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不能這樣說」更有效的方式,終止教室裡微歧視

當班上長相、性別、族群不一樣的同儕相互歧視,易惡化成關係甚至肢體霸凌,是老師眼中一大班級經營難題。在獨生子女漸增的環境,學校如何教國高中生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台灣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得主公開3種實戰有效經驗。

明道中學公民教師蔡明恆結合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精神,鼓勵學生撰寫原住民相關科展報告,獲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黃建賓攝

明道中學公民教師蔡明恆結合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精神,鼓勵學生撰寫原住民相關科展報告,獲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黃建賓攝

「他是娘炮」、「她有病,我不想跟她一組」。當教室出現這些對話時,老師若只口頭告誡「不能這樣說」,很難根除學生間的歧視與潛在衝突。台灣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本(11)月頒獎,《翻轉教育》整理獲選老師和校長,致力消弭校內偏見,同時保護被歧視學生的3種做法。

校園族群友善獎由關注原住民兒少權益的至善基金會發起,他們發現許多原住民15歲前在部落就近入學,升高中後離鄉背井,到以漢人為主的學校讀書,易因被歧視導致孤單、學習動機低落,最後選擇休學。

至善2019年曾深度訪談12名雙北原住民學生,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曾遭校園歧視,常見歧視樣態包括貼刻板印象標籤,例如「原住民都很會唱歌、跳舞、喝小米酒」,或覺得使用族名的原民生很奇怪,就根據諧音幫他們取綽號。

在錄取分數相對高的高中和大學,原民生還常被抨擊實力差,是靠加分制度才考上的,如台灣大學學生網路社群常見「台大生不是很聰明,就是原住民」等流行語和討論。

兒福聯盟去(2022)年執行「台灣兒少微歧視現象與校園霸凌調查」回收千餘份有效問卷,發現約32%兒少,腦中存有他們自己未察覺,其實已涉偏見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像有兒少認為「不同族群同學,和我就是不一樣的人」。(看更多:無意識卻深具殺傷力!沒剎車的微歧視如何變霸凌?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指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言禁止歧視,而國際審查發現,台灣反歧視相關法律完善,但未能把法律落實成日常行動。

進到學校場域,教師是行動的關鍵,若老師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歧視,就不處理、漠視,更會讓學生覺得歧視是合理的。

至善基金會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17日舉行頒獎典禮。至善基金會提供

至善基金會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17日舉行頒獎典禮。至善基金會提供

從輔導室、教室到戶外,3種降低校園歧視做法一覽

《翻轉教育》將首屆「校園族群友善獎」7位得主受推崇的具體行動分成3類:

第一是強化原住民學生人際網絡或心理輔導,幫助被歧視的學生度過難關。

花蓮女中輔導主任季紅瑋是得主之一,她試圖把校內原民生聚集起來,成立了原住民學生社團「OwaKaying」,每學年初利用輔導室辦原民高一生迎新活動,找來高三學姐分享高中生活,將這樣的聚會打造成安全空間,當日後遇到歧視時,能在此誠實說出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和感受。

除了向內經營,「OwaKaying」也對原民以外的全校師生,定期舉辦樂舞展演、族服日,讓大家認識人口約只占全台2.5%的原住民文化,促進不同族群間的理解。

洪智杰觀察,族服日讓其他族群學生對原住民的觀感,從負面的質疑,轉為正面的羨慕,甚至還有漢人學生反饋:「好想當原住民喔!」若能長久續辦,有望改善校園風氣。

第二是帶學生往外走,透過部落踏查、移地課程,親身體驗原住民生活。

台中明道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蔡明恆有感人權教育、族群間的相互尊重,都是公民課的一環,雖任教於著重升學率的私中,每學年仍堅持至少安排一次原住民主題課程,帶學生拜訪部落,或結合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精神,鼓勵學生撰寫原住民相關科展報告。(看更多:台中明道中學原住民轉型正義課:你的玩笑是我的傷害

參與此獎評選,且本身是太魯閣族原住民的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Ciwang Teyra 也舉自身經驗為例,她國中在花蓮市區讀書時,老師曾帶學生拜訪山裡部落,全班為在那過夜,和原住民一起紮營、野炊,終於明白他們的生活需要哪些技能。

比起只在教室讀課本,這些身歷其境的體會,更能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換位思考能力,不再輕易把「騎山豬」、「喝小米酒」等標籤,隨意貼在原住民身上。

第三是扎根在地學習,將認識族群課程列為校內必選課,或在閒置空間設置原住民房屋,帶全校師生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與工法。

新竹縣尖石國中校長彭清宏自辦 「文化領域」課程,內含部落文史、樂活農事、原住民族語、彩虹編織、山林教育、建築工藝等6個科目。

這些文化課程不屬於108課綱範疇,但也與課綱科目相融, 如將部落文化結合歷史、建築工藝結合生活科技,讓學生在學學科的同時,同步認識原住民文化。

基隆市八斗高中開設「傳統原民建築」課程之餘,還申請教育部國教署「原住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計畫」經費,在校內搭建多個阿美族傳統建築。

這門建築課結合學科知識與耆老蓋房技術,像是教到建築物「需要幾座屋架?幾座橋梁?」時,帶到物理中的力學;討論要選用藤、竹、茅草或木頭蓋屋時,則回到生物和地球科學知識來探索。

無論在輔導室、教室或走到戶外,這些現場老師試圖起身嘗試,動手讓學習環境多元一點,促使學生打從心底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他們和我一樣努力長大著」。當這道相信成為全班、全校師生的共識,歧視才可能徹底消失。

延伸閱讀

潘乃欣 潘乃欣

潘乃欣

親子天下記者

資深記者。分類控。希望教育能將每個人放進合適的角色、舞台,或創造獨特的分類,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