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高中生的猜測戰,還是大學教授的考試場?學習歷程,教授怎麼想:北部某國立大學之訪談成果

108 新課綱上路後在學習歷程方面方面引發許多爭議,高中端常問大學端要什麼,但大學端給出的指標卻仍難以引導高中生。本文藉由梳理高中端與大學端立場,並將高中生製作學習歷程時可能有的困惑擬為訪綱,訪談學校不同學科背景的教授(文理組皆具),透過他們在審視學習歷程的角度以回應高中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編按:本文為國立大學生團體訪談某北部國立大學不同學科背景的教授,彙整出學習歷程常見爭議與教授回應,以及給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建議。教授任職學群包含法政學群、文史哲學群、心理與社會學群、資訊學群、財經學群,以下文章中的 A、B、C、D、E、F 教授分別教授的學群。

訪談教授

任教學群

A  法政學群
B  法政學群
C  文史哲學群
D  心理與社會學群
E  資訊學群
F  財經學群

訪談成果之摘要簡圖

高中端與大學端於學習歷程認知上的落差

高中端與大學端於學習歷程認知上的落差

2022年出台的108課綱觀察報告,引起廣大迴響,使社會上更多人士開始關注108新課綱下第一線學生的心聲。該份報告真實地記錄、呈現出學生在新制度下的迷茫、困惑,體現了部分制度上不足之處,且係由高中生自主串聯、行動所產出。但不可諱言地,108課綱涉及的面向包含教育與政策兩大高度專業性之問題,其中的推行動機、討論過程、時間脈絡,非一般人所能輕易知悉。是故若僅以一方之視角觀察,勢必有失偏頗,且一個政策之好壞,亦不全然能透過「感受」所能評斷,回應前段,該議題涉及高度專業性,本文立基於該份報告,將其作為本文研究方向之延伸,訪談政策執行面下,扮演守門人角色之大學教授,企圖補足該份報告。

學習歷程常見爭議與教授回應

一、教授如何看城鄉差距與學習歷程

Q:有學生認為學習歷程會加劇城鄉差距,因為在「歷程」上,都會區學校有較多與大學端合作的機會或擁有更多資源,教授認為這件事會影響到你們選擇學生嗎?(例如:看到有先修、先學的紀錄)

受訪者:「決定是否選擇該學生,資源的豐富程度並非唯一判斷標準,有鑑於學生有沒有足夠的力量解決該問題,大學教授在審查時應將這些因素納入考量避免學生受影響。」

受訪者:「重要的是學生的素養能力與學習是否誠懇,都市學生的資源雖然比較好,但不見得能消化。即使是看起來很厲害的作品,對大學教授來說也不一定真的厲害,反而會更著重動機與熱忱。」

所有受訪者皆表示不會因申請者來自鄉下或都市而影響他們選才,甚至在審閱備審、學習歷程時,他們會稍微關注申請者的背景環境,進而得知申請者於求學階段所能擁有的資源豐富程度,學習歷程的內容不只含括申請者的能力,更代表學生對科系的認識、熱忱、是否具有想法,因此並不會完全受到能力左右。

二、學習歷程與科系的關聯性,沒有關聯行不行?

招聯會提出學習歷程「三重二不」的審查方向:重視學生素養,意即是否能解決問題、學習熱忱、團隊合作等軟實力;重視學生校內學習活動,並非僅含修課紀錄,也著重學生課堂報告成果;重視真實性與自主性,希望看出學生就讀科系動機與熱忱;不是申請學系要求的項目也必須準備,學系採用綜合評量,讓學生能有多元面向展現;非以量取勝而重視學生反思,強調學生在歷程中學習到什麼、展現的能力與特質。

