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師不進修、不退休、不害羞 台灣師培變「失陪」,課程學分停在15年前

提升基本學力,才能面對多變未來,但台灣學習落後問題難改善。 師資尤其關鍵,好老師該像人類學家,看見每個人發光的地方。我們師培制度出了什麼問題?如何催生懂得帶低成就孩子的老師?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本文重點摘要

黑色全罩安全帽、牛仔外套搭黑色緊身褲,花蓮縣候用校長張馨文一早正騎著英國凱旋牌重機,在市區裡穿梭準備買早餐。

一身勁裝,她的外表和常人想像中沉穩的校長有著極大差異。為師之路,她同樣催油門與主流逆行。

重機女校長:扶弱比拔尖更重要

在台灣,拔尖是主流,這股趨勢從學校圍牆外的紅榜單、媒體追捧高分學子的新聞,到連老師都將更多目光放在成績亮眼的孩子身上。

張馨文同樣在意拔尖,然而她更重視扶弱。

 

在花蓮縣鳳林鎮鳳林國中教英文13年,她關心孩子的基本學力,尤其照顧低成就學生。當全縣英文拿C(待加強)的學生比例約佔4成,在她班上一度僅有4.5%,差異懸殊。

因為減C有成,花蓮縣教育處稱她為「鳳林傳奇」。

「我認識很多國中老師,把孩子成績差怪罪給學生、家庭、社會,甚至是國小老師。如果只會抱怨,當老師還有什麼意義?」張馨文提問。

她對教師存在價值的叩問,猶如重機引擎聲浪,聽來有些刺耳,但有力。花東任教15年,在教師自主增能社群「夢的N次方」擔任過英文減C主題講師,張馨文認為,影響孩子基礎學力的主因,老師是關鍵。

花蓮-張馨文-扶弱-基本學力
(黃明堂攝)

花蓮-張馨文-扶弱-基本學力張馨文不好意思地提到,自己在學校兇到有口碑,學生不敢造次。但學生在嚴格教導下,成績有起色,對自己更有信心,開啟學習的正向循環。(張馨文提供)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潮流下,面對多變未來,唯有以基礎學力為底,搭配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應萬變。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也清楚將「確保15歲的男女學生都能完成免費、公平及高品質的基礎義務教育,確保學生獲得基本學力」設為目標。

「三不」教師,家長寧送小孩去私校

為了督促學生學好英文,張馨文不時會在下課時間要求學生到辦公室背單字。看到她這麼認真,同事好言相勸要她不用這麼辛苦,還附上一句「畢竟這世界還是需要一些人負責做倒垃圾的工作。」

「學生明明有機會可以好好學,老師為什麼不營造好的學習環境?」張馨文質疑。

事實上,教學現場不乏這類直接選擇放棄後段學生的教師。後段學生成為教室裡的「客人」,無從參與、更遑論成就感。

教師社群裡,有句玩笑話稱這群老師為「不進修、不退休、不害羞」。

缺乏拔優汰劣的機制,成為公立中小學的阿基里斯腱。「保障教師就業穩定是好事,但太過了,」台大師培中心教授王秀槐直指,雖然多數現場教師都很認真,但不可諱言,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隨時代改進,甚至根本不適任。

公立學校採隨機分班,家長若擔心孩子被風評不佳的老師教到,結果就是用腳投票,拚命將孩子送到私校。以私立國中為例,十年間學生數佔比緩步成長,由102學年度的11.2%,增加到111學年度的14.7%。

「老實說,我的孩子現在正在讀公立國小,我很認真考慮在他們升國中時要送私校,」一位不願具名的師培學院教授坦言。

師培制度為何失靈?考核淘汰不彰,教不好也罰不下去

關起門來,老師就是教室裡的王。部份老師教學僵化、固守本位,主因是現行體制缺乏有效的考核與淘汰機制。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一如公司有考績制度考核員工表現,我國有「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衡量教師表現,然而成效有限,教師只要沒有性平、霸凌與體罰等重大過錯,幾乎都可以拿甲等,人人有獎。

針對教學不力的教師,「教師法」第16條雖有罰則,如停聘與解聘,然而前宜蘭縣教育處課程督學、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提到,成案寥寥可數,原因是缺乏制衡效果。

細看法規,不論是考核會或是教師評審委員會,多由校內同仁組成,「老師太被動或教不好,不是十惡不赦那麼嚴重,平常又跟大家相處不錯,你怎麼罰得下去?」吳明柱說。

校長作為學校領導人,理應有權也有責營造重視校內基礎學力的風氣,並課責教學不力的老師。但因校長任用與遴選過程,校內教師具投票權,校長的領導作風,勢必影響上任與連任。「校長沒有一個人敢做惡人,」鄭新輝直指。

2019年「教師法」曾修法,提高教評會中校外學者專家的比例至一半以上,降低校內教職同仁的色彩,以加速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效率。吳明柱無奈地說,只要考核會有一定比例的校內同仁,制衡效果就有限。

