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事是大人的錯?從《我們與惡的距離II》看特教:善良是自己的選擇

孩子有情緒障礙,管得嚴是錯、太溫柔也錯──特教孩子的管教總是沒有標準答案,照顧者該怎麼辦?本文特教教師羊羊老師從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II》中的縱火案談起,揭開教育現場的成敗迷思,理解那些「能做的都做了」的大人,其實也在默默承擔無力與誤解。

圖片來源:CATCHPLAY

圖片來源:CATCHPLAY

本文重點摘要

影劇中的特教議題:為什麼不怪罪加害者?

暑假在 Netflix 完結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II》,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與社會的關係,其中被診斷出有情緒行為障礙的角色胡冠駿,犯下了超商縱火案,造成五條生命的逝亡。

事情發生後,大批群眾開始歸因「啊,是他的家庭教育沒做好」、「啊,是社會的安全網漏接了他」……云云,然而果真如此嗎?同樣的家庭教育,胡冠駿的哥哥卻非常優異;他的醫師與少保官甚至在他經濟有困難時,也自掏腰包幫助他……

當野狼傷害羊群時,牧羊人怪罪的為什麼不是野狼本身,而是已經束手無策的村民呢?當加害者傷害被害者時,群眾檢討的為什麼不是加害者本身,而是已經盡心盡力的照顧者呢?

我曾細細思考這個問題,推敲出來的答案是:「因為這樣歸因,群眾才能讓自身得到希望感以及安全感。」啊,是因為還不夠努力,才造就出這樣的惡人;所以只要夠努力,就能避免這樣的憾事了。人們需要相信事情仍有轉圜餘地、仍有一線生機,如此才有生存的動力。

然而這樣的歸因,卻同時也把部分的照顧者逼入了絕境:「能做的我們都做了,他卻還是這樣啊……到底我們還能怎麼辦!還想要我們怎麼樣!」照顧者其實,也很無能為力。

照顧者的兩難:成敗論英雄

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真的不好教,例如:若給予懲罰,一般孩子學到省思,情障孩子卻可能學到恨;若給予讚美,一般孩子學到愛,情障孩子卻又可能學到自滿;若對之嚴格,一般孩子學到紀律,情障孩子卻可能學到反彈;若對之溫柔,一般孩子學到珍惜,情障孩子卻又可能學到輕視。似乎無論怎麼做,情障孩子學到的都還是負向居多。

(註:情障孩子這麼難教,那有沒有至少相對有效的方法?請見《從特殊生看立足點平等:理解差異的同時,也設立界線》一文。)

情障孩子的照顧者也著實不容易,因為人們習慣以成敗論英雄,看到孩子有情緒行為,又發現照顧者是權威型,便會說:「啊,因為他身邊的大人又嚴格又懲罰,難怪孩子對立反抗啊!」而如果發現照顧者是民主型,則又改口說:「啊,因為他身邊的大人又溫柔又讚美,難怪孩子騎在頭上啊!」照顧者兩難又心力交瘁,似乎也是怎麼做都錯。

我便曾遇過有家長已經帶情障的孩子就醫、服藥、早療、運動、諮商等,甚至自己也去念特教系成為特教教師,然他們竟也收過「你們怎麼當家長的啊,小孩教成這樣」的話,因為孩子雖然有進步,但仍偶有情緒行為,而人們只會以成敗論英雄。

所以我由衷希望,面對這種「能做的都做了」的照顧者,我們不要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比起以結果論人,我們要更能夠看到他們努力的過程。

第25號宇宙理論

有情障孩子的家長都知道,情障孩子要進步有多麼困難,更多時候是沒有退步就謝天謝地;甚至家中有一個情障孩子,便會賠上整個家庭的日常確幸……所以人們最擔憂的,其實是:「如果能做的都做了,孩子仍有情緒行為,怎麼辦?」

這個問題,我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尋找終點,直到我遇見了「第25號宇宙理論」。第 25 號宇宙理論是在說:科學家將老鼠放在完全安逸的生活環境中,原本期待老鼠會不斷繁衍下去,結果卻出乎意料,他們竟然開始自取滅亡

透過這個理論,我不禁想,那會不會社會上的天災人禍,也都是為了維持動態平衡;因為如果社會太安逸了,人類反而會開始滅絕?在不少的宗教世界觀中,也都提及人間是修煉場,只有當真正接納一切時,才能解脫。

所以那些困頓,或許都是來幫我們靈魂加分的,都是來幫我們渡劫的。這麼相信的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那些愛莫能助的事,也悄悄釋然了。

善良是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在鑄下大錯後,都會說:「因為我童年有怎樣怎樣的傷,所以我才如何如何。」可世界上一定也有人是反其道而行:「因為我曾經被怎樣怎樣對待,我知道那很令人受傷,所以我決定不如何如何。」所以原生家庭的創傷,不該是為惡的理由。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愉快的過往,但凡是人都具有主體性,與其將責任外包,不如相信自己:善良,永遠都可以是選擇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羊羊老師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新訂戶輸入羊羊老師推薦碼「dreamhear」,將多送 30 天訂戶權益(翻轉教育推薦碼使用說明)

 

《翻轉教育》系列課程「融合教育班經實戰攻略:打造普特融合班級」,邀請資深導師 x 特教老師 x 專輔老師 x 領域專家,不同專業視角分享實務策略關鍵心法,讓老師靈活從容應對各種情境,破解融合教育班級經營難題!(看更多課程資訊

翻轉教育學院教學力學程:融合教育班經實戰攻略:打造普特共融班級。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

楊元安(羊羊老師) 楊元安(羊羊老師)

國小特教教師

無論老師或學生,每個人身上都藏著魔法、都有別人所沒有的能力。讓我們透過教學相長,引導出彼此的潛在力量,一起閃閃發光吧。

羊羊老師的臉書粉專:羊羊老師の魔法教室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