就「三重二不」原則,訪談得出與過往文獻不同的結果。

政策端與實際審查之歧異

受訪者雖然認同三重二不原則與多元性,但多數還是希望申請者的學習歷程與科系具有關聯性,有別於過去文獻提出的說法:學習歷程跟申請校系不見得要有學科知識的對應關係。(此種說法容易讓高中生認為:我可以將化學的學習歷程放到政治系的申請,這也符合政策所說的「多元性」之一,然而對政治系的審查教授來說,會困惑兩個領域的關聯何在?化學的學習歷程如何證明你喜歡政治學?若申請者欲放入與申請科系較無關聯的學習歷程,必定要清楚說明關聯與動機)

學習歷程與科系為何要有關聯性?比較出來的

也許有人提出疑問:與科系有關聯會較有利審查,又要兼顧多元性,兩者不是相互矛盾嗎?對大學端而言,在學習成果與摸索上,若學生能展現對該科系的認識與熱忱,自然會與申請科系具有關聯性,相較於其他沒有該科系探索與經歷的申請者,理應會較受到申請者青睞。

多元性是什麼?我要多才多藝?

撰寫學習歷程時,常聽聞「多元性」,但多元性並非要求高中生必須精通各領域知識。

受訪者於多元性的疑問上澄清:比起與科系有深切關聯的專業知識,教授更為著重「跨域軟實力」,即表達能力、領導能力、語言能力等多元且至各領域都適用的能力, 並不會因申請科系不同而有所分歧,申請者不必刻意為科系量身訂造,而這些多元的能力更是高中階段可以培養的。

歷程與科系要有關聯,豈不是逼我提早決定未來要讀什麼嗎!

學習歷程與過去備審制度最大的不同在於:三年間就必須記錄下自己的「備審資料」,但有許多高中生會提出疑問:「升上高中的前兩年,甚至到第三年自己都還無法明定未來的科系志向,學習歷程是不是在逼我提早做選擇?學習歷程根本無助我探索未來啊!政策端只是在增加高中生的壓力。」此論點有兩個迷思:

  • (一)學習歷程讓學生提早做選擇?備審與學習歷程的過程是一樣的

即使是到了高三下才撰寫的備審資料,其實也必須面對「未來想讀什麼」的難題,一個會思考自己未來何去何從的學生,不可能等到高三學測後,才開始參加活動、競賽,必定在三年間就會有所累積,只是學習歷程制度希望學生在參加完活動、競賽或上完課後就將參後省思撰寫上傳,不要等到確定採用個人申請時再撰寫。

  • (二)學習歷程有助探索未來嗎?還是徒增壓力?

學習歷程制度讓學生在高一、高二期間就開始上傳自己的課堂成果,各種競賽、活動證明,政策端僅能藉由制度,來預設高中生會因此提早思考未來。然而筆者認為是否有助於探索未來取決於高中生自己,政策的用意只是增加高中生參與活動的動機,邀請讀者想想以下兩句話的差別:

  1. 我對學生自治深感興趣,決定參選兒少代表,這可以寫在學習歷程
  2. 為了寫在學習歷程,我決定參選兒少代表

1 的部分較像出於自願與興趣,2 的部分則是為了學習歷程,兩個的結果都是「擁有兒少代表的證明」,但相信對於高中生自我的參與意義、人生意義會有截然不同的差別,於撰寫學習歷程與面試上也會帶給教授不同的感受。

三、若歷程與科系不具關聯性,教授怎麼說?

多數的受訪者認為學習歷程還是要與科系具有關聯性會較好。若學習歷程與科系不具關聯性,以下為受訪者們的回覆:

受訪者 :「會比較吃虧,不會全盤否定這類型的作品,可從作品的其他要素判斷學生的能力,但大多數系上的教授仍會希望作品中帶有科系的相關內容。」

受訪者 :「人文社會科學的延伸,任何能連結的都可以。但如果看到和科系關聯性較低的,會覺得明明有更適合你落腳的地方為什麼要來申請我們科系?」

受訪者:「還是要看興趣的性質是否有關,與系上有關的還是較好,因為這會反映出性向。對於異質化學生,要看申請的動機,了解為什麼在興趣非本科系的情況下,會想來申請。」

受訪者:「因為是高中生,我們更著重於潛力與特質,很難要求一個高中生就呈現我們系的專業跟特色。可以接受興趣與科系無關,但若在寫學習歷程時的關聯太過牽強也不會加分。」