一項項手段都落空,家長監督成了最後方法,可惜同樣難收成效。

鄭新輝觀察,落後孩子有很大比例來自社經地位相對較弱的家庭,他們多半相信老師,學生學不好,傾向認為是自己或孩子的責任,很少投訴與抗議老師教學不力。較有資源的家長知道投訴教師成案曠日廢時,寧願將孩子直接送去私校。

教師多學霸出身,難同理弱勢生

少部份老師不願花心力帶低成就孩子,更多老師則是有心無力,不知從何下手。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生命閱歷,難以同理落後學生的處境。

相較之下,不走循規蹈矩路線的張馨文,更能了解他們在想什麼。

出身花蓮餐飲名店「黎明紅茶」,張馨文大學因為貪玩,前後去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和東吳大學日文系夜間部,全被退學。期間她曾當過手搖飲店員、汽車業務、在路邊發過廣告舉過牌,還曾是夜店外場,偶爾需要陪客人喝酒,江湖走跳一晃眼就是十年。

「好像是個徵兆,老天要我好好念書,」直到有次搭客運從台北南下亂晃,在台南北門站下車時,成功大學進修部的廣告映入眼簾,她下定決心返回校園好好念書。

她順利自成大外文系畢業,因為打工時補教經驗開啟教學興趣,同時還修完教育學程,最後以29歲的「高齡」考上台東縣關山國中正式教師。

日後,荒唐歲月反成為養分,幫助她收服問題學生。「有次班上轉來一個新莊的『八加九』(參與宮廟陣頭的八家將青年),問他是不是沒錢打霧(增加刺青的光影明暗以增添立體感)?我還勸他,想當老大,霧要打好,」內行玩笑說完,彼此距離一下就拉近。

但現今,師培生的同質性相對高。曾經投入師培生背景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李淑菁指出,在台灣想要成為師培生,第一步,得先考入師範或教育大學,或是設有師培科系或師培中心的大學。

重重篩選下,無形中失去師培生背景的多元性。相較過往主要來自家境清寒的公費生,現在更多來自中產階級,成績自小就不錯。

「我一開始教書會有衝擊,為什麼有些孩子就是學不會?」高雄市國小候用校長傅佳君說,作為從小讀書相對順利的人,很難理解孩子為何卡關,教了幾次都學不會。

經過長時間摸索,她才理解孩子學不會背後的習得無助,與孩子所處的家庭背景與環境連結,慢慢養出同理心。

李淑菁比喻,師培體制很像一座工廠,對於好教師有著齊一且固定的印象。「但好老師應該是一名觀察細微的人類學家,」她說,當教師累積足夠的生命經驗與閱歷,才能看見孩子發光的不同地方。

師資培育-教師-李淑菁-政大

李淑菁(左2)於政大開設「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課程,吸引不少正在修或修畢教程的學生前來。(邱劍英攝)

實地學習太晚,新教師進場被嚇到

另一方面,教師的職前訓練與師培課程也沒有跟上社會需求。

張馨文無奈表示,為了扶弱,學校曾嘗試用兩班三組或小班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習落後的同學。但因老師不知道怎麼帶低成就學生,還是沿用相同教法,無效教法教了十次,學生還是學不會。

「一個班學生這麼多,程度落差大,應該早一點讓修教程的學生接觸、甚至嘗試差異化教學,才不會進現場時受到驚嚇,」她指出。

十餘年來,隨科技與社會快速變遷,學校、學生與家長的樣貌都有極大轉變,都市與偏鄉的變化也有差異,然而現場變化卻鮮少反映在師培課程中。

吳明柱舉例,近年台灣離婚率增高,更多孩子來自單親家庭,當家長組成結構發生改變,教師在職前訓練時應該有所準備,如不同類型的親師溝通練習等,但現今師培仍流於較理論的培訓。

師培在學與用的落差,在108課綱上路後更是加速擴大。

長期投入協助教師成長的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觀察,新課綱鼓勵教師成為學習引導者,跳脫單向教導知識與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但在師培階段,這些未來的準教師多數時候仍停留在被動聽課,沒有親自體驗過何謂「引導式學習」。「很多老師進到現場後還是不放心,問我學生真的可以自己學嗎?」她說。

為何師培的課程難以貼近現場?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延興分析,一是多數師培體制下的授課教授並非都有中小學教學經驗,與現場連結情形不夠強,難體察現場變化。

其次是高教整體氛圍仍鼓勵教授努力拚研究與論文量,聘人時多傾向將寶貴職缺留給研究能力強的教師,師培亦然,自然難兼顧教學實踐、到中小學現場服務與師培課程內容轉化。

「現在的師培學分跟內容,竟然跟15年前一樣,」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科老師吳宜蓉感嘆,當教學現場已經出現這麼多變化,培育國中小教師的應修學分數仍停留在26與40學分,對比教育大國芬蘭師培生至少要修數百學分,少得可憐。

師培制度-台灣-芬蘭-新加坡-愛沙尼亞

圖表來源:天下雜誌

如何培育未來師資?職前訓練:提早貼近教學現場

該如何培育、催生更多懂得帶低成就孩子的老師?

