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不只是學校的事——107課綱成功的10個關鍵

圖片來源:鄒保祥攝 107學年度是新舊交替的第一年,學校內的一年級是新課綱,但是二、三年級是舊課綱;到了第二年,108學年度,三年級也還是舊課綱。因此這兩年是最混亂的,同一個學校兩套制度。而且這群使用新課綱的高中生,卻是舊課綱的國中畢業生,是否能夠完全銜接...

圖片來源:鄒保祥攝

107學年度是新舊交替的第一年,學校內的一年級是新課綱,但是二、三年級是舊課綱;到了第二年,108學年度,三年級也還是舊課綱。因此這兩年是最混亂的,同一個學校兩套制度。而且這群使用新課綱的高中生,卻是舊課綱的國中畢業生,是否能夠完全銜接,辛苦是可見的。

可以預期的是,從107到108,這兩年確實會出現有老師課不夠,鐘點不足的問題。這部分,只要微調開課的學期,讓有些學科不是每一學期都有課,並且在導師、協助行政(副組長)、領域召集人、行政人員的職務上,進行適當的輪調,就能解決。這樣的安排也將各學科擔任導師、行政的比例做了合適的安排。期望未來能夠建立制度,減少每年在「找不到老師擔任行政工作」的內耗。

新的課綱,時數受影響最大的是數理科與社會科。我所任職的麗山高中是以自然組為主,所以對自然科影響較為明顯。還好的是,麗山長期投入自然科的校本課程與多元選修的課程發展,所以再增加一些課程,大家應當都能接受。

但是就算規劃好,讓所有老師工作無虞,就不用擔心了嗎?其實107課綱有十個成功關鍵,分別是:

一、品質才是重點

多數人看107課綱,只見到課程的多元,包括校本課程與多元選修,卻忽略背後有教師教學負擔過重的問題。

以各校的現況來看,許多學校的超鐘點情形嚴重(多數學校都達20%),且代理教師人數不少(大型學校更為明顯)。如果選修課維持1.2倍選修,授課總時數也許增加不多,但教師仍然是現在的超鐘點情形,又如何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發展課程?又如何讓老師有時間處理學生多元評量的作品批閱?

即使有為數眾多的代理教師給予協助,但是校本課程或多元選修似乎難讓代理教師負責,造成代理教師能夠協助的有限,同樣又回到專任教師身上,讓專任教師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負擔甚重。

專任教師教學負擔的問題如果無法處理,有可能只會具備107的殼(架構),而是107的精髓(內涵)。但是,我們期待的是重「質」!

二、對學校是個解謎活動

此次總學分數由198減為180,減少的學分並不是各學科等比例減少,衝擊最大的是自然科,其次是社會科與數學科。

我相信很多人看總綱可能會覺得數學科沒有甚麼改變,但不同於國文與英文,數學科並沒有限制選修的下限。換言之,如果未來學生因為興趣與科系不需要用到數學,高三不選修數學,那麼數學科的衝擊就變大了。

以自然科為例,自然科的必修學分下降,雖然寫著12學分,但其中有4學分是自然科探究與實作,所以物化生地科各2學分。現行課程相比,以化學為例,一個讀2類的孩子,必修基礎化學有6學分,選修化學有8學分,合計14學分,107課綱則是化學必修有2學分,剩的都是選修,沒有上下限限制,換言之,1類組學生不需要再在高二上2學分化學,而2類的學生如果只選修物理和化學,則化學的選修學分也可達16學分,所以合計18學分,反而增加,但3類組的學生也許學分數和過去相去不大。

分析這麼多,到底是甚麼意思呢?簡言之,如果學校是以文法商設計等傾向的學生居多,那麼自然科時數的衝擊就很大,教師們可能面臨鐘點數不足的問題。唯一解決的方法是這些老師多開設校本必修與多元選修,但如果要開的選修課是要給社會組傾向的學生,自然科老師是否要開始思考如何將科學與孩子們未來的生活相連結。此外,自然科教師的課程複雜度也變高了,需要的合作更多了。對於數學科,也是相同的。

反之,如果學校是以數理工程或醫學生物相關傾向的學生居多,那麼國文科的選修就可能少了4學分,社會科也只有必修18學分(現行必修24學分,選修18學分),社會科的選修時數可能減少更多,對於社會科的衝擊較大。同樣的,社會科老師也要開始思考如何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校本課程與多元選修課程,並且面臨學生興趣的考驗。以上的狀況在越大型學校衝擊越顯著。

換言之,107對於每個學校而言,都是不同的謎題。

三、類組還存在嗎?

