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對陌生議題產生好奇心?大人可以這樣做

你的孩子還會不停地問「為什麼」嗎?孩子天生擁有好奇心,但在成長過程中,卻漸漸不再願意提問與探索⋯⋯好好星球文化基金會分享活動中的師生對話範例,拆解老師和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發展好奇心的對話技巧與日常練習,讓孩子的學習從發問開始,與他人、與世界建立更深的連結。

如何讓孩子對陌生議題產生好奇心?大人可以這樣做。圖片來源:好好星球提供。

如何讓孩子對陌生議題產生好奇心?大人可以這樣做。圖片來源:好好星球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你的孩子還會不停地問「為什麼」嗎?還是已經漸漸不再發問?

「孩子天生好奇,但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為什麼』變少了?」

好奇心本質上是對未知的渴望,驅動人們尋求新資訊,探索環境,學習新知識。好奇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新的人際關係,進而在這些關係當中,更自然且容易地發展利他行為。

我們發現,當孩子願意提問、願意探索時,他們不只是在學習,也是在建立與世界的聯繫。因此在酷童實驗所,我們很重視孩子的好奇心。我們相信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只是好奇心確實會在成長過程,在某些情境下遭到壓抑。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創造」孩子的好奇心,而只是「保留」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自然發展,進而用好奇心引導孩子去做出更多對他人有幫助的學習、行動。

陪孩子學習陌生議題時,暖身可以從接納千奇百怪的答案開始

前一陣子,酷童的合作教師張維在帶孩子討論,在戰爭當中,小孩們如果有超能力,孩子會想要什麼超能力。雖然孩子都是國小生,但可以聽到孩子的想法其實相當多元。 

有的孩子會專注在創意的救援方法,他想要有很多彈簧床,因為可以透過彈簧床接住被炸彈炸飛的士兵,那這些士兵就不會受傷。也有孩子很務實地找尋解決方案,他想要有一間銀行可以資助戰爭裡受難的人。也有的孩子很天馬行空,比如可以命令讓對方士兵脫掉褲子,這樣大家就會很害羞跑走,戰爭就不會有人受傷了。

面對這些千奇百怪的答案,老師會進一步追問孩子的想法,讓他們不只是隨意回答,而是開始思考自己的答案與問題的關聯性。

舉例來說,老師會進一步追問:「你的彈簧床長什麼樣子?是接住己方的士兵,還是敵方的士兵?」孩子就有說不管是誰的士兵都好,彈簧床都可以承接他們。老師就會再進一步給回應。面對較天馬行空的答案時,追問也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聚焦。如在另外一個孩子的對話中,孩子提到脫褲子的想法時,孩子說我要直接射爆所有人的雞雞。老師會接著詢問,你想要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目的呢?以及這樣做對於戰爭的影響是什麼呢?

因為提出對細節的追問,孩子就容易開始想是不是他真的想這樣講,還是他只是隨便講了一個答案。要是他講了這個答案,跟問題可能有什麼關連性。針對細節不帶批判的好奇追問,是促進孩子在表達時,練習聚焦問題作更進一步思考的好方法。

當有孩子一開始不太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沒那麼投入在團體當中的時候,他聽見其他人奇怪的想法都可以被接納的時候,那些觀望的孩子在最後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加入這個討論。

拆解「引導孩子好奇心」的技巧

  • 開放式提問:「如果你有超能力,你想怎麼做?」
  • 細節追問:「那你的彈簧床是怎麼運作的?」
  • 假設式提問:「如果這個方法真的有效,戰爭會怎麼改變?」

 

孩子會因為孩子而產生好奇心

酷童在選擇合作教師時,除了注重教育引導專業外,也看中社會議題的長期參與經驗。這次酷童的合作教師張維,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ZAZA 眨眨眼」的創辦人,擁有過去十年運用攝影教育,進行柬埔寨孩子的培力經驗。因此,在課程中,老師張維會介紹柬埔寨的環境,並且邀請去過柬埔寨的台灣孩子分享他們親身的經驗給其他孩子聽。

孩子在聽到其他孩子口中很真實的一手經驗,又看到老師拿著真實的照片一張一張介紹時柬埔寨的環境時,孩子們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當老師說到柬埔寨孩子會需要偷渡去打工,台灣的孩子聽得很認真。

孩子更容易從同齡人身上找到共鳴,因為他們的世界觀還在建立階段,來自大人的資訊可能顯得遙遠,但來自同齡人的經驗,則更容易讓他們產生興趣

家長或老師可以怎麼做?

  • 分享其他孩子的經驗:「你知道嗎?有個和你同齡的小朋友,他曾經做過……」
  • 讓孩子自己說故事:「這次旅行/假期中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你可以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嗎?」

 

好奇心是怎麼被壓抑的?是被沒有好奇心的大人壓抑的

「小孩有口無嘴,不要問。」
「大人跟我說你長大就會知道。」
「我提出的問題被大人搪塞的時候。」
「我提出一個好奇,我爸媽不知道,他們就說不知道,就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要說答案,我也不知道怎麼找答案。久而久之,得不到答案就不發問了。」

這些都是孩子體驗好奇心被壓抑的時刻,細細分析其中的共通性,其實是大人並沒有在孩子展現好奇心的時刻,大人也展現自己的好奇心。也就是說,要滋養孩子的好奇心,需要的不是全知全能的硬實力,而是願意跟孩子一起保持好奇的大人。

有時候大人面對孩子的好奇提問,不一定要回答。而是可以像是老師張維一樣,帶著好奇心回問,那你的想法是什麼?孩子可能就有機會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進而在透過對細節的追問,給予孩子回答的肯定或對話,這都可以讓孩子的好奇心被保留、展開,甚至發展成孩子的想像力、思辨能力。

◆ 三個讓孩子保持好奇心的小練習

  1. 每天問孩子一個開放式問題:「為什麼會發生戰爭?」「為什麼會有人騙別人錢?」
  2. 用「我不知道」作為對話開端:「這問題好棒,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找答案吧!」
  3. 讓孩子遇見更多生命經驗截然不同的孩子:帶著孩子去參加多元的兒童志工服務,去接觸不同的孩子,擴展孩子的視野!

 

延伸閱讀

好好星球文化基金會 好好星球文化基金會

好好星球文化基金會

我們致力以創新方式推廣利他教育,啟發參與者挖掘自我天賦,對公益有更多元的認識,進而以行動發揮更大影響力。旗下酷童實驗所希望陪伴孩子認識自己、找到熱情,發揮天賦,讓世界更可愛。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