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問答邏輯拆解會考作文「不必訂題」寫作心法(附解說影片)

近年會考寫作趨向「不必訂題」型式,許多學生面對沒有明確題目的作文,常感到無所適從。本文國中教師吳品萫老師整理出一套簡單方法,將此類作文視為「大型問答題」,幫助學生掌握段落架構、拆解素材,快速吸收並應用於考試,文末附解說影片助理解。

圖片來源:國中教育會考網站。圖片提供:吳品萫

圖片來源:國中教育會考網站。圖片提供:吳品萫

本文重點摘要

近年會考寫作逐漸轉向「不必訂題」型式,許多學生面對沒有明確題目的作文,常感到無所適從。坊間作文書雖資源豐富,卻多半篇幅冗長、技巧龐雜,對於時間有限、寫作經驗不多的學生而言,閱讀負擔重,難以短時間內轉化為寫作能力。

因此,本文整理出一套簡單好上手的方法──將不必訂題的作文視為「大型問答題」,幫助學生快速拆解素材、掌握段落架構,找到可依循的寫作路線圖,適合應考情境下快速吸收,文末附上相關解說影片,有助於快速理解。

什麼是「不必訂題」作文?

自 108 年起,會考寫作測驗出現「不必訂題」的作文型態,110 年再度出現,近三年更是連續出現這種題型。這三年來五、六級分作文的比例,也創下十多年來的新低(都在百分之 0.5 - 0.6 左右)。相信這將是未來會考寫作的主要趨勢。

此種「寫作任務」型態,命題者通常會提供情境、圖表、廣告、插圖等素材,要求考生觀察、思考,進而提出相關的理解(如分析原因、說明選擇理由等),並結合個人相關經驗或見聞,表達感受或看法。

從 108 年「青銀共居」、110 年「未成功物品展覽會 」、112 年「影劇類型評析 」、113 年「對標題的思考」、114 年「倉鼠圖與詞彙的對應 」,全都是這種「寫作任務」的型態。這種命題方式,考生需先理解素材,再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發展出個人化的思考角度與觀點。

「不必訂題」的作文並不是「沒有題目」,而是題目藏在素材中。要拿分,就要先學會拆解素材、抓出方向。

如何寫?把它當成大型問答題或申論題

寫作的第一步是「審題」,就是讀懂題目真正要你寫什麼。不只是看懂文字表面,而是找出題目背後要你「思考的方向」與「表達的主題」,然後聚焦於這個主題或方向。不必訂題的寫作,仍有明確的主題與重點,以近幾年會考 6 級分範文為例說明如下。

1. 拆解引文,抓出題目「在問什麼」

其實「引言文字」,就藏著題目要你寫的方向。命題者常透過圖表和一段敘述,引出多個思考面向。考生需從中拆解問題句,逐一回應。以 113 年寫作測驗為例(引自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113 年國中會考寫作測驗

圖片來源: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我們可以把這段引文拆解成四個提問:

  1. 請思考上述標題運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式?
  2. 這樣的標題設計是受到什麼原因影響?
  3. 背後反映了什麼現象?
  4. 結合你的生活經驗、見聞,寫下對此的觀察與想法。

以大考中心公布的會考 6 級分範文之一為例,示範如何回應上述提問:

第一段回應問題1、2:

「許多的新聞及文章常以搶眼的標題來吸引大眾的目光,它們背後所利用的手段各有不同,而且五花八門。」→設計方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讀者選擇文章閱讀前,通常都會先視標題來判斷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味蕾。因此作者在訂定標題時,能否利用讀者的心理來進行設計,是一門不小的課題。」→原因

第二段繼續回應問題3「背後反映了什麼現象」:

「……為了增加點閱率,他們必須想個別具匠心的標題」,然後提出「誇大」、「隱瞞」、「驚人」三個標題特性。

第三段回應問題4「結合你的生活經驗、見聞」,以自身經驗回應:

