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和父母聊天?老師分享大人和孩子聊天的技巧

孩子不想和父母聊天,只是「青春期警報」的提早到來嗎?莊雅婷老師分享和孩子聊天的技巧,親子間要聊得開心,秘訣就在於增加開放式的話題,並刻意讓話題圍繞在孩子本身。

孩子不想和父母聊天?讓親子共處時間成為美好時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孩子不想和父母聊天?讓親子共處時間成為美好時光。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當孩子經歷一天的校園生活與你重聚,你們開心的相擁、然後手拉手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你會開啟哪些話題與孩子交談呢? 

我曾聽到家長憂心地詢問,孩子還沒上國中就已經開始對與父母聊天感到厭煩;即使作業已完成,也只想待在房間看漫畫或上網打電動。家長們經常將這種情況歸咎於「青春期警報」的提早到來,然而我卻認為,這其實與大人們的「聊天技巧」有關。

父母的聊天方式,影響著孩子的思考傾向

父母對子女的提問通常出於關心,卻經常在無形中引導孩子朝某個特定的方向去思考。想像一位母親,每天在放學接到孩子時都問:「今天在學校有沒有同學欺負你?」這句話的本意是要「提醒」孩子在外要懂得自我保護,久而久之卻成了「喚起」孩子每天放大檢視班上每位同學的機心。

長期來看,孩子認為自己「被欺負」的情況會從原本的「沒有」逐漸變成「數不清」,這是因為孩子已經意識到,這就是父母關心自己的方式。

尤其當孩子發現,「比起回應『沒有』,回答『班上XXX嘲笑我』反而更能引起父母的關注」時,這種情況就會加劇,甚至還可能開始養成捏造事實的說謊習慣。

再想像另一位家長,每天見到孩子總是兩句話:「今天有考試嗎?」、「考得怎麼樣?」本是出於關心子女學習狀況的好意,卻意外演變成親子導火線;孩子每天放學都焦慮不安,大人的情緒也深受考試成績牽動。

考試分數固然重要,大人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問孩子考試分數的目的是什麼?是想看到高分,還是想要幫助他更進步?若是想看高分,那就不必費心去問孩子了,因為除了一百分外,很少有其他讓大人完全滿意的分數。

相反,如果父母能在聽到分數後給予適當的回饋,就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妨看看下面兩種情境,哪種情況更常發生於您與子女的對話中呢?

【情境一】

家長:今天有考試嗎?考得如何?

孩子:數學考了 98 分。

家長:看來你只剩一點點不會,我們一起來看是什麼地方。弄清楚後下次考試就沒問題了!

【情境二】

家長:今天有考試嗎?考得如何?

孩子:數學考了 98 分。

家長:剩下的那 2 分去哪了?

父母的提問有時也牽涉親、師、生之間的信任感。我曾聽同事分享,有一次學生在下課時間突然用一種輕蔑的語氣跟他說:「老師,我媽媽說我很大方,沒有很自私。」老師聽到起初是愣一下,不明所以,但還是問了他為何說這樣的話。一問才知道,事情比想像的令人錯愕。

原來是一週前,老師請學生幫忙發批改好的簿本,所有人都發了一些,唯獨這位孩子抽了自己的本子就走。當時老師提醒他:「大家都在幫忙,你這麼做是自私的行為。」沒想到孩子卻回家跟媽媽說:「老師說我很自私。」

後來又發生幾次類似情況,我的同事才知道這位家長經常問孩子:「老師今天有沒有說你怎樣?」親師生之間一但開始由孩子擔任傳話者,隔閡將會越來越大。
 

減少封閉式的提問,增加開放式的話題

所謂「封閉式提問」,是指對方僅能回應「是」或「否」的問句。例如:你今天開心嗎?

真正能夠延長談話的是「開放式話題」,意思是能引導對方「加以說明」的問句。例如:今天發生了哪些讓你開心的事情?為什麼開心?父母可以多使用開放式提問,讓孩子主動分享。

我非常支持大人們多鼓勵孩子藉由分享事件抒發情感,無論是正向或者負面,任何階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注與傾聽,即使他們表現得越來越不在意,但內心都是有所期待的。

親子間「聊得開心」的秘訣

當人們談論有關於自己的話題時,總能機哩瓜啦講上好久都不用休息。孩子更是如此。

而父母與孩子聊天的秘訣就是:刻意讓話題圍繞在孩子本身

無論是邀請他談談今天學到的知識也好、與朋友的互動也好,或者孩子對自己的想法、對未來的期待都是很棒的話題;身為父母或師長,我們不必刻意做出回應或評價,只需暫時放下手邊事務、認真傾聽,就是一位擅於與孩子聊天的大人囉!

延伸閱讀

莊雅婷 莊雅婷

莊雅婷

臺北市士林區雨聲國民小學

現職北市雙語教師。大學期間曾赴新加坡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交換,於Jurong Primary School擔任實習教師,返國後考取雙語師資公費生,並曾於暑假期間實習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近年投入雙語教育研究,於領航師培新趨勢「雙語.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後多次參與全國教學設計競賽獲獎,目前也協助國際活動的翻譯工作,並持續在教育圈中當個快樂的小學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