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幼兒早療通報破3萬、早療聯評大塞車 「小烏龜世代」上學了!【小烏龜世代】

疫情寶寶陸續上學,越來越多老師、醫師發現,在2020到2022年間三級警戒中長大的幼兒普遍在語言、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較慢,可說是新成形的「小烏龜世代」。原因有哪些?早療聯合評估為何大塞車?對發展遲緩的幼兒,又能提供哪些協助?

越來越多老師、醫師發現,新一代小朋友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比較慢,可說是一個新成形的「小烏龜世代」。曾千倚攝

越來越多老師、醫師發現,新一代小朋友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比較慢,可說是一個新成形的「小烏龜世代」。曾千倚攝

宜蘭縣某醫院附設幼兒園老師形容,近三年入學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起過去落後很多,吃飯灑得到處都是、不會穿衣服鞋子、上課恍神無法專注,「簡直全班都像發展遲緩」。

不僅六都以外的縣市,在台北市信義幼兒園老師羅巧喻也觀察,以往二歲入學的孩子已經能嘰哩呱啦講個不同,但「現在一班16個小孩,大概有5個小孩沒有語言能力,都只會發出『啊』或用手指。」羅巧喻苦笑。

全國各地幼兒園遇到的狀況大同小異。越來越多老師、醫師發現,新一代小朋友認知、肢體、情緒等發展比較慢,可說是一個新成形的「小烏龜世代」。

幼兒發展慢半拍,和疫情有密切關聯。全球都有研究佐證,日本京都大學醫學與公衛研究所針對447名1-3歲與440名3-5歲的托兒所兒童,進行追蹤研究發現,經歷過疫情的孩子在五歲時,整體的發展遲緩落後了4.39個月,相當於落後約6%。比起過往的同齡人口,比較不會對人笑與社交應對。

台灣早療幼兒通報人數疫情後創新高

根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台灣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人數自2011年起逐步緩升,平均每年增加7%。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通報人數已超過2萬5千人,2020年、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通報人數無明顯波動,但2022年疫情解封後,通報人數大幅上升;2023年通報人數達34,781人,創下歷年新高,與疫情前相比成長逾3成。

而各大醫院所設的聯合評估中心,疫後因初診、複診兒童湧現,變成大塞車,熱門的台大、馬偕醫院平均要等半年才排得上,地區型醫院至少也要等三、四個月。

全台兒童早期療育通報人數逐年增加、12年成長2倍;受到2020新冠疫情影響,2022年史上通報人數成長最快,並在2023創新高。圖表資料來源:衛福部。圖表製作:陳奕安、劉映均

全台兒童早期療育通報人數逐年增加、12年成長2倍;受到2020新冠疫情影響,2022年史上通報人數成長最快,並在2023創新高。圖表資料來源:衛福部。圖表製作:陳奕安、劉映均

根據 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遲緩兒比例大約6%~8%,在一個25人的班上,平均只會有2人,但為何目前醫療和教育現場普遍感受到「小烏龜世代」來臨?是否家長過度擔憂所致?又現代社會的醫療、教育環境越來越進步,嬰幼兒獲得的營養也相對更充足,為何在台灣發展遲緩的孩子,從統計數據看來卻是不減反增?

疫情或許是一個關鍵影響,但幼兒發展落後,有時原因之一也可能因為父母過度代勞。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蔡文心分析,先天性遲緩生理上只占一定比例,其他則是屬於「後天性發展遲緩」,或只是「發展落後」,其實未達醫學定義上的遲緩程度。背後原因很可能是從出生就被保護太好、沒機會動手練習,甚至小小年紀就接觸 3C⋯⋯,「孩子沒機會練習走路,就一定走不好;阿嬤永遠幫他穿好衣服鞋子,他就學不會穿拖、綁鞋帶、開扣子和拉鏈」,蔡文心從門診發現不少這樣的案例。

值得留意的是,孩子間的發展差距也更擴大。疫情隔離,讓家長無法妥善照顧的幼兒失去學校這個關鍵支柱,拉大了幼兒的發展差距,形成更嚴重的 M 型化;托兒所的照護品質跟幼兒園停學,弱勢家庭的孩子無法接受好的托兒機構照護,家中大人也沒有時間跟他們多互動,難有好的家庭支援系統,使得孩子的處境雪上加霜,受挫更大。

