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SEL實踐:從生活中的小事,練習自我覺察到負責任的決策

情緒教育、自我覺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如今 SEL(社會情緒學習)政策也正逐步推行,然而自我覺察並不是一蹴可幾的能力。羊羊老師本次專欄透過三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事件,分享如何在身為 傾聽者 A、傾聽者 B、訴說者的角色中,逐步鍛鍊自我覺察力,幫助親師更有信心地引導孩子走進 SEL 的世界。

你真的讀懂情緒了嗎?從生活小事練習大人的自我覺察力。圖片來源:CanvaPro

你真的讀懂情緒了嗎?從生活小事練習大人的自我覺察力。圖片來源:CanvaPro

本文重點摘要

最近教育圈在推動 SEL 政策,SEL 是社會情緒學習的縮寫(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其中有五個向度,分別是: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的決策。

因為大學是念特殊教育與心理輔導出身,所以「自我覺察」是我無時無刻都在做的事,也因此在聽見有老師說「自我覺察好難,自己都不會了是要怎麼教學生」時,我感到很訝異。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是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中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練習自我覺察的。

傾聽者 A 的自我覺察:內疚,我是不是沒接住她的情緒?

今天早上碩班的課程開始前,同學走進教室時,和我分享了一件事。

「剛剛列印成績單的那臺機器吃掉了我的兩個硬幣,卻沒有吐出成績單和收據給我。」同學有些懊惱地說。

「咦,怎麼會這樣?」我驚呼。

「不知道……」

「是本來投一個硬幣,見它沒動靜,妳於是又投第二個硬幣嗎?」我追問細節。

她點點頭。

「哎喲,這樣妳一定很著急吧。」我試著同理她。

「對啊,我需要成績單才能申請獎學金……」

「那怎麼辦,跟總務處反映會有用嗎?」我問。

「所以我決定先回來吃早餐、上課,中午下課後再去處理這件麻煩事。」同學悠悠嘆了口氣,坐下來開始吃她的早餐。

後來其他同學陸陸續續進來教室,硬幣被機器吃掉的那位同學每見一個人,便訴說一次自己的遭遇。

一股內疚的情緒從我的心底竄升,我心想:「是不是剛才我沒有把她接住,她現在才需要三番兩次地陳述?」

 

傾聽者 B 的自我覺察:思考,為什麼她還要說第二遍?

當天晚上,另一個朋友傳訊息給我。

「我剛剛差點被車撞。」

「什麼!」我驚呼,「妳沒事吧!」

「有輛大車不知怎地撞倒機車騎士又衝上人行道,是我連忙往前跑,才沒有被撞到。」

「太扯了吧,那駕駛是酒醉喔?」我有點生氣。

「駕駛是個老人,他一臉沒事地推開車門查看。反而是那個被撞倒的機車騎士,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我很擔心他。」

「妳自己應該也受到不小驚嚇吧?」我試著同理我的朋友。

「對,雖然當下還好,但回家後我發現自己一直在發抖。」朋友回答,「但我更擔心機車騎士,說實在的,如果大車沒有先撞上他減速,我可能就被撞到了。」

 「噢……那妳心情一定很複雜。」聽聞此事,我的心彷彿也跟著下沉。

「真的……」朋友哀傷地答道,「我剛也跟我老公說這件事,他也覺得太扯了。」

哦?所以我的這位朋友已經和老公說過了,卻又來跟我說嗎?

「我晚點要幫機車騎士禱告。」朋友說,「謝謝妳安慰我,我覺得妳是個適合談心的人。」

對話結束後,我思索著:我的朋友和她的老公感情很好,老公應該是能夠接住她的重要他人,然而為什麼她和老公說完,卻還要再跟我說呢?

有沒有一個可能,是即使訴說者已經被傾聽者 A 接住,卻仍需要向傾聽者B訴說,因為他的情緒已經濃烈到,需要藉由一而再、再而三的講述來稀釋?

