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筆記是什麼?關鍵的三大元素與五大架構

筆記除了純文字的紀錄以外,還能有什麼呈現?塗鴉筆記就是「視覺化的知識地圖」,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地掌握一場會議、一本好書、一堂課程、一套旅行的關鍵訊息。視覺化教練邱奕霖老師整理出塗鴉筆記的關鍵三大元素與五大架構,幫助師生在做筆記的時候,嘗試有系統的整理,同時圖文並茂!

我的啟蒙書《直覺式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我的啟蒙書《直覺式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從小喜歡畫圖也喜歡做筆記的我,直到2015年閱讀了《直覺式塗鴉筆記》一書,才打開我對「塗鴉筆記」的認識,也才赫然發現,原來筆記可以圖文並茂,原來筆記可以充滿個人風格與樂趣。

什麼是塗鴉筆記,以及從事塗鴉筆記的四大好處?

首先關於「塗鴉筆記」,根據有「塗鴉筆記之父」之稱的麥克・羅德所述:塗鴉筆記,是指運用手寫字、繪畫、手繪風格的字型、形狀、箭頭等視覺化元素,紀錄資訊的過程,透過這樣的邊寫邊畫模式,分別帶來四大好處。

一、 建立全局思維:
因為每張塗鴉筆記就是「視覺化的知識地圖」,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地掌握一場會議、一本好書、一堂課程、一套旅行的關鍵訊息。

二、 保持專注強化記憶:
製作塗鴉筆記的過程,我們除了透過聽見與看見獲取資訊,也會同步進行思考、手部書寫、塗鴉等多感官的搭配運作,不僅能有助於我們保持專注,資訊視覺化的記憶效果,也會比單純文字來得好很多。

三、 具備個人風格與樂趣:
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參考《直覺式塗鴉筆記》這本書,其中收錄了15位國外塗鴉筆記師的作品,你會發現每個人的筆記都超有個人獨特風格、特色,這也是以往我們求學過程筆記較為缺乏的一塊,當筆記能結合個人喜好、元素、風格,這過程將變得更加有趣,有趣才能持續下去。

四、 表達想法:
「想法為重,而非藝術性」這點是我時常自我提醒的原則,同樣資訊為何你選擇這些圖像呈現?為何用這種框架表達?其背後都呈現出我們自己的觀點想法,而非被動抄寫。

塗鴉筆記的關鍵三大元素?

知道了「塗鴉筆記」的價值後你可能會想,「啊我又不會畫,或是筆記裡頭到底要畫哪些東西?」

首先,塗鴉筆記的本質是「資訊傳遞」,所以看懂比美醜更重要,至於如何讓人(包含自己)看懂?答案就是圖像+文字同時出現,比如:你想表達咖啡,但畫了一張咖啡的圖覺得不像,這時只要在旁邊寫上「咖啡」兩字即可!

第二,塗鴉筆記的「圖」要畫什麼呢?這裡用「極簡閱讀」的視覺筆記來介紹最常用的三大面向給大家。

極簡閲讀。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1. 標題:
標題常見的呈現方式之一就是「人像+框」,如同上圖中左下角的樂高人偶+標題框,讓人首先一目瞭然知道本張主題的主題為何。

2. 話題組:
就是筆記中的內容,在繪製時可以想像每個重點內容就像一個圓圈,一張筆記有幾個重點,等於有幾個圈,資訊多寡決定圈的大小,而每個圈裡的內容包含了
● 關鍵字
● 摘要文(最多兩行)
● 圖像(人像、表情、象徵圖等)
● 框架(流程圖、三角、三階圖、同心圓)
● 圖表(長條圖、圓餅圖等,不過這張筆記沒有出現)

3.視覺動線:
一張塗鴉筆記的成功,在於「是否讓人方便閱讀,好理解」,因此明確的動線就很重要,包含箭頭、線條、資訊分塊等,依照我們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的閱讀順序,來排列筆記資訊。

塗鴉筆記五種萬用架構?

讀到這,相信你對於塗鴉筆記的製作有了基礎的了解,但如果現在拿出一張白紙,要你立刻針對一本書進行塗鴉筆記,你一定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這裡跟你分享一個我在做塗鴉筆記的秘密,那就是千萬避免「無中生有,從空白白紙開始畫」!

而是先畫架構,用填空的方式進行筆記產出,至於有哪些架構呢?
以下我整理常見的五種給大家參考:

一、線性型:
呼應剛剛提到我們的閱讀習慣,這類型的資訊架構,常以簡潔、清楚方式由上而下、由左至右排列,常見以直立式長條形呈現。

適合:多場次、多主題、短時數的情境使用,特別是像TED演講等類型,建議可搭配 why、how、what 三面向做資訊整理。

線性型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2、中心形:
這類型架構,主打中間的主題資訊,所以時常會放上講者照片或圖像,搭配標題,相關資訊則放在周圍的呈現方式。

適合:主要目的以吸引注意,資訊量不多且破碎的情境使用。

中心型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3、路徑型:
有明確一條主要視覺動線,無論是由上而下還是由左至右,資訊都圍繞在這條路徑周圍,適合有時間脈絡或主要流程步驟的資訊紀錄,包含自傳、人生歷程,或是筆記流程、創業階段等。

路徑型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4、方塊型:
筆記將資訊進行分塊呈現,常見變形類型有三:
(1)正方形色塊式:
搭配像九宮格式地不規則切塊,常以三種顏色(主題色、重點色及黑色)做搭配呈現,適合清單、列點式資訊。

正方形色塊式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2)漫畫式:
顧名思義就是用漫畫版型、對話框、人像等元素,來呈現知識內容,資訊量較少,適合原則、金句型資訊,或是主題案例記錄。

漫畫式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3)類別塊狀式:
主要針對資訊以分類邏輯、較為破碎,彼此無明確相互關係的主題,可用這樣的形式呈現,適合工具、方法型資訊記錄。

類別塊狀式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5、框架型:
這是我近年來最愛的塗鴉筆記架構,因為夠清楚、簡單之外,又能比較完整呈現資訊的全貌,包含大家熟悉的文氏圖、流程圖、金字塔圖、矩陣圖等,都相當好用!

框架型塗鴉筆記。圖:邱奕霖老師提供

以上,就是塗鴉筆記常見三大元素與五大架構,你學會了嗎?
如果你對圖解感興趣,歡迎免費加入我們圖解學習社群:
「圖解力實踐交流團」(手機點擊即可加入)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延伸閱讀

邱奕霖 邱奕霖

邱奕霖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擅長將磅礴、複雜的知識圖像化,創造出視覺筆記的邱奕霖,目前累計針對企業、學校機關進行逾百場的培訓及演講,應用圖解力來思考、解決問題,並著有《塗鴉吧!用視覺模板翻轉人生》一書。 今年推出新作《圖解力教學》,為了鼓勵老師在課堂應用圖解,書中他細緻拆解了圖解的元素,一步一步帶領老師以圖解來教學,即使是圖解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