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上):國學常識與閱讀理解策略

面對高中繁重的課業,國文科學習可能是學生的一大挑戰。本文由高中國文老師探討高中國文學習的關鍵,包括國學知識的記憶和閱讀理解策略,並分享有效地記憶國學常識以及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具體方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即將面對高中課業的同學們,也許已經開始思考該怎麼應對高中各個科目了。
又或者讀了一年高中,卻對國文科的學習重點毫無頭緒。

由於從國中升上高中,國文相對其他科目,算是變動較小的一科。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國文科,在高中的初期,都在吃國中老本,直到高三大考才發現,大量知識席捲而來時,國文成績便一敗塗地,並且很難在高三急起直追。

因此,這裡將分析高中的國文學習重點,說明學習需要的工具與方法態度,希望讓同學們更有效地抓住國文科的學習重點。

綜合而言,我們可以把高中國文的學習重點,整理為以下金字塔圖:

高中國文的學習重點金字塔圖

繪製:教學狂想實驗

以下分別說明可以做好的準備以及學習重點。

一、國學知識記憶類

學測考題中,有一部分的考題類型是:字音字形字義、改錯字、成語、國學常識、語文常識,這類型屬於知識記憶型的基礎考題。

這類考題比較像是傳統的題型,以往較容易引人詬病。但現在考題的好處是此類記誦知識相對考題較少,不到占分的 25%,並非高分關鍵。因而老師們多不鼓勵把所有讀國文的時間都花在記誦這些知識。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記誦類知識並非可以完全忽略,因為這往往是閱讀型考題的基礎。如課文上的基本詞意不能明白,那麼文言文的閱讀,也往往會卡關。因此這類知識可作為國文的基石,占分不多但卻扮演著流暢解題的重要角色。

我們可以有以下的工具與心態準備:

1. 記憶考題筆記本

由於高中學習側重於閱讀與思考,因此老師們上課時間較不會花太多時間強調字音字形的易混淆比較等,多半要靠同學自己的努力。

因此同學們可以準備一本喜歡的筆記本,每次考試都記錄你常錯的字、詞、成語。每次記錄時,你自然而然會看到上次的內容,不知不覺就會逐漸累積自己的國學知識量了。

從高一累積到高三的知識量會非常可觀,到了高三模擬考大考等沒有範圍的考試時,其他同學也許在國文考前無所適從,但你自己準備的秘笈本本,卻可以讓你在考前有了複習的媒介,是讓心情穩定的絕佳定心丸。

這類知識的好處是,可以短時間讓自己看到很明顯的進步。記得之前有高三生,來找老師討論為何自己寫了這麼多題本,國文仍然沒有起色。字音字形總是一忘再忘,我只問了他,有沒有依照老師所說,準備自己的錯題本本呢?當他直面問題,踏實紀錄後,下一次模考在這類考題上就有立即性的起色。這些基本功,確實得要靠自己紮實的功夫累積。

2. 用理解來記憶文學史脈絡釐清

國學常識如文學史等,若能知道某些人物在某個文學史的定位,也能讓自己在閱讀時,對文本主旨的更快定調,進而加快閱讀速度

例如:模考超愛考的李攀龍、王世貞等看似冷門的人物的文章或是與時人的對話。我們若是能知道他們作為明代前後七子的文學主張,閱讀他們的相關篇章時,也能立即了解立場,順利推敲出篇章主旨。

而這些國學知識或是文學史,知識量非常龐大,千萬不要用死記的。用理解取代記憶,才能讓知識可長可久的。

想像將一堆書籍任意散落在房間,丟進去的剎那可以快速,但是未來可能怎麼都找不到。因此更好的方法就是把這些書籍先花點時間分門別類放進書櫃當中。也許一開始要思考要編碼,可能會比較慢,但是未來你想起這項知識時,你可以知道從書櫃的哪個位置可以輕鬆地找到你要的知識。

高中所學的知識,都不只是有短期要用,目的是要讓「未來的自己」知道知識在哪裡,並隨著幾次的複習,讓書櫃位置、書名、書籍內容逐步清晰,才是高中三年後能夠勝出的關鍵。

此外,運用文章來理解則是相當有效的策略。高中的古文十五篇,可說是精挑細選的中國文學史懶人包。編輯課本的老師們企圖選擇最有效率的篇章,作出文學史剖面,讓我們以小見大地了解文學長河。所以透過文章的熟悉來理解文學史,可以有效率的協助你更熟悉國學常識。

例如:師說,除了可以了解唐人不願從師問學的弊端外,也可以了解到時人脫離儒道已久,韓愈試圖復興儒道,也可以知道他力推古文運動的初衷為何;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可以看出公安派對於文學「真俗趣」的追求及對於傳統的反抗等等。若能在閱讀篇章時,多花一點力氣將這些關聯性琢磨清楚,那麼未來複習文學史時必能事半功倍。

二、閱讀理解策略類

國文測驗當中,有大多數題型是閱讀測驗,應該學的是閱讀策略。但是大家常常想到讀國文,就想到大量的背誦,為什麼呢?我覺得這也許跟學習曲線有關。我繪製了兩者的學習曲線如下:

閱讀理解策略

繪製:教學狂想實驗

背誦大量的字音字形、成語、文學史,會讓我們短時間內就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成績快速的成長。但說實在,它能夠讓我們的思維及學習提升是有限的。因為這還停留在技術的層次,於是如果到某個階段,很容易感覺到學習及成績的天花板。