綜合訪談成果,其審查脈絡出自於「了解學生申請動機、對科系理解與熱忱」,畢竟沒有教授會想要招收對於本科系無動機熱忱的學生,在大學端這樣的思考脈絡下,自然會期許學習歷程與科系具有關聯性,然而,他們並不會要求高中生於學習歷程中展現太專業化的成果,教授們看備審的經驗累積下來,會大概知道高中生大致的程度,所以高中生不必過度焦慮是否要撰寫出於該科系「很專業」的成品。

四、教授不看學習歷程嗎?不要再錯了,快來破解迷思!

「教授很忙,有幾十份、甚至破百份的學習歷程要審閱,怎麼可能認真看,一定隨便掃過去而已,學習歷程在做白工。」訪談團隊將這番論述告訴教授們,看似非常合理的推論臆測,教授們卻點出站在高中端難以換位思考的審閱脈絡。

學生是要加入科系的,教授怎麼會想潦草?

許多高中生會因外傳大學教授不重視、閱讀時間少而認為學習歷程在做白工,對此,受訪者們皆一致指出:教授一定會看!

根據訪談結果,受訪者皆表示系上教授幾乎都會認真看備審,以大學端的角度來看學習歷程:那是該系所要招收的學生,若不認真審閱對系上並無好處,更不希望招收到沒能力、沒熱忱的學生,若不認真審閱,對大學端來說更是吃虧。

至於教授們審閱時間長短問題則是難以定論,每位審閱者閱讀速度不一,也難以用客觀上「看幾分鐘就是有認真看」來審視大學端。以實務面考量:如何在短時間內呈現重點給教授看則會是申請學生的課題,即如何排版讓教授們一目了然。

學習歷程做白工?反正最後只看學測成績?

若是要招收對科系有熱忱的學生,應該以學習歷程作為標準就好啦?為什麼還需要成績呢?教授指出大學端在審閱時,學測成績與學習歷程各自的定位與關聯:

大學端的角度出發,成績為第一順位考量的原因是:學業成績與進入大學後的學業狀況具有正向關聯性,大學端也不樂見學生進入校系後無法負擔課業的情況,而目前較有效率的篩選方式即為學測成績。

而學習歷程則是作為篩選學生是否適合科系、喜歡科系的標準,因而無法給予過度明確的指引。受訪者不否認教授間的審查存在個體差異,但學生的學習歷程落於何種程度區間,審閱者間不會有太大歧異。

受訪者指出審閱學習歷程時,會有「每份都長很像」的困境,也因此才希望高中生能展現自己的「獨特性」,但往往申請者難有獨特,大家都具有一樣的經歷,卻寫不出對自身獨特的啟發,使審閱者難以判斷經歷對於申請者的意義,以及就讀科系的決心,因此,最終只能回歸到成績取勝,這是審閱上相當無奈卻也實際的問題。

有教授說不看學習歷程欸!請注意比例高嗎?不看的脈絡背景為何?

有些教授在進入高中演講時會擺明其科系不看重、不採納學習歷程,因而開始有「教授都不會看學習歷程」的都市傳說,但在本次訪談的六位教授中,每位教授皆表明一定會透過學習歷程為系上選才,於本段落也將教授為何會看學習歷程的脈絡完整敘述。於此,希望提醒高中生留意,當聽到「教授不看學習歷程」時,可以進一步檢視:不看的教授與科系有哪些?是否為特殊科系?什麼狀況下學習歷程的占比會下降?聽到不審閱學習歷程的比例高嗎?

