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主學習不由自主(下):四象限法+5大資源養成自主學習好習慣

寒假過半,與校刊社同學開會,發覺這10天進度全部掛零,我又難過又憤怒,因為寒假若無法確定刊物內容,就沒有材料做行銷。下學期的訂閱量較上學期少了300本,如果開學後不做第二波行銷宣傳,會造成停刊危機。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蔡淇華老師與學生透過一份針對高中生「自主學習實施現況」的調查,點出了教學現場的結構性問題。而本篇他將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時會面對的5大困難,提出可行的解決方針,從「四象限法則」、滾動式修正目標到探索未來的5大資源,對尚不習慣自主學習的孩子,或是也困惑於該如何引導學生的老師們來說,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承上篇:當自主學習不由自主(上):76%學生期待老師給資源,卻只有10%主動尋求指導,本文擬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時面對的5大困難,提出可行的解決方針:

利用艾森豪「四象限法則」做時間管理

寒假過半,與校刊社同學開會,發覺這10天進度全部掛零,我又難過又憤怒,因為寒假若無法確定刊物內容,就沒有材料做行銷。下學期的訂閱量較上學期少了300本,如果開學後不做第二波行銷宣傳,會造成停刊危機。

其實要達成進度,花不到5分鐘,學生只要寄出邀訪信即可,而且其中有一半的受訪人,是我利用人脈拜託來的。然而10天過去了,90%的社員都沒做這五分鐘的動作。如果在業界,這些員工已因「以私害公」,遭到處分,然後失去一生最重要的資產——他人的「信任」,或是「個人品牌」。

「信任」與「品牌」受損是大事,要如何不要因小失大,建議可以使用美國前總統,五星上將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提出的「四象限法則」(又稱艾森豪法則)。

艾森豪依據「緊急」與「重要」兩個維度,將工作分為四個象限,而處理四象限工作的先後順序,便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

大部份的專家學者建議處理的順序是: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緊急」、第四象限「不重要且不緊急」。

以一個中學生為例,準備小考及月考是「重要且緊急」,社團與學習歷程是「重要但不緊急」,回覆網上訊息是「不重要但緊急」,而打線上遊戲則是「不重要且不緊急」。

天性使然,大部份的人們會將時間先花在第一、三、四象限。第二象限的事大多「費時又費力」,又因不緊急,所以習慣拖到最後做。然而,留到最後,不是做不完,不然就是品質不佳。

「重要不緊急」的事,先做

偉大的「夢想」都重要,但不緊急,所以「第二象限」就是「夢想象限」。因為一般人出社會後,會忙碌於上班日常的「第一象限」,再把剩餘的時間花在閒聊、追劇、打怪等輕鬆的「第三、四象限」事務。最後庸庸碌碌一輩子,感覺超忙,就是無法圓夢。

現代人都知道,下班後的時間,是決定一生「成功」的關鍵,因為只有下班後,我們才有時間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所以學生時代,一定要養成習慣,先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然後我們才可能和艾森豪一樣,當時間的主人,運籌帷幄間,大軍登陸諾曼第,最後攻佔德國,改變了全世界!

滾動式修正目標

一位想念大傳系的A同學,高一時擬定了一個很周全的影片拍攝計劃,想要將學校的10大特色拍完,還要甄試男女主角。然而兩年過去了,雖然與我討論數次,但總是一拖再拖,最後連像樣的分鏡跟腳本都沒生出來。日前詢問即將升上高三的她,還有心完成這個計劃嗎?她笑著搖搖頭,看來是完全放棄了。

一樣想念大傳系的B同學,高一參加我的多元選修寫作課程,作品沒得獎,但高二繼續找我指導,最後內化了寫作素養,新詩及散文也得了大獎。她選擇社團也考慮科系相關,因此進了校刊社,最後有了美編的經歷,校刊也得了全國大獎。

高二下時她修我的專題課,還想厚實學習歷程,想要學習拍個影片。我建議他使用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拍,結果她利用上下學的時間,訪問同車念特殊學校的學生,雖然只是短短3分鐘的短片,但非常感人,片中已可見到她的拍片技巧與社會關懷。

一樣是學習歷程,可能需要花幾百個小時,也可能不用10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所以學生一定要時常檢驗自主學習計畫,如果發覺學習計劃已落後,一定要及時找老師討論,做滾動式修正,最後一定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有亮點的學習歷程。