107課綱到底要開放學生自由選修?還是為了「穩定軍心」,維持學生選類組(可以擴大類組數)?這也是目前各校熱烈討論的問題。

如果開放讓學生自由選修,那麼是否意味著必須讓每名學生都選到想上的課程呢?這個問題的解方,或許可以參考大學選課的方式,預擬開課時間與班次,如課程額滿以至於學生沒有選到,學生便可選擇其他志願,避免完全開放學生選課,讓師資的安排、教師結構的穩定,受到挑戰。

也有另一類的想法。改變目前三個類組的開課模式,將選課的套餐擴大搭配方式,讓學生可以在多種搭配中,挑選一個最喜歡的。

何種模式較為理想呢?我的建議是要依據學校行政與課程發展的成熟度來決定。換言之,學校如果過去幾年都未有課程發展的經驗,可先以穩定課程品質優先,並擬定短、中、長程計畫,逐步增加學生選課的自由度,並在過程中累積課程發展與實施的經驗,以備未來學生完全適性選課時,能夠穩健上路。

面對107,排課與選課系統都是高中端很需要的。麗山經歷過跑班,了解跑班之後的排課複雜度,以及教學組長的辛苦。但是在未來,跑班的比例更高,學校端需要更大的支持,否則可能更找不到人當教學組長。

選課系統也應當研議幾種常見的選課模式,發展共用的選課軟體,不要讓各校都額外花錢購買,造成學校的負擔。當然新課程所需的費用,也應當思考合理的補助方式,以免浪費,促進課程的成功。

四、班級還存在嗎?

107之後,選修課程增加,組合方式更可能因人而異,也可能出現學生沒有修自己導師的課,讓班級的意義得重新思考了。同班同學,只是一起上課的同伴嗎?還是有其他可能?如果團體活動一定要佔2-3節,扣除社團與演講外,有哪些班級活動是應當要設計的?導師如何認識學生,如何幫助學生?團體活動時間如何被設計?所以107也需要學務處和輔導室一同思考,絕非校長、教務處與老師們面對而已。而導師制度的變革是另一個新的變化,這需要各校及早規劃,相關法規也可應同步修訂相關辦法。

五、課程的結構是什麼?

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是107課綱的特色之一,也是各校建立特色,落實免試入學的重要因素。

然而,如果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為考量課程在學校的定位,最後的結果就會造成師生認為這些課程只是佔去學生時間,且同質性很高,且與學生其他課程或未來學習無關。因此,各校在發展課程時除依據學校願景、學生圖像確立校訂必修外,也應該對於多元選修課程分層。

換言之,如同大學通識課程般,每一種課程都有其定位,也有選修的規範,例如麗山科學素養選修課程又可細分為「社會中的科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中的科學」三類,每一個類別下均有6門課,而學生須從中各選擇一門課選修,如此,可以確認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面面俱到。

各校短期間可鼓勵教師發展課程,但中長期仍應逐步建立相關分層的結構,讓學校課程具整體性。

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程是以學生學習出發,以課綱課程為基礎,連結課綱課程與真實情境或是跨領域問題。所有課程應相互關連與支持,並提供不同學群興趣學生所需,開啟學生未來學習,並能以培養能力為重。

  

六、校園空間在哪裡?

如果要提供學生適性學習,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如果要落實1.2倍選課,可想而知的是,近幾年招生都滿招的學校勢必會有空間不足的問題,讓學校硬體空間成為107課綱的考驗。

空間問題,會讓排課與選課都受到限制。舉例來說,學校可能遷就空間採取小班群選課,無法大班群或全年級跑班選課。還有,學生的彈性學習、自主學習時間又要如何被安置呢?所以,學校空間整體規劃便很重要。

我們必須思考的是,配合選修課程需要的專科教室,數量是否足夠?自然科必修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實驗室是否足夠?如果不夠,如何創造空間?透過新大樓興建?舊大樓改建?或是因應少子化有計畫地減班呢?這些都不是單一學校的問題,而是系統的問題,更是大數據的問題。

七、評量如何做?

