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與蜂炮PBL專題,台南鹽水國小學生體會真實世界的兩難

每年元宵節施放的蜂炮,已成為台南鹽水的重要民俗慶典,這跟老樹有什麼關係?鹽水國小師生如何反思民俗和城鄉永續的關係?

鹽水國小學生製作「科技蜂炮」,模擬蜂炮的聲光效果,卻不會造成環境負擔,楊煥世攝影

鹽水國小學生製作「科技蜂炮」,模擬蜂炮的聲光效果,卻不會造成環境負擔,楊煥世攝影

本文重點摘要

三座紅色炮城,伺服馬達感測器感應到動作,綁在竹筷上的塑膠杯組會投擲出塑膠瓶蓋,同時兩旁各八列的 LED 小紅燈亮起,並發出 bibibi 的連續聲響。台南鹽水國小孩子製作的「科技蜂炮」,模擬蜂炮的聲光效果,卻沒有煙硝味,不會冒出大量濃煙。

蜂炮是鹽水被台灣記憶的關鍵字,是社區的年度大事,加上月津港燈節,是每一年一次的嘉年華。做生意的居民歡迎湧進的人潮,有些家庭甚至自己出資搭起炮城,但也讓有些家庭會刻意帶孩子去拜訪外縣市親戚,避開人潮帶來的交通和環境問題。對於蜂炮,社區一直存在不同觀點的討論。

請登入帳號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會員可瀏覽免費文章、教學資源,以及每週會員專屬電子報。

延伸閱讀

賓靜蓀 賓靜蓀

賓靜蓀

親子天下記者

曾在不同國家生活,喜歡觀察世界各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教育,期許自己成為台灣和世界間的一座橋樑。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