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用尊重與地位取代「命令」的藝術

為什麼「命令」對國高中生不管用?青少年渴望被尊重與擁有自主權,命令與責罵反而造成反抗。透過提問與理解,建立合作與信任,才能真正促進青少年的成長與溝通。本文將分享與青少年對話的有效策略。

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用尊重與地位取代「命令」的藝術。圖片來源:cero cero (Pexels)

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用尊重與地位取代「命令」的藝術。圖片來源:cero cero (Pexels)

本文重點摘要

為什麼「命令」對國高中生不管用?

他們需要的是擁有「自我身份」、「地位感」。

青少年最渴望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命令或批評,而是尊重與地位。

當我們用命令、責罵管教青少年,就會奪走他們最基本的需求,就像不讓嬰兒吃飯或睡覺一樣,結果只會激起更大的反抗與掙扎。

青少年的內在需求:尊重與地位

最基本的事實是:青少年並不是真的抗拒「規範」,他們抗拒的是在規範中被剝奪的「尊重」與「自主權」。在全班面前嚴厲責罵一個國中生:「你怎麼每次都不交作業!」,這不只是一個批評,更是剝走那位孩子在班級的地位與尊重。

其實,命令的話語只會讓青少年變得更反抗、更疏離。因為他們厭惡立即的「服從」。

為何「命令」常常失效?

家長與教師習慣用命令和責備管教青少年,認為這樣比較快、比較有效。

但事實上,這樣是沒效的。

人類都渴望被尊重,尤其是青少年,當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權被剝奪,唯一的反應就是抵抗。

提問才最「高效」的溝通原則

更好的方式是「提問」。

比如說,當青少年遲交作業,你可以說:「我想知道你是怎麼看這件事的?你覺得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準時交作業?」

這個問題不僅尊重了他,也傳遞信任,讓他不再是被強制命令的對象,而是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

一句「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因為你有能力」也能帶來極大的影響,這句話傳遞出尊重、信任,同時也激起他的自信心。

一個經典的故事:從命令到引導

在《10到25歲激勵年輕人科學》這本書寫到一個經典故事:一位媽媽不斷處理兩個女兒的吵架的問題,他試過許多方法總是讓他們越吵越激烈,直到有一天,她放棄當下責罵他們,也沒有命令她們「閉嘴」! 她想了一下,心中浮現一個問題:「我可以怎麼幫助她們?我應該用什麼樣的話語,才能讓她們自己解決問題?」

她冷靜後開口說:「女孩們,我會問你們什麼?」,女孩們突然愣住,默默地說:「你會問我們之間是怎麼吵起來的?我們覺得有哪些解決方法,讓兩人都可以接受?」

這個問題一出了,氣氛瞬間變得安靜。兩個女孩開始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媽媽也引導她們自己找到解決方案。比原本預期的「責罵45分鐘」,她只用了幾秒鐘的提問,讓家庭和諧得更快。

回到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一週,我花了多少時間在用命令、責備?又花了多少時間用提問、陪伴?

當你下一次面對青少年的行為時,不妨將「禁止」轉換成「引導」,比方說:

  • 「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你會想那麼做嗎?」
  • 「除了這個方式,你覺得還有哪些選擇?」
  • 「你願意跟我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嗎?」

這些提問不僅讓青少年感受到尊重,也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接受命令。

試著從「從命令到合作」

我們知道,青少年最健全的成長,是在擁有自主與尊重的環境中。

當我們用「命令」去塑造他們行為,他們反而學會了順從與反抗。相反,用「提問」讓他們自己思考,給予他們一個能證明自己、贏得尊重的舞台,才能真正促進他們的成長。

一個用提問引導的過程,讓青少年能願意去表達、承擔,並建立他們的自尊與地位感。

與青少年溝通的藝術

「如何和青少年溝通?」其實就是一場尊重與地位的藝術。

「禁令」與「責罵」是最簡單的互動方式,但卻是最不智慧的。真正高明的策略,是用提問來建立一份信任,用尊重來唤醒他們內在的力量。

這個過程,不是說教或命令,而是用心去理解他們的渴望,給他們一個懂得尊重自己的空間,讓他們成為自己最棒的自己。

「與青少年好好溝通」的真相:不是「禁止」,而在於理解他們「尊重」及「地位」的需求,並透過提問,建立起真正的信任與合作關係。

國中教師的工具箱

國中班級經營 × 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專為國中老師打造,有效解決教學現場大小事。

#親師溝通 #SEL #SDGs #教學設計 #國中會考
立即前往

延伸閱讀

孫東騰 孫東騰

孫東騰

無界塾實驗教育 戶外與生活老師

現職 無界塾實驗教育 戶外與生活老師。ICF國際專業認證教練、亞洲體驗教育 認證引導員。 大衛老師,本名孫東騰,曾是被填鴨式教育掩蓋好奇心的青年,直到大學接觸「體驗教育與團隊引導技術」,才真正感受到「被聽見」、「被引導」的力量與學習熱忱。如今用「互動學習和專業引導技術」,陪伴「老師與家長」共同點燃青少年的內在學習火花,堅信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與啟發。

粉絲專頁:【大衛教引導】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