五、教授對學習歷程常見問題簡表彙整

以下表格將訪談問題簡化,以回應高中端對大學端常會有的疑問。

受訪者對高中生常見疑問的回應

受訪者對高中生常見疑問的回應

 

給高中生的學習歷程建議

一、學習歷程如何發題?

發想主題方面,高中生可能會認為主題需要非常浩大、深入,也因此造成學生在發想主題上容易毫無頭緒或想一次到位,然而這卻是不太容易的,大學端就如何發題有以下回應:

(一)課堂報告延伸與時事發題

多數教授都建議高中生可以從課堂報告延伸。

受訪者說:「好好運用周遭的一切,如 108 課綱的社會課程,時事背後的相關歷史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題材。」也有受訪者表示:「不要想一次到位,可以慢慢修改,讓課堂報告延伸變完整。」

而學習歷程若與自身經驗、環境背景相關更可以凸顯動機。

(二)學院類群為方向發題

對於如何發題,有教授建議:「主題不一定要聚焦準確,不一定要用科系發題,可以學院的方式,畢竟每個學院都有共同相似的基礎,這種方式也可避免最終沒彈性而影響選擇機會。」

在高中階段也許沒有確切想就讀的科系,但對於想往哪個類群發展也許會有雛形,而該雛形是可套用至多種科系的,高中端於發想主題上不必將思路過度窄化。

(三)與高中教師討論,先想想自己要探討什麼

受訪者指出:「高中教師的協助在這方面很重要。」當高中生沒有想法時,大學教授建議可以多和高中老師討論,學生更應該主動詢問老師,而非被動等待或毫無行動。找老師前,可以先想想自己感興趣的議題、領域與自身的關聯性,以及想以什麼方式呈現,再去與老師討論可行性與發題方向。

但受訪者同時也點出實務現場的困境:高中教師不見得願意耗費時間精力輔佐學生,且不一定具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源,但學生是相當需要師長引導的。若政策端想繼續施行政策,應正視並設法解決教師資源上的不足。

二、學習歷程的格式?要美編嗎?

學習歷程的格式上,多數教授不太在意美編,認為高中生不必刻意使用設計工具來排版作品,審查時的重點在於:學生是否能將自身的優點清楚、完整地表達,並且展現出資訊整理與工具使用的能力(如:文書軟體word)。學習歷程若是設計地太過花俏,反而容易模糊重點,導致教授難以閱讀。

至於是否可使用粗體或紅體字?受訪者認為可以,但不建議過量,過量的粗體與紅體容易模糊焦點,只推薦將「一定要給教授知道」的部分特別標示。同時也有教授指出,若使用粗體或紅體可能會讓審閱者特別注意而忽略其他地方,因此還是適量就好。

受訪者對學習歷程格式與內容的要求

受訪者對學習歷程格式與內容的要求

*筆者澄清:若是較著重美編能力的科系(如:設計科)則可能看重。

三、一定要小論文嗎?能不能丟課堂作業就好?

學習歷程中,教授會偏好深入報告或是課堂整理?高中時常會有「小論文勝出」的迷思,但大家是否思考過為什麼小論文會更具加分效果呢?

大部分的教授認為課堂整理是基礎的一部份,若能將深入報告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能更吸引教授注意。其中小論文只是深入報告較常見的形式,不見得要以小論文呈現,核心價值為「學習歷程是否顯現申請者完整的深入思考脈絡」。

同時也有教授提出,深入報告不一定就比較突出,重點仍是在作品內容與科系間的連結,並且須權衡自身能力,不要過度追求內容的豐富度而顧此失彼。

受訪者對學習歷程要以何種形式呈現之看法

受訪者對學習歷程要以何種形式呈現之看法

 

四、素養好抽象!到底何謂「素養」?

