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藝術課:Watercolor 水彩世界!中英比例拿捏與水彩課逐字稿分享
雙語藝術怎麼教?雨聲國小雙語教師莊雅婷老師分享適合「雙語新鮮人」的一堂雙語視覺藝術課,並詳細紀錄授課逐字稿與教學步驟,介紹一堂以水彩為題的雙語藝術課如何開始,並分享雙語的比例與使用中文的時機。
雙語藝術:Watercolor水彩世界。圖片提供:莊雅婷
適合「雙語新鮮人」的藝術課
近期是逢大家忙於準備教師甄試複試,我陸續收到提問:
- 「老師,請問如何規劃和實施雙語課程?」
- 「雙語課的中英比例如何拿捏?」
- 「哪些學科更適合先開始執行雙語?」
我想,我會推薦大家從藝術領域著手雙語教學;藝術領域相對於國語數學等學科,是屬於操作、技能性的術科。
大學時我常聽其他雙語公費生稱「藝術、體育」這類術科為「雙語友善」的學科;待我成為真正的小學雙語教師後,切實覺得當時他們說的對極了──比起傳統學科,教師在藝術課程中有大量操作示範的機會,即使全程使用英文,亦不致影響學生的理解,的確是很適合入手雙語的科目。
如何開啟一堂以 Watercolor 為題的「雙語藝術課」?
(一)欣賞水彩作品
美勞課就從「欣賞大作」開始吧!透過欣賞作品,學生能明確知道即將會學到的技法和之後創作的方向,是美勞課很棒的開場白。
(二)認識水彩工具
接著進入認識「學科 English words」的環節。在此階段,老師可透過「重複」,讓學生不知不覺記住這些英文單字(實際經驗分享:只需一節課 40 分鐘,孩子就會因老師的重複而熟記單字,到下週上課時是有能力主動講出來的喔!)。
以「Watercolor」這堂課來說,學生會認識的單字大概有:brush, palette, bucket, pigment, watercolor pencil。
就「bucket」這個字來說,我的「重複」方式有很多,像是:
- Did you bring your bucket?
- Show me your bucket.
- Well, this is a plastic bucket.
- Great! You have a small bucket.
我非常喜歡且認同雙語課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學生有機會在雙語課堂中,以「主題」的方式先學到了英文課還沒教到、卻「非常生活化」的英語詞彙;能夠「現學現賣」的學習歷程也讓親師看見了孩子們顯著的成就感。
(三)水彩技法的理解與應用
藝術課程勢必要學習藝術創作的「技法」,而我們此次聚焦於「渲染法」。老師或許會糾結在「Rendering(渲染)」這個字對小學生來說是否太難,以下我將進一步說明,提供雙語課堂中「中英的比例」與「中英文使用的時機」的參考方法。

「Rendering(渲染)」這個字對小學生來說是否太難?圖片提供:莊雅婷
Bilingual Art Lesson 雙語的比例與中英文的使用時機
(一)雙語比例:英文85%,中文15%
基於學生在經過之前一整學期的雙語課後,對於老師時常「中英雙聲道」已經司空見慣,我想這堂 Watercolor Lesson 可以全程使用英文,再搭配圖示或影片加以輔助。
總結來說,我們最終是使用了約八成以上的英文比例;期間並無任何中英穿插的句子(為了確保語言句構的完整性,應盡量避免使用「畫 watercolor 的 tools 有 brush, palette 和 pigment,你還會需要 bucket 來裝 water」)。

在這堂雙語藝術課中,可以全程使用英文,再搭配圖示或影片加以輔助,最終使用了8成以上的英文比例。圖片提供:莊雅婷
(二)中文的使用時機:比起「英文知識」,學生更應該知道「學科知識」時
- 在「介紹水彩用具」這個環節的授課逐字稿:
|
教師:What tools do we need? 甲生:水彩筆! 教師:Yes, you' re right. We need brush! Did you bring your brush? 乙生:Teacher, look, I have brush! 教師:Wow, you have two brushes! 丙生:You only have two. Look, I have A LOT OF brushes!!! 教師:Cool. What else do we need? |
- 在「引導學生欣賞作品」的授課逐字稿:
|
教師:Look at this watercolor work. It' s a masterpiece. 丁生:哇……好美哦。 教師:Umm, it is. Look at the aurora in this picture.(一邊指著螢幕上的圖片) 戊生:Aurora 是北極的極光嗎? 己生:叮咚叮咚!(比一個圈圈) 教師:Can we draw the aurora by using watercolor? 庚生:Of course! But you need two or three colors. |
可以發現到,這些環節師生皆使用了大量英文,甚至生與生之間的回應也自動切換英語模式,一切都發生的自然、不違和。大概是因為「水彩筆」對他們來說並不生疏,且他們手邊正好有實物;另一方面,即使他們對「極光」較陌生,但有了圖片輔助,也得以克服語言上的障礙。
然而,當進行到「Rendering 渲染」這個水彩技法時,我就改為以中文來解釋,包含講解渲染作品、如何製造渲染效果、以及渲染注意事項等。
- 在「引導學生認識『渲染法』」的授課逐字稿:
|
教師:接下來,我們要認識一個叫做 Rendering 的技法。 辛生:Rendering… 教師:Rendering 就是渲染法。 壬生:喔!渲染法!就是剛才那些作品用到的!像是極光啊、夢幻夢幻的那種景色。 教師:是的,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製造出美麗的渲染呢?那就是⋯⋯(開始以中文講解畫法) |
在此環節,比起鼓勵學生將「Rendering」這個單字背起來,我更在意他們是否了解此技法在藝術創作上的用途和方式,這正是這堂課要學習的重點技能。以「母語」來認識新知,顯然更有助於學生吸收。

圖片提供:莊雅婷
學生的實作與反應
孩子們在這堂雙語藝術課學習到了渲染的技巧,在實際操作後,好像開啟了一個過去未知的世界一樣興奮。
宸菲在課堂結束後來找我,說:「老師,請問我能再拿一張圖畫紙嗎?我覺得好有趣,我想要回家再畫一張不同顏色的 watercolor。」我很高興聽見學生將學到的單字「Watercolor」像奶油般滑順的說出口,更驚喜他們在課堂結束後自主學習的動機。
我想,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一堂雙語藝術課。

▲宸菲在課堂結束後問:「老師,請問我能再拿一張圖畫紙嗎?我想要回家再畫一張不同顏色的watercolor。」圖片提供:莊雅婷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