思及此,我稍稍對早上的事釋懷了。我想,或許早上同學的硬幣被機器吃掉那件事,不見得是我沒有接住她,而是她也是情緒已經濃厚到,需要藉由反覆重述才能淡化吧。

當我成了訴說者:情緒溢出時的自我覺察

最近知名手搖飲料店正在和動漫《鬼滅之刃》聯名,有出角色圖樣的杯子。我很喜歡將杯底和角色的圖樣剪下來做成飾品並分送給朋友,每個朋友收到都給予我很大的情緒價值,但我還是停不下來地一直做一直做,樂此不疲。

我才想到:「啊,其實全然與朋友給的回饋無關,真的是因為我的情緒已經多到滿溢出來了。」思及此我不禁笑了出來,原來當我自己是訴說者時,也是這個狀態呀。

從自我覺察到負責任的決策:如果再次身處在三個位置,我會如何調整

當我是傾聽者 A 時,我曾內疚是不是自己沒有把對方接好?但因為也曾站過另外兩個位置,現在的我能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是對方現在的狀態就是需要周而復始。」

而當我是訴說者時,我很想一再分享,但我知道傾聽者 A 可能會自責,所以我可能會在再次分享的同時向 A 表示:「不好意思呀,雖然剛剛已經跟你講過了,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再講。不是因為你沒有給我情緒價值喔,而是因為我現在就是這麼激動(笑)。」

大人自覺,孩子才能學會覺察

雖然這三件事毫不相關,但卻是類似的事件而身處不同的位置。時常練習換位思考,便可以在堅持自己選擇的同時,也照顧到其他位置、其它時空的自己,繼而做出調整。

以上述事件為例,我會這麼引導孩子:你是傾聽者 A 時,你有什麼感受?你希望訴說者怎麼做,身為傾聽者 A 的你才會比較好受?那麼就請你記得這份感覺,下次成為訴說者時便那麼做。同時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怎麼做,訴說者也會比較舒服?

你是訴說者時,你有什麼感受?你希望傾聽者怎麼做,身為訴說者的你才會比較好受?那麼就請你記得這份感覺,下次成為傾聽者時便那麼做。同時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怎麼做,傾聽者也會比較舒服?

日常生活中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自我覺察的機會。從自我覺察延伸到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如此,便能成就出最立體、最完整,同時也是最美好版本的自我。

自我覺察是梳理思緒的過程,帶來舒服愉悅的感受,除此之外,教師自己學會了自我覺察,方能教導孩子自我覺察。

期許各位大人們共勉之。

想看更多羊羊老師的專欄分析?歡迎 ♡ 追蹤作者,不錯過下一篇精彩文章!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羊羊老師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新訂戶輸入羊羊老師推薦碼「dreamhear」,將多送 30 天訂戶權益(價值249元)。


如何帶領學校團隊,設計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SEL的課程?

自主學習已成為108課綱的核心精神,社會情緒學習(SEL)今年起也被正式列為未來世代必備的非認知能力之一。《翻轉教育》最新實體工作坊「SEL X自主學習的團隊領導」,邀請專家與校長分享交流,探討如何讓SEL不只是口號,而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以及學校如何透過自主學習課程,幫助學生找到熱情與天賦立即了解》【校園領導力高中組】SEL X自主學習的團隊領導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延伸推薦

青春期,是人類自出生以來大腦變化最劇烈的時期,也因此情緒起伏大、衝動反應強,讓身邊的大人不免「心很累」。離青少年孩子最近的老師、家長,可以如何運用SEL找到有效的支援方式,陪伴青少年成長?

banner

點擊前往了解。非訂戶敬請把握本活動最後365續訂機會!

延伸閱讀

楊元安(羊羊老師) 楊元安(羊羊老師)

國小特教教師

無論老師或學生,每個人身上都藏著魔法、都有別人所沒有的能力。讓我們透過教學相長,引導出彼此的潛在力量,一起閃閃發光吧。

羊羊老師的臉書粉專:羊羊老師の魔法教室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