《親子天下》訪問多位醫療專家與學前、國小教師,綜整小烏龜世代成型的主要原因:

原因一:疫情隔離長大的孩子,少了情緒和面對面的互動學習

長期在特教現場觀察的新北市新和國小資源班老師鄧蕙雯指出,2020年到2022年的三級警戒期間,長達兩三年人們長期戴著口罩,孩子在語言、人際方面落後相當明顯。這些寶寶現在進入小學,低年級生無法透過老師的唇形去看怎麼發音,偏自閉的孩子也因為長期讀不到人的情緒表情和喜怒哀樂,在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周文君觀察,環境刺激減少會促成孩子的發展遲緩,也因為疫情延緩通報,加上民眾害怕就醫,無法提早發現,延宕三年導致疫後通報量大增。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蔡文心也發現,本來安排要做聯合評估的孩子,因為疫情家長不願意帶來醫院;已經在上課的孩子,一旦中斷學習又打回原點,像是好不容易教過動兒控制好情緒跟社交技巧,疫後都得重新來過。

原因二:父母過度保護、習慣 3C 育兒,造就小烏龜

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鄭雅薇觀察,少子化延伸出「over parenting」(過度教養)的問題,全家焦點都在一個孩子身上,父母或祖父母常不經意幫忙做太多,過度保護疼愛、事事代勞都影響到孩子人際互動與能力養成。羅巧喻也說,平均起來若班上5個小孩沒有語言,其中4個可能只是缺乏練習,經過老師專業指導,幾個月就能出現明顯進步,只會有1個是因先天生理限制、需要更長期的協助。

「媽媽你不要給小孩看抖音啦!要看手機也看合適一點的內容嘛」,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秦家翊經常這樣苦勸家長。他觀察,門診時年輕父母推著孩子進來,才一歲不到的小孩就緊緊握著手機,一旦住院,無聊時更是媽媽和小孩一人一台不離手。蔡文心也說,孩子學習語言需要有眼神的注視、看著大人唇形仿說,但很多祖父母或爸爸媽習慣丟一台手機、平板給幼兒,事實上兩歲以下根本不該使用 3C。

越來越多臨床心理師發現,過去來求診小孩多會喜歡玩積木、汽車或昆蟲,但現在問起孩子有什麼特殊興趣?所有人的答案幾乎都是「玩手機」。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梁忠詔也說,治療師已反映現代兒童對任何要動手操作、要互動的活動都興趣缺缺,診間不時看到親子搶手機,媽媽不會制止,只說「你乖乖聽話,等一下到外面就給你玩手機」,手機變成小孩的增強物,越早養成這種習慣,想要打破就越困難。

原因三:社會接納度提高,過去的「標籤」成「資源」

鄧蕙雯分析,過去十年家長多會抗拒自己小孩被「貼標籤」,現今社會接納度提高,特教的宣導和醫療進步下,考量現實面有不同程度的補助,被鑑定後特教和醫療的資源會進來,讓越來越多家長能安心接受。特別的是,鄧蕙雯和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都發現,家長甚至有過度期待的心態,即使孩子只在遲緩標準邊緣,仍希望醫生開出證明,就像得到一張「免死金牌」證明不是自己不會教、沒有陪伴,而是孩子先天有問題,期待醫師、特教老師給予更多協助 。

各種原因交錯下,造成疫後全台早療聯合評估大塞車。不論初診、複診,「到底何時才能排到我家孩子?會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讓所有早療兒童家長都焦急。

(責任編輯:劉映均)

📌您班上的孩子也是「小烏龜」嗎?孩子發展進度緩慢怎麼辦?立即點開親子天下最新專輯【小烏龜世代 早療家庭指南】>>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陳奕安 陳奕安

陳奕安

親子天下

記者。對世界總是抱持開放的心,喜歡聽故事,期許用文字敲開透光的縫,讓世界變好一點、鬆綁一點。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