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不再是煩惱?國高中老師必學的三種「高效分組法」
分組怎麼做才能不被學生抱怨、又能促進學習?本篇精選三種「高效分組法」,破解老師常見的分組煩惱:從能力平衡、撲克牌隨機到雙人配對進階分組,每種方法都可即刻上手,讓課堂討論更有趣、更有效!
分組不再是煩惱?國高中老師必學的三種「高效分組法」。圖片來源:Aflo Images
每當老師在教室喊出「接下來請分組討論!」,最常碰到兩大痛點:「學生反彈」和「分組失控」。
強迫抽籤分組,學生抗拒叫苦;讓他們自由分組,又容易變成小圈圈聚會,耗損課程進度與學習品質。
分組,其實是打開合作學習、促進人際互動的最大場域。本篇集結戶外教學現場、翻轉教育社群與分組教學研究精髓,分享三種國高中老師實戰可用的「高效分組法」,破解分組困境,讓每場課程都能成為探索與成長的冒險。
一、能力平衡分組法:異質性創造學習火花
核心理念:目標是讓每個小組都具備多元能力,避免「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或小圈圈效應。
操作步驟
- 學生進行自評(如Google表單或便條紙),針對該次小組重點(如表達力、資料蒐集、動手能力等)1-5分評分。
- 老師綜整分數與性別/個性,設下分組條件(如每組總分差不超過3分、性別均衡)。
- 依規則分組,以確保異質性和公平性。
教學效益
- 打破同溫層,促進學生與不同專長/特質的同學合作。
- 團隊分工自然產生:擅長者負責上台、統整型擅長組織……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 激發學生「互補、互助、合力解題」的合作力與學習動力。
二、撲克牌分組法:隨機+自主,責任轉移
核心理念:讓分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選擇,而非教師指定,減少反彈聲音。
操作步驟
- 每位學生抽一張撲克牌,老師根據當天需求設定分組規則:「同數字一組」或「同花色一組」或「特定範圍一組」。
- 分組規則可靈活調整,保持公平、隨機分配但可掌控班級動態。
教學效益
- 分組責任轉移到學生,抗拒情緒顯著降低。
- 隨機原則避免固定小圈圈,促進跨圈合作。
- 老師掌控最後決定權,兼顧彈性與規則。
三、部分授權分組法:自主 x 信任,安心交互
核心理念:結合學生社交需求與老師把關功能,讓分組既有自主空間又能協助學生突破同溫層。
操作步驟
- 學生先自由選擇一位想合作的夥伴,組成「雙人組」。
- 再由老師根據課程目標、學習能力或性別做進一步併組,合成四人或五人完整小組。
教學效益
- 學生小圈圈安心感提升,願意嘗試新組合。
- 老師把控組內異質性與學習平衡,減少抗拒衝突。
- 促進班級信任感,也兼顧合作多樣性。
分組是冒險,不只是分配
分組不是行政流程、也不只是活動安排,它是老師規劃合作冒險、引領學生學習人際、溝通、承擔責任的重要起點。
如果你想讓教室不再因分組而爭吵、不再成為「小團體溫室」,請嘗試這三種高效分組工具,能力平衡法激發多元合作,撲克牌法創意公平、部分授權法溫柔團結,真正讓分組成為學習啟動的快樂冒險!
老師們,下一次課堂分組,就從這裡開始,讓分組變成推動班級氛圍、激發學生潛能的最好舞台!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