對於學生的特質,每位教授皆有各自的答案,但多為正向的人格特質,包含基礎能力、良好品行、言談思想等等。而素養也會因科系不同而有所劃分。

受訪者對素養之想法

受訪者對素養之想法

由以上彙整的表格可得知,除了基本的正向人格特質外,教授們對素養的要求著重於「申請者在該科系的學科基礎」,此指的基礎多為在高中階段就能接觸或培養的,高中生不必憂慮是否為申請科系的專業知識。

申請者容易對於「溝通表達、系統思考、問題解決」等素養大標感到空泛,因而在撰寫學習歷程時不知如何呈現與下筆。對審查者(教授)來說,因為在面試前都無法與申請者(高中生)相處,因此只能透過申請者撰寫學習歷程的文筆、排版,以及參與證明、競賽證明等等來粗淺篩選,因此如何讓經歷佐證素養,主要需仰賴申請者完整敘述自身經歷與所學。

例如:參與過營隊的課程組,申請者放上自己教學、設計教案的過程,並詳述自己培養什麼能力與有何省思,進而讓審閱者推測該生具有溝通表達、系統思考等等能力。

五、教授的審查實際狀況

時常高中端會好奇大學端的審查程序,在這次的訪談中,受訪者們給予以下回應,希望讓高中端了解審查程序以減少焦慮。

審查狀況

大學端在審查學習歷程檔案之前,各科系內會先開會,並參考教育部給予學校教務處的方針訂定尺規,依照尺規審閱學習歷程。

雖然教授在主觀審查上對同一份學習歷程的標準不一樣,但差距不會太大,對同一份學習歷程的程度評分通常會落在同一區間,若落差太大系內會開會討論,因此高中生不用過度擔心教授帶入過多主觀意見,以致審閱學習歷程不公平。

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

上一段提及同一份學習歷程應該會落在同一評分區間,但當申請者(學生)的程度相當時,有教授提出較實務的問題:「每位教授的偏好不同,有的偏重外語能力,有的重視邏輯分析,有的著重對科系的認識,所以學生盡量不能只有一項特質,要有很多項。」

縱使申請者的分數差異不大,卻還是可能受到審閱者偏好影響,而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申請者分數相近時,因此若以最實際層面給予高中生建議,還是會希望學生擁有多一點個人特色、增加自身優勢,而有這些優勢在未來其他人生階段也能帶來加分效果。

總結:高中生的猜測戰?大學教授為評審的考試場?

高中生不免帶著家長、師長、對自我期許、未來出路的壓力探索著未來,也因此學習歷程難以在高中現場符合政策初衷:「以學生為本位,尊重個別差異,重視考試成績以外的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應該要以「累積自我實力為目標」,因為實力足夠而升上相對的大學,但對於背負著升學壓力的高中生來說,即使是成績以外的參與,也容易成為戰戰兢兢的猜測戰:「教授要什麼?我做這件事,未來放在學習歷程會不會有加分效果?」

然而站在大學教授的立場,學習歷程像是一場篩選學生是否適合本科系的考試,他們必須透過學習歷程了解學生的能力與對科系是否真的有興趣,還是僅是想進來打混過日子,教授也必須在這場測驗中,盡量將無心於科系的學生篩選掉,因此大學教授難以告訴高中端確切的「教授看什麼」,反而是詢問高中生:「你要給我們看什麼?」

高中端與大學端對於學習歷程的認知容易因位置不同而有所落差,對高中生來說,那是猜測大學端要什麼的作戰,但對於大學端而言,卻是一場選才考試。無論如何,本篇投書希望幫助高中生更了解教授的審查脈絡與情形,訪談後想告訴高中生:只要誠心展現自己對科系的熱愛,並踏實探索,一定可以在心儀的校系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李欣儒、劉桂廷、蔡茲禹、彭珮瑜 李欣儒、劉桂廷、蔡茲禹、彭珮瑜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李欣儒、劉桂廷、蔡茲禹,應用外文系學生彭珮瑜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