「就以我為例,我曾在一個靜謐的早晨滑起手機來,想看看最近有什麼新時事來消遣。……」

第四、五段回應問題4「寫下對此的觀察與想法」:

「我想,這也可以反映出現代人缺乏『媒體識讀』」的事實……」

以上各段可說是對引文的逐一回應。再來看看讓不少考生直呼傻眼,甚至「一看到題目就愣住」的 114 年寫作測驗:

圖片來源: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此題型一樣可如上述「回答問題」的方式展開思路,題目中提供六個詞彙,這些詞就像六個題目,你可以挑一個詞來發揮,自由度更大。第一段解釋詞彙和圖片的關係,中間段落寫生活經驗,末段提煉想法和意義──同樣是「大型問答題」的結構。

來看看大考中心公布的會考 6 級分範文第一段:「在圖片中,我觀察到兩隻小老鼠在同一個籠子,但牠們的作為卻大相逕庭,一隻老鼠正開心地在籠中跑步,一邊還有食物與水;另一隻老鼠從打開的大門探出頭來,好奇地伸出一隻腳探索籠子外的世界。就我而言,最能說明此圖情境的詞彙乃為『冒險』。」這就是很清楚的在回應「為什麼選這個詞」。

由此看來,此類「寫作任務」型態的作文,並不完全要學生自由發揮,而是「命題老師先問你一串問題,你要在文章裡完整回答」。然而回答什麼?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能解釋素材,言之成理即可。素材提供的是一個「思考框架」,學生可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展出多元的主題。所以「倉鼠」這題,從性別差異、社群壓力、升學制度等不同角度切入「自由」、「牢籠」等詞的詮釋,皆可回應主題。

2. 引文藏架構,段段要扣題

「結構組織」是會考作文評分向度之一,但許多學生恰恰缺乏這樣的意識。其實,「結構」就藏在「引文」裡。引文不但提出思考方向,裡面的每一句話幾乎就是段落提示語。只要你一段一段照著回應,作文自然不會離題,架構也會清楚、完整。這些年會考不必訂題的寫作測驗,幾乎都可沿此思路發揮。

 不必訂題作文,其實就像是作文版的問答題或申論題,只是和一般申論題不一樣的是:文中部分內容,必須用具體故事或經驗來回應。最怕的是:寫著寫著就離題。記住:「段段扣題」很重要。每段都要讓人看出你是在圍繞主題轉。

段落安排建議如下:

  • 首段:回應主問題,明確點出中心想法
  • 中間段落:舉出具體經驗或觀察,發展故事內容
  • 結尾:從故事提煉感受或想法,回應主題、說出感想或看法

每段都要讓人看得出來,這段是跟題目有關的,大考中心提供的6級分範文,幾乎都是段段扣題,以113年和114年6級分範文為例:

圖片提供:吳品萫

圖片提供:吳品萫

以上兩篇,各段皆聚焦於紅框中的主題開展內容,每一段都扣題。

小結:「不必訂題」寫作三大原則與解說影片

「不必訂題」不是沒有題目,而是題目藏在素材裡。這類題型考的不只是文筆,更是學生是否具備「看懂資訊、說出想法」的能力。想拿分,記得三大原則:

  1. 把作文當問答題寫──命題老師問什麼,你就答什麼。
  2. 段段扣題──每段都要回應主題。
  3. 故事+思考並行──用經驗說服,用觀點升級。

看似沒題目,只是換種方式出現,等你用對的方法去「看見」它。

附上與 AI 協作的自製解說影片:

國中教師的工具箱

國中班級經營 × 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專為國中老師打造,有效解決教學現場大小事。

#親師溝通 #SEL #SDGs #教學設計 #國中會考
立即前往

延伸閱讀

吳品萫 吳品萫

吳品萫

國中教師

國中教師,新北資優輔導團教師,台大中文博士,台師大國文碩士,《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關注教育與語言議題。致力於思辨國文教學、語文資優課程設計、應試作文教學。著有《詩中「詩」:《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台大出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