首先須從課程著手,為準老師培養未來所需能力。傅佳君認為,必修基礎課程如教育心理學與教育社會學等確有必要,但教育作為一門重視應用的學科,需多帶入實際案例,甚至邀請擁有國中小豐富教學閱歷的老師進入課堂,讓師培生多認識教學現場狀況。

想帶好每個學生,尤其是低成就學生,吳宜蓉強調,教師應盡早具備溝通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與數位工具融入教學的能力。

舉例而言,孩子學習會落後,往往和老師選用面對一般學生、甚至菁英學生的語言,進行教學與溝通表達有關,這些都需要改變。

其次是教師培育的職前訓練應提前開始,以和實務結合。藍偉瑩認為,現行體制應增加學生與實務的連結度,並在課程中融入大小校、偏鄉與都市等不同場域的教學案例,讓學生提早認識職場並做出準備。

台師大「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即是安排2學分的必修實習課程,學生需要在寒暑假前往偏鄉進行補救教學;學期中,則要修習共計4學分的遠距教學實習課程,視訊為偏鄉孩童授課。不但提升偏鄉孩童學習品質,也讓大學生提前了解課堂運作。

一般師培生到大四才會開始實習,但修畢該學程的台師大教育所碩二生陳俞均,在大二時就進入教學現場。「孩子才國二,人生閱歷就比我豐富很多,」暑假在花蓮某國中任教三週期間,陳俞均看過各色學生,有的孩子來自隔代教養家庭,父親在監獄服刑;也有孩子有學習障礙與情緒障礙,上課會不時大叫等。

有過這些經歷,她反思自己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調整修課方向,加修許多特殊教育課程。

台師大-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花東-師資培訓

台師大「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邀請大學生深入偏鄉實習,今年暑假共有35位大學生前往花東7所國中服務。(台師大提供)

在職進修:教師換證,增能精進

面對在職教師,則需要透過制度設計,鼓勵老師增能。

事實上,教育部規定教師需參加法定研習,但一般教師僅需修環境教育、輔導知能與資通安全等內容,每年12小時,對精進教學技巧幫助有限。

國教署等單位每年都花錢辦研習活動,努力請王牌講師,「但會來參加研習的多是同一群面孔,」一位長期辦理研習活動的教師無奈地說,辦活動常見講師與工作人員比老師多的窘境。

他巧妙比喻,明明領同樣的薪水,有些老師在跑步努力精進自我,有些人卻騎三輪車慢慢來,實在不公。

部份地方政府為搶救落後的孩子,已全面動起來。全台目前有17縣市加入國中小基本學力檢測計劃,台南市教育局要求三到八年級的學生,每年都要進行學力檢測。

從這學年開始,進一步根據普測結果,挑出表現不佳的學校,由30多位資深教師組成的國教輔導團,進入校園觀議課,鼓勵老師進行差異化教學,用有效方法帶班上的低成就學生。

要鼓勵教師持續學習以跟上時代,教師證換證制度也是可行做法。

王秀槐指出,台灣教師取得教師證後30年來都不用換,少了督促教師持續精進的動能。

「醫生用30年前的方法治療,你會嚇死。教師用30年前的方式教你,不會怕嗎?」吳宜蓉說,反觀台灣執業醫師,每6年需要修滿180個學分,修畢換證後才能繼續執業,藉此確保醫師能持續學習新的醫療知識與技術,可仿效以督促教師持續學習。

比馬龍效應:對每個孩子都有期待

救低成就孩子的方法多,對張馨文來說,重點是善用「比馬龍效應」。

比馬龍效應是心理學名詞,典出希臘神話中的雕塑家比馬龍,愛上他所雕塑出的栩栩如生雕像,最後雕像幻化為人並與他相戀。

在教育圈裡,比馬龍效應指的則是當教師對學生有期待,學生自然會變好。

張馨文對每個孩子都有期待,尤其要求低成就孩子都要有基本學力。堅持如斯,是因為她的自身經歷,讓她的人生可以回歸正軌的,正是國中小奠定的基本國英數能力。

台灣難以期待眾老師們一夕之間都變成比馬龍,但在強調「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此刻,需要通盤檢討師資相關制度,透過政策引導,保證每個孩子都有被老師好好雕塑的權利,不會在未來任由社會險惡蔑視、擊碎。

*本篇文章由【天下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

學力退步像看恐怖片!後段班學生大增,專家憂「還沒出社會就在等待失敗」
學力落差加劇 台灣國際測驗亮眼成績背後:一群過勞又怕失敗的孩子
「有學區等於沒學區」 家長遷戶籍、搶名校,弱勢生集中「小西瓜學校」
手上點火、紙箱烤雞 全台最high實驗教室,他教的班沒人放棄理化
「你只是還不會,不是爛」 32歲體育國手變校長,教學神器KIST是什麼?

延伸閱讀

蕭歆諺(天下雜誌) 蕭歆諺(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記者

天下雜誌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