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進步就會想學更多!4種點燃&維持學習動機的方法

面對躺平、無動力的學生,老師要如何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美國最新腦科學研究發現,「成果符合預期」能激發學生的動力,本文綜整四種國外老師分享的教學妙招,從引導學生設定預期目標、看見自己的進度,到深化學習的課堂互動,一步步讓學生愛上學習!

美國腦神經科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是成果能否符合學生期望,當學生的期望成真或超乎預期,大腦會釋放更多多巴胺,提升注意力、促進學習動機。Shutterstock

美國腦神經科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是成果能否符合學生期望,當學生的期望成真或超乎預期,大腦會釋放更多多巴胺,提升注意力、促進學習動機。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 1. 使用「學習前VS學習後」對比任務單
  • 2. 建立可預測的「師生回饋循環」
  • 3. 設定微型目標
  • 4. 不要著急,學習慢思考

點燃學生學習動機並非易事,美國腦神經科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是成果能否符合學生期望,而不是直觀的得到好成績就好。當學生的期望成真或超乎預期,大腦會釋放更多多巴胺,該激素可以提升注意力、促進學習動機。

換句話說,當學生懂得設定和自我程度相符、或者稍微好一點的預期,在持續驗證成功下,「想學更多」的信念會不斷增強。相反的,若期望和結果不一致,學生感受到失敗、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時,學習動力就會停滯。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游昊耘 游昊耘

游昊耘

翻轉教育特約編譯

前親子天下編輯、前聯合報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