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怎麼教?避免意識形態、教出思辨力的5個教學分享

「巴勒斯坦就是恐怖份子,該全面剷除」、「以色列才過份好嗎?他們搶別人的土地」當國際教育、媒體識讀如此被重視的現在,當學生的對話僅選擇力挺的對象、怒轟對立方,老師能如何將世界的脈動帶進教室?曉芳老師分享5個以巴衝突的教學活動重點,並最終讓學生們懷抱為以巴雙方人民祈求和平的心。

以巴衝突怎麼教?避免意識形態、教出思辨力的5個教學分享。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以巴衝突怎麼教?避免意識形態、教出思辨力的5個教學分享。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在發表批評性或有爭議的評論時,是否常因對國際局勢的無知、缺乏同理心或過分自負的觀點,而出現失衡不當的言論呢?隨著以巴衝突日益加劇,學生們可以透過網路媒體關注這件事,但許多孩子們可能只憑看過一則新聞,或隨意上網收集資料,就開始選擇力挺的對象,怒轟立場相對的一方。某天在九年級的課堂上,我聽到學生們的對話:

A生:為什麼要和平對待加薩地區的人,哈瑪斯也沒有人道對以色列的人質,巴勒斯坦就是恐怖份子,該全面剷除。

B生:以色列才過份好嗎?他們搶別人的土地,哈瑪斯是在保護巴勒斯坦的人民,把自己的土地搶回來。

當學生們討論時事時,就是老師將世界脈動帶進教室最好的時刻。

  • 面對敏感的議題,教師該如何教?才能啟發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心與理解。
  • 教師要如何拿捏正確的教學心法?才能訓練學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不致使課程淪為單方面灌輸觀念呢?

宗教爭端及民族衝突的問題相當複雜,大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小至個人間的霸凌,這次課程設計的重點不在批判任何一方,希望透過以巴雙方歴史脈絡的梳理,及相關新聞及文獻的導讀分析,讓同學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各個民族及宗教行為背後的動機,對衝突爆發各方立場的角力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同理二方的行為,反省戰爭及恐攻的不智及對人民的傷害。

課程透過歴史脈絡的梳理和討論,讓同學從多視角剖析以巴衝突。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中間照片源自星島頭條。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以巴衝突這樣教1:提供多視角的資料

近日以巴衝突的新聞畫面,震撼全球,各種真假消息甚囂塵上,在進行具爭議性主題的課程時,教師要確保提供學生足夠的資源,多角度的去認識以色列及巴勒斯坦雙方的立場。在課程開始前,可能有同學在既往片面資料的影響下,會形成一些刻板印象,在大量閱讀資料後,某些爭議會挑戰孩子們固有信念,甚至似乎動搖原有價值觀。這種動搖,會促使學生們開始反思,這就是一種思辦能力的訓練。

書單推薦

  1. 認識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從古到今的紛爭
  2. 巴勒斯坦之殤: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
  3. 天堂之星
  4. 雪是誰的?

推薦書單。圖片截圖自商周出版、馬可孛羅、台灣東方、三民出版社

以巴衝突這樣教2:教師保持中立立場,避免意識形態的輸入

老師對以巴衝突歷史脈絡的梳理及闡述,必需避免使用激烈的言詞,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這些複雜的議題,其用意在幫助學生審視各種觀點,與形成自己的看法,絕非灌輸某些思想。

教師幫助學生審視各種觀點,形成自己的看法。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以巴衝突這樣教3:針對3類主題分組討論

各組同學展開實際討論時,教師應提供學生安全且支持的氛圍,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交流激盪不同論點。課堂中針對下列三類主題進行討論。

