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五個為什麼(5 Whys)」釐清DFC小組成員所「感受」的問題

運用「五個為什麼(5 Whys)」釐清DFC小組成員所「感受」的問題

運用「五個為什麼(5 Whys)」釐清DFC小組成員所「感受」的問題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說:

最嚴重的錯誤,並非回答了錯誤的答案;真正的危險其實是根本搞錯了問題。」(The most serious mistakes are not being made as a result of wrong answers. The true dangerous thing is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所以當我們台中DFC共備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8391868580657/ )第一次台中小聚的時候,瑄明就介紹「五個為什麼(5 Whys)」來釐清問題,創新的目的就是要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問題真正的根本原因。既然瑄明有介紹,我當然就來試一試這種方式。

一、「五個為什麼(5 Whys)」基本原理:

       五個為什麼(5 Whys),又稱為「五個為何」、「五問」或「五問法」,是一種提出問題的方法,用於探究造成特定問題的因果關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4%B8%AA%E4%B8%BA%E4%BB%80%E4%B9%88)。

二、「五個為什麼(5 Whys)」的發展歷程:

       這種方法最初是由豐田佐吉提出的,他們在現場徹底執行了「五個為什麼」(5 Whys)的改善活動,每個員工都找出一個工作上的問題,藉由反覆思考五次「為什麼?」以及找出真正的原因。

       後來,由豐田生產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創始人大野耐一極力倡導的技巧,要求每個人面對問題時,一定要反覆詢問5次「為什麼」,強迫自己跳脫直覺思考,徹底了解狀況與定義問題,才去思考解決方案,確保所做的改善能夠發揮最大效益。

三、「五個為什麼(5 Whys)」的運用範例:

       下圖以「為什麼業績不佳?」這個開頭問題為例,分析一直追問下去的解決方法及短視的解決方法。

【圖片來源:Jinx! via flickr, CC licensed

       在實際應用當中,有可能將這種提問進一步擴展到六問、七問,甚至是更多的「為什麼」。這麼做很可能是合乎實際情況的,因為「五個為什麼」之中所說的「五」並非一成不變的真理;反而,這個「五」字實際上說的就是,五次反覆提出為什麼,一般來說足以找出根本原因。簡而言之,就是鼓勵解決問題的人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四、「五個為什麼(5 Whys)」在教學上的應用:

          今天先以五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五個為什麼(5 Whys)」的活動,在上一週各組進行完第一次的小組討論,有些小組所「感受」到的問題已經能夠聚焦,不過還是有的小組問題太抽象,範圍太大,今天就想運用「五個為什麼(5 Whys)」來協助孩子們聚焦。

       首先我把每一組的問題重看一次,再用相機拍攝下來,方便上課每一組上台時可以讓全班同學可以看到各組的問題。

       接著我把「五個為什麼(5 Whys)」的進行方式解說一次,這一次我沒讓學生自己問自己,而是該組學生在分享完自己的問題之後,由班上其他同學來詢問「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主要怕五年級的孩子自己問自己或小組四人不容易問出深入的問題,因此我想透過全班討論的機會,一方面讓全班的孩子們第一次進行都能熟悉活動的方式,另外一方面希望藉由更多同學的意見,可以擴展每一組孩子思考的層面。

       我請每一組上台的學生先說明自己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再由班上同學提問,由該組學生回答,接著再由其他學生繼續發問。

       上午的這一班學生,雖然我有示範一次,不過班上的學生似乎要以「問倒」同學為目的,他們第一個問題雖然會以「為什麼」開始,不過接下來的問題就位忘記了,需要我一再的提醒,不過這一班的孩子很明顯是很勇於發問,而且還會主動澄清問題。

       下午這一班的孩子可就「客氣」多了,上台的孩子說明問題之後,在下面的同學不太敢發問,所以上台的每一組很少問到第五個「為什麼」,這是蠻令我感到訝異的!想不到不同班的學生差異性還蠻大的!

       另外,學生所提的問題也很容易偏離原來主題的焦點,或許大家還不太熟悉提問的方向,上午上台的五組中,大概只有兩組進行「五個為什麼(5 Whys)」較能更有深度的提問,「要讓學生學習問出好的問題」也是社會領域所要達到的一項目標。

五、「五個為什麼(5 Whys)」的參考書籍   

       傑弗瑞.萊克、大衛.梅爾(Jeffrey K. LikerDavid Meier)(2005),實踐豐田模式:第一本教你打造精實學習型組織的實戰指南。美商麥格羅•希爾。

郭至和 郭至和

郭至和

台中市北屯區建功國小科任

郭至和老師(小和老師)服務於台中市建功國小,專長領域是社會學習領域、全球教育、鄉土教育、行動研究、統整課程等,教學即將進入第23年。 郭至和老師規劃設計國小三~六年級的全球化課程,並在任教的班級實施將近十年,透過閱讀教學及國語日報讀報活動,擴展學生的視野。另外,也時常規劃舉辦田野調查活動或戶外教學,希望走出教室的課本理論,透過實地的考察,主動發現家鄉所面臨的問題,培養孩子們愛鄉愛家的情懷,期許孩子們面對未來的世界能夠有「全球思維」,而且能「在地行動」。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