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珍:2018 PISA 評量結果:M型化與害怕失敗的省思評鑑

2018 PISA 國際評量結果在去年底出爐,引發教育界高度討論,除了主要評測項目的結果,進一步分析整體數據,也得出兩個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閱讀素養表現M型化、學生害怕失敗。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表示,這正提供一個藉由學生表現來反思教育體系和教學設計的機會⋯⋯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最近教育界討論度最高的新聞,就是2018 PISA 國際評量結果出爐了。PISA 此跨國評量計劃的目標是從個人終身學習的面向,了解學校能否讓這些學生為成年做好準備,以學生受測的表現來了解各國教育體系對學生未來發展個人參與社會的幫助,進而探討教育的當代意義與內涵,作為修正與發展的依據。

2018 PISA 這次公佈最新評量的主要評測項目為閱讀,輔測數學、科學。從結果來看,可喜的是在閱讀項目上,台灣學生在閱讀表現平均503分,顯著高於 OECD 平均(487分),老師的努力有了的成果,我們的成績從上一次的23名進步到17名。但是這成績跟我們所處的東亞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四地、新加坡、澳門、香港、韓國、日本相比,我們是排名最後一位。根據數據進一步分析,有兩個現象值得我們反思。

第一個是學生在閲讀素養的表現有了 M 型化的趨勢。我們對這結果卻沒有感到意外,因為 PISA 結果公佈之前,在品學堂對學生施測的大數據分析中就有相似的呈現。

台灣教育 M 型化不是近期才發生,它早已是教育現場的常態。2013 PISA 主要測試項目為數學,當年公布的數學評量分析,「高分群」表現優異與「基本門檻」待加強的學生,也呈現差距極大的M型落差。根據當年 PISA 公布的評量數據,全球數學素養第一名的國家和最後一名的國家相差245分,但是台灣內部受測成績最好和最差的學生差距超過300分,相當於七年的受教時間,而這次閱讀也呈現相似的現象。從 PISA 的數據來看,台灣學生閱讀表現水準5的「高分群」優秀學生增加了5%,但閱讀表現未達水準2「基本門檻」的學生比率也增加,個別差異拉大的情況更挑戰老師教學。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台灣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孩子。

PISA 評量透過詢問學生以下三個問題,再根據學生回答的同意程度,計算害怕失敗指數(Index of fear of failure)。

1. 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When I am failing, I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of me.

2. 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
When I am failing,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not have enough talent.

3. 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
When I am failing, this makes me doubt my plans for the future.

台灣學生在上面三題中分別拿到89(1)、84(1)、77(2)的分數,在所有國家/地區中都排名第一,只有第三題輸給新加坡的78(1)。而在「害怕失敗」的背後,反映出個人自信低落的心理。造成這心理的情況相信是複雜的,但若這是一種集體性的心理,應該跟集體所處的環境有關,這情況令人擔憂。因為一個害怕的心靈,容易因為害怕而避免改變或接受挑戰,最後失去在嘗試過程中,藉由失敗的經驗展開學習轉換的契機。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陳明蕾教授在某次聊天中,有一句話帶給我重要的啟發,她說:「錯誤,就是學習開始的地方!」。面對挑戰或解決問題,最終可能會失敗,但那個嘗試回答的過程,正是探究與學習。數學家 John Littlewood 曾說過:「去做有難度的問題,你或許無法解出來,但你會證明出一些別的。」這是當前以素養為核心的教學應該具備的認知,以更健康與全觀的態度,正面看待失敗與錯誤在學習上的價值,鼓勵同學勇於挑戰,容許在嘗試的過程中犯錯,教導接受失敗的心態與在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在M型兩端中間,該補上什麼?

PISA 評量的結果,不是要檢討學生,而是提供一個藉由學生表現來反思教育體系和教學設計的機會。M 型化的閲讀素養和害怕失敗的心態,必有其多重的社會因素和各別的家庭成因。但我們需要正視一個事實,我們的基礎教育不就是期待以一套具備一致性指標的學習系統,弭平這些城市偏鄉,個別家庭社經文化背景差異所形成的落差嗎?若基於這觀點,我認為M型化這結果反映的,不是學生能力的落差,而是落實一致性條件的教學現場在心態和行動的落差。

在 M 型兩端中間,我們要補上的是什麼?我想是接受需要改變的事實,和願意在嘗試與失敗中學習的勇氣,積極開始行動。因為開始改變的教室,創造出 M 型成長的一端,證明這是可以達成的目標,同時也對比出需要改變的另一端。

有兩句老話中的道理我們都懂,也是落實教育改革需要具備的基本態度。
第一句是:「事在人為」
另一句是:「失敗為成功之母」

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充滿挑戰,但是許多事的開展都決定於「事在人為」的心態,雖然過程必定有挫折與失敗,但「失敗為成功之母」,若能從失敗中學習,一定可以越來越好。

我們是否願意相信這單純的道理,超越自己的框架,改變教學現場,就決定了孩子擁有的教育與未來。

【延伸推薦】《閱讀素養: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出深度思考力》

延伸閱讀

黃國珍 黃國珍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暨數位平台總編輯。出身於文學世家,40歲前,是一位設計思考者,以創意協助企業將文化題材與創新思考,應用於企業形象與經營策略。40歲後,關注青少年閱讀素養問題,成為閱讀素養推廣者。2012年創立「品學堂」,2013年發行華文世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閱讀理解》,為華文世界青少年的閱讀素養與思考能力扎根,讓下一代有能力「閱讀生活、理解世界、創造未來」!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