  1. 媒體識讀

新聞媒體乃至於一個國家的立場,是決定其處理問題時的原則態度,事實價值判斷不同,選擇的視角及做出的結論就不同。一個事件有時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觀點,每篇報導是為誰服務,是為哪一個國家、政黨或個人站台。每場國際衝突,各個國家行為背後的動機,國際利益的盤算,都可做為判斷雙方立場的參考。這次課程整理了十個國家,八家媒體的新聞報導,請同學們討論哪些國家及新聞媒體的立場較中立,哪些是支持以色列或巴勒斯坦的立場呢?又有哪些是假新聞,藉以認識國際主要國家的政策傾向、訓練學生媒體識讀及辨別真假訊息的能力。

學生們先自行閱讀世界各國的新聞報導。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閱讀後,各組開始討論各國媒體的立場。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各組上臺分享。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學生們討論時的整理。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1. 反思臺灣史上的族群衝突及兩岸關係

在認識以巴衝突後,請學生們反思臺灣史上的族群衝突,且針對臺海的局勢進行討論,分析臺灣的處境及應對之道。

學生們討論臺灣各個時期的族群衝突,順便複習臺灣史。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學生們利用平板收集以巴衝突的資料。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針對臺海的關係,學生們討論外,還自導自演。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1. 人權教育學習單

透過課堂上以巴雙方的歷史背景介紹,請學生們以同理的心思考,為何雙方會發生衝突呢?有誰對誰錯嗎?如果在網路上遇到以色列或巴勒斯坦的朋友被霸凌,可以怎麼幫助他呢?

人權教育學習單(圖1)

人權教育學習單的題目。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人權教育學習單(圖2)

學生撰寫的人權教育學習單。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以巴衝突這樣教4:關心學生的情緒波動

透過課程的學習及閱讀,學生會認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人民的經歷,感同身受體會戰火的無情,和平的可貴。教師教學盡量以正面角度來敘述與解釋,不要讓學生一直深陷負面消息,且留意是否有學生因戰爭資訊感到壓力或焦慮,要聆聽他們的看法,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思考雙方民族行為背後的動機,同理二方的行為,反省戰爭及恐攻的不智。同時,可聚焦在為戰爭奔波的人道救援者及對和平努力的鬥士。

下課鐘響後,很多學生仍持續討論,課程設計的重點即是啟發學生對全球議題的關心與理解。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以巴衝突這樣教5:和平圖騰設計

戰爭中沒有國家是完勝者,領導人忽視戰爭的代價,往往造成生靈塗炭。在各項資料的分析討論後,學生們會發現面對以巴衝突,國際各國劍拔弩張的爭論,衝突雙方的人民都沒有勝利的喜悅,有的是無數慘絕人寰的悲劇。學生們在面對全球重大議題時,要有剖析世界局勢及兩岸關係的思辨能力,更應有顆溫暖的心,才可能營造解決問題的契機,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綿薄之力,這次和平圖騰設計呈現台灣學生與國際一同關心戰爭情勢的意涵。設計中大量出現和平鴿,點出學生們祈求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和平的願望。

以巴衝突這樣教5:和平圖騰設計

學生們設計一個以「種族和平」為概念的圖騰,一起祈求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人民能脫離戰爭,世界和平。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2020年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 2.0」,以「接軌國際、鏈結全球」為願景,目標在培育出「全球公民」、「促進教育國際化」及「拓展全球交流」,但臺灣許多課程規劃都停留在「認識國外文化」,且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容易形成只為成績讀書,對於國際事務事不關己的心態,缺乏對各國局勢變化的認知與關心,這次的課程希望能啟發學生對全球議題的理解,也能意識到自己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開始付諸行動。

Taiwan prays for peace in Israel and Palestine.

Taiwan prays for peace in Israel and Palestine.(圖2)

Taiwan prays for peace in Israel and Palestine. 圖片提供:曉芳老師 

延伸閱讀

曉芳老師 曉芳老師

曉芳老師

國中教師

國立成功大學歴史系畢業,任職於新北市明志國中,陪伴學生利用課堂上一個個人事物的探討分析,來認識人性,磨練孩子們未來審時度勢的智慧。 曾著《歴史課堂精華集》、《台灣歷史滿分圖解集》。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