107之後,選修課程數目增加,其中許多課程將採用多元評量方式進行,換言之,將有許多課程不是以紙筆測驗方式評量。不同課程的評量方式如何達到標準一致,是未來課程上路後的挑戰之一。

如果教師對於評量的原理與實施並不熟悉,如何對於學生作品建立評量規準?成績是否還須以百分制?或改採等第制?評量的把關,以及如何建立信任,都是高中與教育當局須提早準備的一環。教師在評量與課程發展的增能應當同步進行,在課程發展時就考量如何實施評量。

八、學校的願景、核心能力是什麼?

對高中端來說,107課綱不只是學分數的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教師動能,還有學校的願景、核心能力是否明確。否則如何能夠發展能代表學校的校本課程?又如何知道多元選修課程是否符合學校期望培養學生的能力?

雖然許多高中都參與過各項計畫,然而在過去一年中,我發現許多學校老師對於學校願景,或是核心能力都不太了解。甚至老師認為該培養學生的部分不僅是學校計畫中所提,還能包含更多。這就是面前許多學校的難題。

過往的計畫通常都是學校的少數人在執行,真正了解學校想要培養學生成為什麼樣的未來人才的人不多。所以如何凝聚大家的共識,創造學校的新願景,確立學校的核心能力,是107能否全校一起走的關鍵。否則,107的難題同樣會是行政的難題自己處理,老師的分工不均,課程不能代表學校,學生的學習品質無法評量。

學校需要訂定開課的標準流程,也要有完整的課程自主評鑑方法,更要確保每一門校本課程都能夠屬於學校的(多人能開課),而不是特定教師的(只有一個人能開課)。同時有完善的開課審查機制,對於授課教師與課程都是一種保障,免除他人的質疑,也建立開課的公平性。

所以,學校得重新取得共識,學校得擬定104學年度至109學年度的期程,學校得有營造對話的氛圍,學校更要回到學生為中心。

九、老師增能

課程要能夠發展完備,教學能夠落實素養與能力導向,關鍵都在教師(當然行政的支持有很重要)。校本必修與多元選修,不是有意願開課的老師就開自己想要的課程,而是我們的學校到底需要甚麼課程。

對很多老師而言,要寫18週的課程不難,難的是,如何不用講述法,而是透過活動培養學生能力,帶出具有深度與廣度的學習。特別是老師們需要學習跨領域合作,一同共備開發課程,讓學生能夠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真實世界的知識。跨領域合作開課的另一個好處是讓老師們皆具備開課能力,能接替開課,避免過勞。這些或許才是老師們要努力增能的部分。

即便是學科的加深加廣選修,同科老師們可能都得思考對不同興趣傾向的孩子應當提供什麼課程?如果要實施分級教學,又該如何做?

當然,行政端在規劃學分時,也會同時啟動各科教師去思考,要將課程發展的主力投入哪一部分。所以在104學年度到105學年度結束前,老師們不但要增能,還要同時發展課程。105學年度發展完成後,才可能在106學年度第一學年度進行課程審查與發表(如能在104或105學年度試行部分單元尤佳),確定課程品質後,便能在課發會決議通過開課,如此也才趕得上106學年度第二學期提出課程總體計畫。

如此看來,其實老師們要做與能做的事很多,要動起來的不只是行政。

    

十、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支持  

107的成功最終的關鍵在於社會。包含了大學端,家長端,企業端,當然還有政府。大學端盡早公告107新生的大學入學方式,將加速台灣教育的改革。家長端與企業端思考職場中對於需要人才的條件,便能更認同與支持107的理念,更應當成為促成107落實的力量。政府需要做的是更多,主計處既然有未來學生人數的推估量,便知道學校應當逐年減班多少,以便多出教室進行1.2~1.5倍選修,同時漸進提高員額,這對於學校就能夠不減師的情形下,減少聘代理教師,並減少超鐘點情形,以提供好的教學。

面對107,以上只是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我知道我們一定能堅持,也可以做到。107追求的是教育品質的改變,不是形式的改變。政府機關、大學、高中乃至於國中,都應當成夥伴,大家一起努力。

 

偉瑩 偉瑩

偉瑩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學習唯有回到根本,才能真切與恆常。 教育改變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內涵。 穩定的根本就是改變,不面對問題只會讓假象崩盤。 陪伴孩子找到生命的亮點與出口。 喜歡學,學會學,自主學。 用學習原有的樣貌去學習。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