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教育迷思6:自救是最後手段,「防溺」才是重點

在防溺教育中,學自救只是最後手段,預防溺水才是重點!「像一條魚LikeAFish」防溺游泳教育品牌創辦人、《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作者張景泓(蕉哥)分享常見迷思,並介紹五個基本的水域安全觀念。

自救是最後手段,「防溺」才是重點。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自救是最後手段,「防溺」才是重點。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像一條魚LikeAFish】推廣防溺游泳教育來到第六個年頭,從剛開始的默默無名,遇到疫情的無情摧殘,最終走出了自己堅持的路,也越來越為人所知。

現在已到春暖花開之際,也是大家開始會學游泳的季節。因此,我們將撰「防溺教育迷失」的系列文章,將我們的經驗,變成各位家長保護孩子的後盾。

 

會水中自救技巧的好處,是幫助我們在落水後可以不緊張,依靠自身的能力脫困或等待救援。不過,水中自救技巧不是這麼容易學會的,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到身體能夠下意識反應。

更重要的是:有些時候水中自救技巧並不能派上用場。譬如身處的溺水環境太險惡,即便會自救也做不出來;又或者是需要等待救援的時間太長,體力上無法支撐這麼久。

學習正確的水域安全觀念,才是防溺的最高原則

水中自救在這幾年突然在游泳教學界颳起一股旋風,似乎成為許多單位會特別強調的教學內容。

然而,水中自救其實已經是意外落水後,無人可以協助的最後手段,也就是發生溺水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整個防溺教育的學習過程中,更重要的應該是「如何避免溺水」情形發生。

多數的溺水意外,其實都是可以事前避免的,只要有水域安全觀念。

舉例來說:

  1. 山區溪邊午後雷陣雨的機率高,因此上午前往玩水更安全。
  2. 颱風來的前後會有較高的機率會有長浪(瘋狗浪),觀浪風險相當高。
  3. 穿著防滑的溯溪鞋去溪邊比較安全,拖鞋被沖走不要去撿,滑倒機率很高。
  4. 遇到離岸流要往兩側游離離岸流範圍,再往岸上游。
  5. 意外落水後如果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游回來,應立即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以上幾個觀念其實都非常基本,但相信有許多人並不一定有這些玩水常識,也就變成需要靠更難的水中自救技巧,在最後落水階段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為什麼游泳選手不一定會水中自救?

除了上述提到應當盡早學習水域安全觀念以外,有些游泳教練也會強調:傳統游泳就會學到水中自救技巧了,哪個會自仰蛙蝶的人不會自救?

這件事情是有盲點的。

相信已經會自仰蛙蝶、或是游泳隊的選手,相關的水中自救技巧應當都做得出來,只要稍加訓練很快就能駕輕就熟。

但在成為選手之前呢?如果在這之前先遇上了溺水狀況,學生卻還在瘋狂拿浮板打水的初學階段,他能夠反應的過來嗎?

「防溺自救教育」與「傳統游泳訓練」其實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所以荷蘭在教游泳時,當學生通過了最基本的A證照之後,有了基本的防溺自救能力,可以再來考慮要往游泳選手、水球、或是其他水域活動專項發展。

而在台灣,練習游泳項目通常只有唯一一條發展途徑:也就是往游泳選手邁進。而這些選手脫離學生時代以後,其實也不一定會想要從事其他水上活動

在沒有繼續游泳跟從事相關的水域活動,水性自然就越變越差。所以我們才會聽過很多小時後很會游泳的人,但長大後幾乎忘記怎麼游泳。

因為沒有人在乎游泳跟自救,大家只想開心玩水,但他們已經不善水性了。

嘗試各種水上活動,是學習防溺知識最快的方法

多數的溺水意外都不是發生在游泳池,而是發生在溪邊、湖邊、海邊等等的開放水域。因此,我們在游泳池不管練習了多少次水中自救技巧,終究必須學會在開放水域做出來。

這件事其實是最困難的,因為環境的嚴苛程度差異甚大。

瞭解不同水域可能會產生的溺水風險,我們就會知道該如何避開它。而最簡單學習的方式,就是由專業的教練帶領在這些環境從事不同的水域活動

每個活動會遇到的風險狀況都不太一樣,常見的活動如溯溪、獨木舟、SUP、潛水、衝浪、溪降、海泳、浮潛、跳水、釣魚、鐵人三項、漂漂河、野溪溫泉,意外落水的情境也都不同。

當然,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不見得有空能多方體驗。因此如果想先在泳池學習水中自救技巧,找有相關經驗的游泳教練教學就相當重要。

如果游泳教練有在從事相關活動、甚至是專業玩家,那他必然更能理解相關要面對的溺水意外狀況有哪些,並知道如何防止發生,同時真的遇到該如何用水中自救技巧脫困。

 

結語

防溺觀念的重要性不亞於水中自救技巧,甚至各需要提前去學習。畢竟我們都從小就會被父母帶去溪邊海邊玩,但無論是體能、游泳能力可能都還沒達到能夠水中自救的標準。

避開意外發生的可能,就是防範溺水最好的方法。很幸運的是:學習這些內容前你不用會游泳,甚至怕水恐水都沒關係,因為這些都是不下水就能學習的知識。

延伸閱讀

張景泓 張景泓

張景泓

Podcast節目「救生日常」主持人

張景泓(蕉哥),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所,2年游泳池、5年海水浴場救生員經驗,1年溯溪、獨木舟、SUP帶團教練,UDN鳴人堂專欄作家,戶外安全推廣協會講師。出版書籍《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