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老師,你愛自己嗎?

從「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到「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的推動,無論是教育部官員、學者專家、乃至於社會大眾,甚至老師們,都認為:「教育改革的關鍵在老師。」因此,政府辦了無數精進教學研習,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就是要讓每位老師都成為「好老師」,以確保學生的學習品...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當家長氣沖沖的來質疑、當學生向你嗆聲、當學生屢勸不聽、屢罰不改⋯⋯老師你該怎麼應對呢?又怎麼樣的老師才能算是「好」老師呢?

從「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到「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的推動,無論是教育部官員、學者專家、乃至於社會大眾,甚至老師們,都認為:「教育改革的關鍵在老師。」因此,政府辦了無數精進教學研習,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就是要讓每位老師都成為「好老師」,以確保學生的學習品質。

但是什麼樣的老師才叫「好老師」?像溫美玉、張輝誠、王政忠這樣致力於教學改變的「翻轉老師」?能夠讓學生把國文、英文、數學等科目學好、考好的老師?

沒有老師曾經立志要當爛老師

我不知道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但是我知道,沒有一位老師在站上講台之初,就立志成為一位「爛」老師。無論現在的他看起來再怎麼不適任、再怎麼糟糕,在他的內心深處,都想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好老師」。尤其是那些認真想把學生教好的老師,在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毫無起色時,往往愈容易責備自己「不是一個好老師」、愈不能放過自己。

偏偏這個時代,認真的老師,最容易被投訴。認真的老師,往往承受著各種挫折、打擊,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網路上說的「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呢?

首先,老師要能先安頓好自己,才能真正幫助學生。

以下的狀況,身為老師的你,會如何應對呢?

當家長氣沖沖的來質疑……
當學生向你嗆聲……
當學生屢勸不聽、屢罰不改、問題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這時,可以運用「6A自我療癒模式」,把以下的問題想一遍,讓自己得到當下的安定:

我感覺到「生氣、自責、羞愧」
我感覺到「生氣、自責、羞愧」在身體的某個地方
我承認「生氣、自責、羞愧」
我允許、接受「生氣、自責、羞愧」
我承認因為「生氣、自責、羞愧」感覺到難過
我接受這些「生氣、自責、羞愧」

最後,深呼吸。試試看,只要30秒到1分鐘,就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然後再去面對學 生、家長、和那些日復一日難以解決的問題。

解釋聽來像辯解,試試「冰山」的對話

此外,和學生、家長應對時,認真的老師總是不斷的「解釋」、「澄清」,期望對方能夠瞭解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但是在學生、家長聽起來,都像是「辯解」、「找理由」,學生、家長常常是愈聽愈生氣…… 那麼,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應對才適當呢?

薩提爾模式提到一種「冰山」的對話,其中「探索的語言」,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容易進行「一致性對話」。什麼是「探索的語言」呢?它的要義就是「先關心人再處理事」,所以「探索的語言」要探索的對象是「人的感受」而非「事情的真相」。

例如:「你怎麼了?」、「你還好嗎?」、「你覺得怎麼樣?」、「發生了什麼事?」、「怎麼辦呢?」、「我很好奇……」等。老師和學生對話時,要有真心、接納的好奇心,最好能叫學生的名字,加上適時的停頓。

在對話的過程中,重複對方的語言,幫助孩子覺察感受(你難過嗎?你生氣嗎?你害怕嗎?),然後精簡核對學生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你想要表達的是……這樣嗎?」、「你的意思是……這樣嗎?」),幫助孩子承認與接納感受(我知道你難過、我知道你生氣、我知道你害怕)。

老師可以重複學生的敘述,顯示老師積極聆聽與核對的態度。最後,可以詢問學生:「接下來你該怎麼做?」、「你希望老師幫助你嗎?」、「你希望老師怎麼做?」老師不要主動為學生想方設法,要讓學生學會為自己負責,就要讓學生習慣自己想辦法。

認真的老師,請先愛自己,真心接納自己能力的侷限,不要再自責。先安頓好自己、先愛自己,讓自己的內在平和,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轉變自己的心態之後,才能換一種眼光看學生,真正的接納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聲音。

即使學生的學業表現不如預期,我認為對學生而言,這樣的老師就是能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好」老師。

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

親師溝通急救包

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點圖片了解更多

每帶一個班、教學的每一天,老師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親師溝通挑戰。《翻轉教育》整理「親師溝通急救包」,內含文章、影片與音檔,精選溝通專家、有經驗教師們的分享,陪老師面對溝通變化題,也安頓自身情緒。給遇到不同溝通情境的你,不同的資源解方》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

延伸閱讀

楊恩慈 楊恩慈

楊恩慈

國小校長

曾任彰化忠孝國小校長、誠致教育基金會顧問,退休後於2023年1月初辭世。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