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School AI:為您的繁忙教學生活來點魔法吧!
Magic School AI 可以用中文使用嗎?有哪些超好用的功能可以幫助老師?吳奇老師透過圖文解說一步步教學,分享介紹Magic School 有哪些特色與教學應用,打開老師們讓 AI 進入課堂的想像!
Magic School AI教學:為備課、教學助攻。圖片提供:吳奇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在教育這個生態系最核心的到底是什麼呢?是繁重的教育行政文件?是考試試題嗎?是教學用各式各樣的延伸材料嗎?我想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學生。
換言之,前述的這些東西都是為服務學生而生的延伸產物,然而很多時候這些事務積累起來卻成為教職生涯中不小的負擔,不過這個現狀似乎能因為大 AI 時代的來臨有所改善,一個為作為教學魔法師的老師們助手的工具:MagicSchool AI 為此而生。
為教育應用打造,不需繁複寫Prompt
相信熟悉 AI 的大家都知道,生成式 AI 是仰賴使用者輸入的,因此我使用者下的指令,會大程度的影響生成式 AI 的實質表現,筆者做過相當多場次的 AI 融入教學推廣,這些場次的共同特點就是一定要教所謂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雖然說提示工程的本質不過是「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其實本身也是耗時費力的。
為此,OpenAI 前陣子推出了 GPTs 功能,讓使用者能將繁複的流程透過一個機器人的形式實現穩定自動化(automation),然而 GPTs 目前雖然是提供給免費使用者使用卻有次數限制,機器人製作本身更是需要為訂閱用戶,老師們不免會問:「那麼有沒有專門為教育應用而打造的套裝GPTs。」有的那就是MsgicSchool AI,一個一口氣提供數十種針對特定教育任務的機器人,如(圖一)。

(圖一)MagicSchool AI全工具一覽
Magic School AI 使用步驟
註冊登入、中文介面教學
- 進入 Magic School AI 後點擊「Sign up free」註冊,或點擊「Log in」登入

Magic School AI 註冊/登入畫面。截圖自Magic School AI
- 想要在 Magic School 使用中文介面,可在工具一覽畫面的左下角「選擇語言」,選擇「廣東話」即會呈現繁體中文(普通話為簡體字)。

Magic School AI調整語言。截圖自Magic School AI
使用教學
不同於 ChatGPT 是為了多樣化任務而設計的工具,MagicSchool AI 乃是為了教育目的而進行特化過的 AI 工具,在整體介面上,使用者不必又如 ChatGPT 互動一般輸入冗長的提示詞,或是特別製作 GPTs,只要直接輸入「年級程度」、「教學目標」、「評價標準」即可。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除了文字輸入之外,還提供了語音輸入的選項,甚至提供了「檔案上傳解析」的功能對於教師們而言,是不是太棒了呢?

(圖二)生成內容前的參數輸入介面
MagicSchool AI 備課流程分享:以劉墉〈無心的錯誤〉為例
透過 MagicSchool AI 可以透過輸入文本訊息、教案構成參數生成簡易課程計畫,如(圖三)。

(圖三)課程計畫生成
在確認教學流程無誤與可行性之後,即可以文本為基礎生成可以作為課堂閱讀作答互動的學習單,如(圖四),在學習單之後還可以請它協助構思課堂可進行之活動,如(圖五),最後還可以請它協助延伸學習影片的測驗構思,如(圖六)。

(圖四)學習單生成

(圖五)小組活動規劃生成

(圖六)YouTube 延伸學習影片測驗生成
透過上面的應用案例可以發現,MagicSchool AI 不同於 Gemini、Claude、Copilot、ChatGPT 這些平台,前述這些平台多半是為了多樣化功能而生,因此其生成內容能力多元而不夠專精。
MagicSchool AI 背後所套用之模型乃是經過為教育目的而特別微調(fine-tuning)的,除此之外,根據其創辦人表示,該平台目前正在嘗試為不同教育任務串接不同的模型使用。
多數 AI 平台應用於台灣教育場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教學內容對應性不足,這是源於背後訓練資料局限性所致,MagicSchool AI 提供了資料上傳功能,作為資料庫的知識補充,還有語音輸入模式,讓使用者在輸出補充資料時可以更便利,在資料匯出也直接支援我們熟悉的 Word、Google doc,這些都是 MagicSchool AI 在使用上比一般生成式 AI 工具來得更加便利之處。
定義AI課堂應用模式的MagicSchool AI for Student
關於學生使用的 AI 長期以來都是老師們的困擾,到底要什麼樣的 AI 工具才能有他的使用靈活性同時又要兼顧學生的認知能力的特定限制?還有受限於台灣運課模式的適配性問題,是教師在教學前,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提示詞教學?此外,不少教師期望能看到學生在對話紀錄作為形成性評量之用,這些該如何平衡兼顧?
MagicSchool AI 或許給了一個我們不錯的解方,他們採用「以教師為核心」的「派送機制」,顧名思義 Magic School AI 允許教師從後台建立不同班級,按照班級為單位進行工具派發,還可以將這些工具進行「自訂」,針對不同課堂需求進行細節微調,此外,這些工具就如同教師工具一般,學生不需要透過和一般AI平台互動的提示工程來進行學習,直接輸入自身需求之學習參數即可進行學習。

(圖七)以班級為單位的AI管理介面

(圖八)AI 工具之派發介面

(圖九)AI 工具內部客製化設定
MagicSchool AI 的另一亮點在於「教師-學生」間的訊息交互管道,一般生成式AI都會需要使用者登入,而相關對話紀錄資料的保留都是以個體帳號為單位,對教學應用有其不便之處,MagicSchool AI 讓學生端只要輸入姓名、就可依教師指示即可使用老師派送之工具,如(圖十),教師端也有對應的管理介面讓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對話紀錄,如(圖十一),MagicSchool AI 可以說定義了 AI 融入課堂教學可行的互動模式。

(圖十)學生登入檢視操作介面(不需額外帳號申辦)

(圖十一)教師於後台也可以查看學生與AI平台的對話紀錄與歷程
AI 進入教育現場未來光景與可能
AI 進入課堂是一件讓老師們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一件事情,期待的是生成式 AI 可以作為我們的分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就算學生不在學校的環境場域,24 小時都有人可以詢問、輔助解決學習上的疑難雜症;害怕的是生成式 AI 的自由度讓學生的學習可能出現偏差,對於回覆引導的精準度,學生是否會因為使用 AI 而偷懶?
可以說,AI 之於教育現場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其實在AI具備認知能力前,「它」不過只是工具而已,AI 造成結果的善或惡從來都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在使用者,我們常常說的 AI 素養其中「使用 AI 的技巧與方法」絕對不是最大的重點,重要的是在將 AI 導入教學之餘,讓孩子們了解「正確使用 AI」、「負責任使用 AI」是重中之重。
作為引導者教師的我們,就像一位位「魔法師」,也對應 Magic School AI 創辦人強調的:「Teachers are magic!」,教師應該扮演刺激學生創意思考的角色,AI 為教育帶來的不是應該是「守株待兔」的怠惰,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積極,讓校園充滿名為「AI」的魔法,或許,這就是 AI 進入教育現場的美麗光景吧!
現在的你正在為了備課感到煩惱嗎?或是也想用數位工具設計出輕鬆又好玩的教材呢?
《翻轉教育》今年暑假邀請到李衿綺老師,帶你用數位工具把點子輕鬆變成學生買單的精彩教材!快來和現場老師們一起,找回教學創意與熱情吧!
📣立即了解課程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