;在科學課,可以討論氣候變遷的各種報導與觀點,尋找能夠支持論述的證據。因此,芬蘭去年在開放社會組織「歐洲政策提案」(European Policies Initiatives)的評比中,名列最能對抗假新聞、最不受假新聞傷害的歐洲國家。

也有學校因應當前的考驗,調整某些課程的內涵。聖地牙哥的佛朗西斯帕克學校(Francis Parker School)就在公民課中,教大家在討論時政時,要怎麼分辨真假、是否合理。在上辯論課時,也不像過去要學生扮演不同的政黨、候選人,為政見辯護,而是學習討論彼此的感受、探求事實、共同點。為此,老師們還先接受了特別的訓練,圖書館員也跳下來協助大家進行研究,輔導老師們則教大家如何在情緒激動時,還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建設性地回應。

還有學校開設新課程。美國名校萊斯大學就開了「生活、自由與幸福追求:美國實驗的歷史」,帶領學生理解、探索、並且挑戰他們有關歷史和公民的困難議題,逼著學生深思,別被這些表面的亂象、雜音,掩蓋事實,迷惑自我。

學生甚至要走出課堂,才能走入與人互有共鳴、而非針鋒相對的人生。美國地位崇高的研究機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就在今年特別出了報告,建議學校的課程要包括帶著學生做公民精神相關的專案、成立學生自治的機構、學習公共服務、參與和學習預算、訓練辯論與表達等內涵,深化學生在種種新聞、社群爭議中,能有更深入的體認。

這些努力或許都要時間才能發揮作用,但在價值混亂且雜音喧囂的時代中,的確有益不同意見的融合與社會進步。

齊默曼則呼籲,至少,在課堂上,老師們也要鼓起氣,制止不理性的言語暴力與攻擊,鼓勵學生勇於發言,維護一個能讓學生理性討論的環境。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