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資優生有身分迷思嗎?考不考資優班不只是能力問題而已

一般家長對資優生最大的迷思就是相信「資優生=學科成績優等生」,但其實這中間不是等號。羅怡君提醒孩子就讀資優班其實和就讀音樂班、體育班、美術班一樣⋯⋯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資優生的教育也屬於特殊教育的一環,從小二升小三這個階段,就開始小學的篩選階段,國中、高中學層亦有資優班的設置。資優生的身份和資優教育的資源,原本是「因材施教」的美意,卻造成部分家長期待孩子追求資優生的身分和更多的資源,不時聽聞家長對於孩子學習超前部署、提早準備考試,導致孩子不勝負荷、背負過多期待,亦有資優生小學畢業後,不願意再參加國中鑑定的新聞;另一方面,也有孩子因資優教育拓展視野,結交更多同好朋友,為求學生涯增添精彩經歷。

究竟身為資優生,到底需要什麼資格、身心要有甚麼準備呢?

國小資優教育:多專題式學習和各種比賽,小心孩子學習大頭症

首先,國小資優課程為抽班上課,部分課程脫離原班至資優班上課,課程多元活潑,每個學校都不大一樣,大致上會盡量開立實作或踏查課程,有別於一般紙筆考試,較多報告討論形式的授課方法;也因此多數資優生會被鼓勵參加各式比賽,除了讓課程內容有具體成果,也創造與外校交流的機會。

國小資優鑑定挑選的標準為傳統的智力標準,目的也不是為了真的要培養學科資優,我認為比較多的用意是避免學科學習較為容易的孩子課堂上感到無聊,運用多元探索的活動轉移能量。然而也要小心成為比賽機器,配合參加太多比賽,反而排擠其他休閒活動時間,囫圇吞棗的學習過程也容易讓孩子有「大頭症」,得失心過重,未來面對失敗的心態調整不易。

國中資優教育:國中資優班學生個性比能力更需要考量

體制內的國中則設置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亦為抽班上課的型態。這些都是獨立招考,不僅想找出對單一學科有天賦或高度興趣的學生,也包括人格特質是否合適。事實上資優班生活是否能如魚得水,很大一部分取決並非「能力」問題,而是個性、特質是否符合資優班的教學方式。國中資優班的課程會對數理生物天文等領域加深探討,大量專題研究或報告形式,加上國外交流或校外參訪等課程。

國中階段畢竟會考的壓力仍在,若學生學習上沒有一定興趣支撐,很容易感到疲累不堪、負荷過重。

高中階段資優教育:專班教育學習熱情是關鍵

至於高中資優教育,則屬於「專班教育」,獨立招考成班,常聽見科學班、資優班考試非常困難,甚至有補習班專門開班招生。原因在於此階段聚集的應該是從小到大展現對某領域高度興趣與研究的孩子,若真是如此,那麼這些題目應該不算困難;亦為藉由題目篩選「假性資優」,若靠補習考進去、而非穩定長期的研究興趣實力,讀資優班的壓力可說十分巨大。

資優生標籤的迷思

訪問幾位不同學層資優生,分享自己與身旁同儕的經驗,相較於一般學生人際關係更為擴大,生活經驗相對豐富,但被貼上「資優生」標籤,也必須承受更多評論、眼光與期待。一般來說,常見對資優生的迷思包括:

  1. 資優生整體學業一定很好?其實未必,資優特質或單一學科優異並不表示其他學科也能拿高分,資優班「不是」會考升學菁英班或前三志願保證班。

  2. 數理資優班的數學一定很好?也不盡然。因為數理資優班包括對生物、天文等領域,資優班上課內容也與會考內容學科無直接相關,因此容易有此誤解。

  3. 資優生大多能適應學校生活?其實更需要情感與人際教育。面對更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加倍多元的學習內容,若沒有輔以健康的心理發展,會比一般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困境,也很需要情感與人際關係教育。

或許「資優生」這個名詞帶來太多刻板想像,但資優生並非高人一等,只是在某些領域或學科有特殊天賦與興趣,我認為就想像成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這樣的專班即可,這些特殊班設計的原意都是為了早期天賦展現,非常明確想往此發展的孩子,而不是被大人們扭曲誤解的光環標籤。

事實上,就有不少孩子具有「能力」但沒有「興趣」而放棄資優生身分,不需要浪費時間在自己無興趣的事物上,反而可以花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生涯。不論孩子是否為資優生,都無關乎未來發展,請大人們順其自然,正視孩子的意願與選擇吧。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延伸閱讀

羅怡君 羅怡君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對世界感到好奇的過動大人,致力於與孩子溝通與共事,著有《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及《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等書。粉絲專頁:【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