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圖形千變萬化-梯形篇

幾何圖形千變萬化-梯形篇

幾何圖形千變萬化-梯形篇

幾何,在數學教育中,

是讓許多數學教育學者相當關注的一個分支,

因為在各式各樣的幾何題型中,

學生很容易陷入「看的到就看的到,看不到就看不到」的情形,

因為,

這是除了「數感」、「量感」之外的「形感」。

 

為了提升學生「形感」,

許多研究都顯示,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經驗是不可或缺的。

於是,

在五年級的面積單元,我有了這樣子的設計:

 

認識【變形術】

『當你面對不知道怎麼計算的圖形時,該怎麼辦?』

這是很多學生,尤其是只背公式但不理解公式的學生容易頭腦打結的地方,

這堂課的目標,正是希望學生能夠體會,

我們可以透過切割、重組、補充等方式,將圖形變成熟悉的圖形。

於是開始實際示範&操作,

實際帶學生操作,體驗將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的過程後;

讓學生嘗試將三角形變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

這也是很多老師都會帶學生作的一個部分。

 

挑戰開始!

體驗過前面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組合之後,

就可以來挑戰最多種變化的梯形啦!

你以為梯形面積就只能兩個拚一起,最後再取其中一半嗎?

讓我們看看學生可以變出的方法:

【一、加倍法】

恩,這是最多學生會使用的方式,

因為課本中就是這樣化,

而且,我們在三角形的面積部分也是這樣子操作,

學生能夠如此類推,也相當自然。

 

另外,也是因為前一個部分才學過三角形的面積,

所以也很自然的將梯形切割成兩個三角形:

【二、三角法】

使用這種方式的人數第二多,

而利用這種方式找到的算法,跟前一種相當接近,使用【分配律】就可以說明。

 

【三、直切法】

會嘗試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切割的學生也不少,但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

它不容易找出(看出)新的底。

而如圖中,學生最後找到的計算方式,也受限於"等腰梯形"中才能如此使用。

 

【四、斜切法】

使用這個方法的孩子就很少了,它是是斜斜的切一刀,

切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通常比較有獨創性(不想跟別人一樣)的學生才會有這種切法。

 

在學生的答案中,能夠找出這四種已經差不多,

但我知道還有別的切法,所以我提示學生可以"切一半",又出現下面兩種方式:

【五、切半法】

這兩種方法中,先出現的是左邊的"縱切半",接著才是右邊的"橫切半"。

會有這樣的先後差異,

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前面的實作中,已經習慣看上底以及下底的變化,較少關注高的緣故。

但左邊"縱切半"的方法,跟前面直切法一樣,只適用於等腰梯形中。

 

統整時間

經過這麼多種的切割、重組之後(可惜沒有出現"補充"的方法),

需要由教師帶領全班已起進行統整。

透過四則運算時學會的【交換律】及【分配律】,

讓學生發現方法一、二、五其實是有一樣的結果,

但是方法三、四,雖然一樣可以討論,但牽扯較廣較複雜,容易超越學生理解的極限,

老師得斟酌是否要處理,或者用討論「覺得哪種公式比較好記」來跳過三跟四。

 

當學生經過這麼一堂"亂亂切"的課之後,

對於幾何圖形的感覺有所增長,未來面對各種"畸形"的題目時,

因為有了先前的經驗,處理起來就能更得心應手囉!

胡哲瑋 胡哲瑋

胡哲瑋

新竹市東區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科任

不是摺耳貓,是摺尾狐! 本神社專門參拜【數學】以及【教育】,歡迎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來~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