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測驗,是所有學科老師共同成就孩子的工程
「寫作測驗」是所有學科的通力合作,孩子們必須透過課外大量閱讀和思考力訓練,來培養訊息整理和組織呈現的能力。而閱讀教學,其實也不再只是語文科老師的責任,各科老師都應協助學生訓練系統性的思考。

「寫作測驗」是所有學科的通力合作,各科老師都應協助學生訓練系統性的思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5月21日當天瀏覽完112年會考所有學科的題目後,在臉書寫下:
1. 不想談今年的會考。該學的就是要學!
2. 送分沒意義。修過教程的評量和統計就懂。基本概念而已。
但經過一週觀察,還是來聊一下好了。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考圖表論述力,讓很多人嚇到,可是,對教育趨勢有感的人來說,這一天,來得太晚了!
截自112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
曾參加過我分享《班級閱讀經營》和《專題導向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的人,會有印象在七年級的深耕閱讀課指導學生寫專題小論文的案例。當年完成小小論文的708班在八年級我的表藝課有一段次學習寫影評。如果他們當年(民110)的會考寫作測驗是這題,我猜他們會在考場得意的一笑吧。
寫作測驗,是所有學科老師共同成就孩子的工程。
首先,很多人質疑,這題目跟國文科有甚麼關係?
語文和數學是基本學科。就國語文來說,想想看,我們每天日常用國語文聊所有的人事物,那為什麼國語文不可以考圖表?不可以考社會議題?不可以考動物知識?基本常識/科普可以用國語文來談,專業知識就給專業學科老師來教。
即使我教英語,一樣要看所有類型的文章。批評考題不像國文科/英語科的人,請靜心觀察自己一整天的言談內容就懂了。所以,被推崇到濫的「素養導向」一詞,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與生活結合」,這概念在全球教育已走了超過半世紀的歷史,不算新。
但是,語文科特有的專業知識,例如修辭、文章結構⋯⋯當然有請語文科老師上陣啦!我教過一位學霸學生,他的姊姊在101年基測作文題《影響生活的一項發明》,寫「衛生紙」,是轟動華人教育圈的經典之作(對岸也有很多討論)。(姊弟兩個都是學霸,還多才多藝!)
很多人盛讚她有創意,但細究內容,無不充分應用國文老師教過的修辭和布局。所以,我絕對捍衛文言文教學,卻也不得不提醒國文科老師:請把文言文的美和文章思維與生活結合,創造時代意義,別再只是之乎也者的訓詁鑽研(這是大人的專業事)和死記死背教學了!
其次,請看測驗名稱:「寫作測驗」。
沒說是國文作文啊!罵得沸沸揚揚的人,請問在生氣什麼?
寫作,不是甩鍋給國文科獨辦,而是所有學科通力合作。既然上一點提到每天面對的言談和訊息包山包海包外太空包內子宮⋯⋯那寫作測驗當然就考驗作者訊息整理和組織呈現的能力了。哪個學科的老師在專業養成過程中,沒寫過報告?各領域的碩博士論文不就是寫作?(難道 AI 在千百年前就出現?)再回頭看每個學科的教科書,哪一科沒有資訊圖表(infographic)?擔憂或責怪學生判讀圖表能力弱,那只有兩種可能:1. 學生上課在睡覺 或 2. 老師上課在睡覺。(如果兩者同時成立,那我……我也去睡覺好了!)
懂這道理,再看我敬佩的吳韻宇老師分析〈112會考寫作題目怎麼寫?從圖表題看寫作兩大能力與教學省思〉,就更能理解一開頭我說的:「這一天,來得太晚了!」一看到112年會考寫作測驗,想起我在八或九年級表藝科,「寫影評」是我的課程之一,就可以把這能力經驗應用上,這篇作文就很好發揮了。所以說,寫作訓練,每科老師都有份!
- 林淑媛《素養導向試題,不是刁鑽,而是提升閱讀思考力》
- 林淑媛《808表藝期末報告:影評》
最後,要談社經文化不利(low-socioeconomic-status)的孩子生活經驗缺乏的問題。
這是事實,但有解!
「閱讀」──大量閱讀,多元閱讀,深度閱讀。
我常用王溢嘉的一篇散文《在星巴克喝人生咖啡》來當例子。(請您看完他的文章後,再往下看我的說明)
- 我不喝星巴克咖啡,也很少去星巴克,所以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但透過王溢嘉的描述,我有相關知識了(經驗就看日後的機緣)。
- 中間轉折,談「西塔琴」,不管社經地位高低,更少人知道這樂器。但透過王溢嘉引入,再上網搜尋相關介紹/影片,就擴大見識了。
- 重點來了!星巴克咖啡和人生有什麼關係?請繼續看我的教學分享:《閱讀寫作,先問 3W — 提問策略》
這 1, 2, 3 點就是層層帶出大量閱讀、多元閱讀、深度閱讀的簡單概念。
教科書只是「基本功」,課外閱讀和思考力訓練是大補丸!基測會考要考好,課內外都要練,這是國內經過大大小小長年研究調查,已不需再證明的事。
很多人一直說「偏鄉教學資源不足」。在古代,我接受。但教育圈的人再吵軟硬體不足,那就GG了!教育部從民國83年起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軟硬體至少在九年一貫(民90)課程改革時就逐步到位。圖書經費是每所學校每年固定編列的預算,更有不少民間企業團體公益贊助,買書絕對不是問題。
關鍵在人
閱讀教學不是做不到,是要不要做和怎麼做的問題。而且,閱讀教學不是語文科老師的責任,是所有學科的責任,有太多理論和實際成功案例可以談了!