缺口是最棒的出口

寫作課裡有一位患有強迫症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開始自己的自主學習計劃,我跟她說:「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是最棒的學習歷程!不要畏懼自己生命的缺口,去探索自己與社會的缺口,去解決自己生命與社會的問題,反而最接地氣,也最動人!」所以她就非常踏實的閱讀寫作,最後拿到了台中市文學獎第二名的佳績,還開始有計劃地以強迫症為主題書寫。文章在《親子天下》發表成了專欄。也因為持續在網路上被看見,一家大型出版社已主動聯繫出書。不管她未來是否能申請上一流的大學,她已為自己的學涯與生涯,完成了一份無懈可擊的學習歷程。

另一位學生看見不菸不酒的祖父因肺腺癌過世,他懷疑與台中的空汙有關,所以他主動在校刊社做空污專題。他跑了兩次台中火力發電廠,還在假日訪問了最關心這個議題的興大環工系莊教授。兩週後,又採訪了市府環保局。他現在仍持續閱讀科學、法律、與經濟的文章,提出很多假設及疑問,他想帶這些問題進入大學研究。像他這樣主動關注生活周遭缺口,並且持續做有系統學習的學生,是所有大學與企業的最愛。

探索未來想讀科系的5大資源

若學生不確定未來想就讀甚麼科系,以下是5個探索學涯與生涯的超棒資源,供同學們參考:

1. 教育部 Collego

現今台灣的大學有一千多個校系。18個學群之下有學類,學類之下有學系。每個學群就好像是一個大家族,Collego 幫大家爬梳得非常清楚。

2. 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

是最多學生諮詢的熱門平台。IOH 提供一個跨國、跨領域的公開經驗交流分享平台,邀請在海內外讀書工作的學子,以影片與文字的方式,分享在國內外學習、與工作的所見所聞。

3. 大學問

大學問是國內最大的升學資訊平台,提供學生及師長最專業的大學升學資訊和教育趨勢報導。

4.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是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內容豐富,資訊即時,我的文章也定期在這個媒體發表

5. 玖零柒 Podcast

因為是聲音形式,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收聽。介紹不同的科系,邀請的來賓大多是正在就讀/讀完研究所的學生,或是剛開始工作的社會新鮮人,內容非常全面。

同學們只要偶爾造訪這些網站,一定可以很快找到想報考的校系。

主動跨出去!開始,就是一種抵達

進度與內容不會寫、不知道如何尋找指導老師,也是困擾同學的大問題,其實,除了學生「主動出擊」外,還真的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

一個想報考建築系的同學,兩年來都把重心放在寫小論文及做建築模型。然而兩年過去了,因為閉門造車,沒有好好找老師對話,只是複製貼上網路的資料,小論文的內容不堪一擊,加上建築模型也沒做出來,最後他找我求助。

我只好賣老臉,央求一位知名建築師朋友幫忙。我請學生研究建築師的得獎作品、以及建築風格,加上完整的訪談,也算是一個學習歷程。

學生寄出訪綱後,建築師遲遲沒有回覆,學生很憤怒回我:「老師,他把我當塑膠耶。」

其實當下我心中一樣有火,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人有義務幫你。我跟他說:「網路上有那麼多的建築師、或建築相關的教授、與從事人員,只要你認真閱讀、主動聯絡,並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他們一定會回覆你。你為什麼只能靠老師的介紹呢?」

「如果寄出邀約,他們還是沒答覆,怎麼辦?」

「如果你寄出100封邀約信,都沒回答,你再寄100封,或許到最後第500封,你才得到一個回應,但單單你砌而不捨的『出擊過程』,就是一個動人的『歷程』。」

那位建築師忙完後,和學生連絡上,學生也完成了訪問,但其實我非常的擔心,因為當他離開學校、離開老師後,這世上能幫助他與時俱進、與保持競爭力的唯一管道,只有他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次我幫了他,會不會反而害了他?

今天不靠自己站起來,明日就會低人一等

在能力比學歷重要的年代,千萬不要只把自主學習當成升學的工具,那是教育的手段,是訓練學生自己「找知識」、「找人脈」、以及養成「時間管理」、「動手做」習慣的手段。

期待同學們正視「自主學習」跟「學習歷程」,那是一個人一生的能力核心,是一個人成功的核爆點。今天你不自主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明日就會低人一等。

延伸閱讀

蔡淇華 蔡淇華

蔡淇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青春動力學》、《青春微素養》、《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