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電影推薦好書|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選片、避雷一本搞定!

長年將電影融入教學的陳建榮老師,捨棄傳統苦口婆心的說教,借助電影落實情感教育。新作《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就是用電影來和孩子談「情感教育」。本文將分享建榮老師的觀察、立意以及建議。

《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作者陳建榮老師長年將電影融入教學,捨棄傳統苦口婆心的說教,借助電影落實情感教育。

《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作者陳建榮老師長年將電影融入教學,捨棄傳統苦口婆心的說教,借助電影落實情感教育。

本文重點摘要

學會「愛人」,同時保有「自我」

情感教育最近幾年在台灣社會引起很大討論,不只情感不順遂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2023 年又陸續爆發「Me too」事件,帶來毀滅與傷害,連帶波及無數家庭跟著破碎,讓人意識到情感教育刻不容緩。

情感教育不只是兩個人談情說愛如此狹隘,更包含彼此情感交流過程中自我認同、愛的發聲、身體自主權,甚至是放手等課題。

時下孩子的人際互動大量轉移至網路,健全的情感教育不但能強化他們的心理韌性,更能減少缺乏實體情感連結的孤單感,並且發展出正向與他人互動的行為模式,這也是目前在教育界所強調的「社會情緒學習」(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同時,孩子也有認識情感關係的必要。當我跟國小學童分享戀愛話題,學生一面摀嘴驚呼「噁心」,同時又睜大眼睛想要知道更多;一些早熟的孩子,甚至中年級就萌發愛苗,並且發展出「情侶」關係。這些都讓我覺得情感教育必須從小開始,藉由師長及家長的帶領,與孩子一起討論、釐清價值觀與態度,才不會讓孩子因為一開始的認知錯誤,而出現行為差池

比起成人苦口婆心的說教,電影無疑是情感教育信手拈來的好工具、好導師,既能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劇中角色與事件也是開啟討論話題的素材,還能引導孩子關注身邊類似劇中人的親友。倘若自己遇上了同樣問題,在電影類比經驗下也可思考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向,從中獲得力量。

愛沒有對錯與標準,需要創造與珍惜

我體悟到,其實每個人對愛都充滿強烈的需求與渴望,相較之下,我只是決定「愛自己」多一點,讓人生可以持續向前。

我必須讚嘆,電影真的是情感教育最堅強的師資,讓我不斷從中萃取醍醐灌頂的智慧。

我去義大利旅行時,堅持前往小山城科爾托納一遊,因為那是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的拍攝地點,每天往返的火車只有一兩班。科爾托納充滿自然美麗的氣息,幾百年來建造的石頭房屋也依舊維持著原貌,讓我覺得應該用心感受當下美好,不應該累贅透過手機做紀錄。它的沉靜氛圍,總會讓我想起電影裡的情節,以及劇中所要傳達的「幸福的瓢蟲理論」(註),提醒我:下一個會更好

來到維也納時,我也按圖索驥找到電影《愛在三部曲》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時》劇中男女主角逛的黑膠唱片行,並且前往兩人夜間同遊的樂園搭乘摩天輪。這三部耗時20 年才完成的電影,帶領觀眾看到戀人完整愛的歷程,進而思索:真愛是什麼樣貌?一輩子的真愛有幾個?這些沒有對錯標準答案的叩問,非常適合國中以上的孩子拿來討論情感議題。

註: 這部電影中,凱薩琳告訴女主角法蘭西斯:「小時候,我花了好多時間找瓢蟲,後來終於放棄躺在草地上睡著,醒來後才發現身上到處都是瓢蟲。」她希望法蘭西斯「把握當下」,不要深陷離婚的悲痛之中。這段話裡的「瓢蟲」原指法蘭西斯所期盼的愛情,進一步延伸為對幸福生活各種美好事物的期待。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小嬰兒需要母親的擁抱及身體撫觸來增強親密感與安全感,成長時期也需要情感的依附與連結才能健全成熟。安全感愈足夠的孩子,個性愈趨溫和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情感教育必須從小開始的原因。但面對情感教育,大人總有難言之隱,所以更要借助電影來幫忙。

我們會在愛裡受傷,也能復原成長茁壯

母親在11 年前過世,當時我把悲痛的情緒抒發在臉書上,許多學生看到後紛紛聚在一起,在我回家處理喪事時打電話給我。也許學生不見得能說出口撫慰我的話,但只要聽到「老師要加油」、「老師有沒有我們可以幫忙的地方」,我再也止不住的潸然淚下……

這些孩子,都是我任教期間出現過情感亂流的主角,也都是我曾想盡辦法協助解惑的學生,然而人生就是奇妙的旅程,當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誠懇用心的陪伴他們一起走過愛的歷程,輪到自己遭遇人生傷痛時,他們也不吝惜丟下一個又一個的救生圈,讓我在面對生離死別時得到許多慰藉。

回想第一次看完魏德聖導演的暖心之作《BIG》時,時間已近午夜時分,當時的我沉浸在角色和自己的相互呼應,心中激起澎湃的感動和複雜的感觸。特別是看到劇中飾演源源媽媽的曾沛慈對著心愛女兒說:「如果妳真的很痛苦的話,就去神的身邊當個小天使,媽媽可以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擔心。」我的眼淚就奔流不止。當年母親被醫師宣告可能要回到神的身邊時,我同樣也是依偎在媽媽的身旁淌著淚、說著同樣的話……。為什麼自己如此私密的生命經歷,會變成電影裡的情節對白?於是,我當起《BIG》的包場主,看了近20 次依舊深受感動,期待藉由我的包場,能讓更多親子與師生珍惜生命裡的每分每秒,一起在電影中被療癒並獲得釋放,然後帶著洗滌後的身心靈持續邁開大步繼續向前。

為什麼本書《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最後一章要設計為「創愛」?因為當我們學會了愛,那麼縱使受傷,也有能力在創傷中慢慢復原,並且更懂得珍惜相遇之情,進而創造更多療癒彼此的力量,把愛繼續傳遞下去……

就如同電影《星際效應》裡的經典金句:「『愛』才是真正能穿越時空的唯一解答。」(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用電影和孩子一起學會愛的能力》/陳建榮著

延伸閱讀

陳建榮 陳建榮

陳建榮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國小班導師

擅長運用優質電影,在有效的教學設計下,結合討論賞析、活動實作和體驗省思,讓學生展開深學習,發展多元智慧,將電影的內涵潛移默化成自身的生命哲學;更把「生命教育」等情意課程,透過電影主題式課程引導深化成孩子們的素養。目前已在全臺和香港分享數百場關於電影與創新、性別、特教、情感教育等,曾獲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出版多本電影融入教學著作,擔任兒童影展評審、兒少節目顧問、教育部諮詢委員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