即使是偏鄉的老師(我也教過偏鄉),需身兼多科,無法顧及本科以外的專業,也可以帶多元閱讀,就算只是陪讀也很好。能在自己的專業主科訓練學生思考力,也很夠了!如果家庭功能良好(我是指家長也有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幫助和影響更大!孩子的老師只能陪伴三、五年,家庭才是長遠的支持系統。
- 黃瑽寧《親子共讀的關鍵是在於「共」,而不是「讀」》
- 衛福部《親子共讀》
上面提導讀王溢嘉的散文,起因是有一年臨時被指定接九年級後娘班,請教姊妹淘陳珮汝老師要怎麼在一年內急救作文。不是該班國文老師教不好,而是我從很多面向察覺這個班缺了很大的一塊要補:系統性的思考力。
她建議帶讀王溢嘉的《少年夢工廠》,每篇800字左右,起承轉合結構完整,剛好是基測(會考前身)寫作的篇幅,每天晨讀加討論,不用十分鐘就搞定!於是立刻打電話給王溢嘉老師訂書,每個孩子自費購買,人手一本共讀。(後來我都建議各校用圖書經費購買一個班人數的量,放進書箱一箱,全班共讀用)
暫且不提當年帶這後娘班,大人們在背後的詭譎風雲和我所受的暗黑委屈,只能「默默的」利用班會課和英語課導讀,搭配多年來深耕閱讀的教學設計,沈潛一年。很高興學生後來反應這樣的訓練幫助很大。這麼一本書,就能起作用,更何況多讀多元的書呢!結局反轉的是幾年以後,去告狀我「侵犯其他老師教學專業自主權」的人也認同並稱讚我的教學經營了。唉……當初,何必呢!
- 林淑媛《閱讀教學,就只有讀嗎?》
- 林淑媛《九年級早自習全年級統一寫複習卷,是宿命?》
- 林淑媛《數位閱讀:資訊處理+資訊素養+自主學習》
如果您還願意繼續看murmur文,我就回來談七年級深耕閱讀課指導學生寫專題小論文的往事。這只在研習時才會大吐苦水一番,現在公開說,是希望各學科老師和家長可以知道,課外閱讀和思考力不只影響寫作測驗,更是協助各科學習(但不是侵犯各科教師的教學專業)。我默默的在自己的任教班和導師班推動課外和多元閱讀教學超過20年,也證明對基測和會考英語有幫助。
民國102年和姊妹淘陳珮汝老師一起去閱讀推動教師受訓,回校後,由她擔任圖推教師,我協助。中間的風風雨雨和坎坎坷坷就不提了。107年,新課綱推動的前一年,各校要提出彈性課程計畫。教育圈內都知道要搶教學時數,但目的做什麼,心知肚明。
校長很支持我們的深耕閱讀計畫,我們期待可以專門一節課,三年完整上完。但課發會現場是投票拚輸贏的,即使報告做得再好,很有說服力,也舉證歷歷,就是贏不過領域代表的大手手。最後,我們只能在七年級和數學團隊的「邏輯思考」上下學期對開,各上一學期。這結果讓我和珮汝都哭了。(「邏輯思考」課也是我的麻吉兄弟老師們設計的,超級精彩,不上三年,太可惜了!)
還是珮汝轉念,認為是菩薩給我們的任務,於是,我們就找菩薩說說話──線上抽觀世音菩薩靈籤。結果竟然是上上籤!
歲寒松柏古栽培
雨雪風霜總不摧
異日必當成大用
功名作個棟樑材
從小到現在,我抽中上上籤的次數應該不過5次。這支籤真讓我頭皮發麻!
於是,化悲憤為力量,珮汝老師繼續在她任教的九年級國文課第八節完成 PBL;我大改七下的深耕閱讀課程,思考要上什麼才可以在一學期達到我認為理想的目標?最後定案:訊息處理和專題寫作。這兩個是連帶關係的。
上課的過程就不細談了。直接用下面一張簡報代表。相關說明請見文末延伸閱讀。因為學生才七年級,小小論文只要求寫四大部分共2-3頁:
- 研究背景
- 文獻探討(要用到前一段次教的的圖表組織能力,正反兩方論述並呈,不可只有一方聲音)
- 結論(自己的看法)
- 資料來源(APA 格式)
好戲上場了!108年5月中,會考寫作題「青銀共居」。全國國中教師譁然。珮汝老師的學生說好發揮,而且社會科有教家庭組成的概念,不是新東西啊!六月拿到成績單,她的學生過往模考作文3-4級分的(不是給自己任課教師批改),很多人在會考跳到4-6級分。
重點不是大量寫,而是寫得有道理。三年的思考訓練,不是玩假的!現在我很開心聽到她在學校有好幾位夥伴跟她共同持續進行探究思考閱讀教學。
我的小七班撰寫小小論文接近尾聲,看到會考寫作題也覺得沒啥好怕的。還有幾個學生拋來一絲絲邪惡勝利的微笑(他們都把我的英語名 Chere 故意念成「邪惡」或 shit,看心情)
期末領域會議上,學校提醒九年級導師注意學生選填的志願。不少108課綱前導的高中要求新生有撰寫小論文的能力,不然一入學就會無法適應。偏偏那些學校是學生可填的前幾志願,老師們的罵聲此起彼落。「誰會白癡在教學生小論文!」、「國中生哪裡會寫小論文!」、「哪有時間教學生寫小論文」……
我輕啜一口茶,遠眺窗外豪宅,又想起我的學生邪惡的微笑……
孩子,我放心兩年後的你們!(包含我可以驕傲地退休)
菩薩,謝謝您出的功課,我做到了!
(110會考作文題也是一片罵聲,但908闖出異於平日的好成績。跟我很少交集的國文老師也肯定平日我給孩子的思維訓練。)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