而要讓自己更有突破,還是要依靠閱讀理解的策略,才能讓你的知識認知系統達到飛越進化

閱讀策略指的是擷取訊息、統整詮釋、省思評鑑的能力。這類型考題包括:選出適當的文意理解、推測主旨、推測作者想法、進行文句詮釋、討論寫作手法等。

閱讀策略在前期要不斷地刻意練習,讓自己掌握基本心態與學習方法,因此成長速度會很慢。一開始的進步非常不起眼,感覺成績也不會立刻提升,可是一旦掌握理念與方法,就會在不經意的剎那,帶你飛躍另一個學習層次。

這部份則是高中老師們希望帶著你看見的學習風景。以下是你在學習閱讀策略時,可以準備的幾件事:

1. 準備三+1色筆

通常上課時,國文老師們都還是會用隨行隨頁註的方式,請你在自己的課文文本上加工。

記得有同學到了模擬面試的階段,由於想要申請中文系,我問他:晚遊六橋待月記的主旨是什麼呀?同學竟回答:用虛筆寫月景。這意味著同學複習了許多古文,但是卻缺乏系統,分不清楚自己在讀的是主旨與寫作手法。那麼所有知識在腦中往往都是打結成一塊。

以往我們習慣只拿一隻原子筆走天下,但新學期試試看從上課工具下手吧!

我自己習慣準備深藍筆、紅筆、淺藍筆。

老師講解時,可以使用以下幾種原子筆做筆記抄寫。

🖊紅筆:標註字音、生難字義、文句註釋▶目的在幫助文意理解

🖊藍筆:標註文意的詮釋▶幫助參透作者沒說出來的言外之意以及文本主旨,以及在主旨之外的延伸闡發

🖊淺藍筆:標註寫作的手法▶為了更好地傳達思想主旨,作者通常會用一些手法技巧加以強化,如譬喻、轉化等修辭,或是插敘、倒敘、以賓顯主、烘雲托月、以樂襯悲……

當然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及顏色。而換色的目的在於,上課時,就要有效率地用換色的過程,先對於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第一層的理解,了解自己在對文本做哪一層面的閱讀。

除了課程中會使用原子筆做紀錄外,我還會準備鉛筆作為預讀的準備。

✏鉛筆:我會在第一次閱讀時,就用鉛筆畫斜線來劃分段落中的小段落。為什麼要用鉛筆?目的是為了表示方便修改,基本上每個句號或問號、引號會分為一段,但隨著課堂中文意脈絡的釐清,也許你會需要修改段落意義的分配,所以用鉛筆可以方便修正自己的文意理解脈絡

2. 感覺會vs真的會

老師上課會做許多口頭的分析或是板書筆記。我們容易犯的毛病是,聽著聽著,覺得自己懂了,甚至認為老師竟然大概在閒聊吧,聽起來國文真是太簡單了!

上課聽課往往是看老師表演,但那不等於自己會了。「感覺會」與「真的會」,中間是有一大段差距的。

就像我們不會去健身房看教練示範重訓動作給你看,你就覺得自己會了,我們一定要自己練習,才能感受到難點與挑戰。看教練示範,是「感覺會」,自己真的開始引體向上時感受到的痛苦,才是真的會。

因此上完課後,不妨把老師的筆記蓋起來,自己問自己:

  • 這段作者在說什麼?(what)
  • 作者在這一段中為什麼要說這段話?有沒有上下脈絡?是否有連結他的背景思想主張?(why)
  • 作者如何說?用了什麼技巧說?(how)

透過這些問題,把每段文字做清楚的釐清。若有卡關的部分,可以回頭思考老師是怎麼樣透過技巧方法進行解讀,而自己有沒有辦法同樣辦到。

3. 題海戰術不可靠

很常聽到同學會用「刷題目」來說練習與增加手感。

這我也有些經驗,例如玩知識王等手遊的時候,確實可以透過大量「刷題」,提高自己的作答速度與能力。面對重複出現的考題時,可以因熟能生巧而大大提高正確答題率。甚至有時在「刷題目」的過程,遇到「何者為非」或「何者錯誤」等反面問題,只要記得錯誤的選項即可作答。(捫心自問,我常常只記得那個「錯誤」答案,正確答案是什麼根本就不知道呢)。

國文考題是否適合呢?

字音字形等單題型考題也許可以透過刷題,提高背誦的熟練度與反應,但是閱讀測驗這類注重上下語句邏輯關聯的考題時,想要用「刷題」的快感,提高答對機率,卻是完全用錯方法了。

除了因為閱讀測驗基本上不太可能遇到相同的題型,此外閱讀測驗考的就是你的細讀與慢思,也刻意考你反直覺的洞察能力。這與膝反射式,憑感覺找答案傾向的快問快答,有截然不同的本質差異。

由於閱讀測驗要練的是你細讀與慢思的思考精準度,因此前期的練習務必求慢而精準,先詳細了解自己的錯題盲點,提高閱讀理解地精準度後,未來才能隨著學習曲線,讓解題效率突飛猛進。

小結

以上是國文金字塔底部的國學知識與閱讀策略,後者若需要老師的示範與提點,前者則要依靠自己個人的積累。

兩者有不同的學習曲線,因此若想要讓自己的國文學習更有感地進步,那就當然要需要雙管齊下的穿插努力,讓不同路徑同時並進,就可以同時得到學習的成就感與達到真正的學習效率了。

下一篇將討論的是金字塔的上端:寫作表達與歷程省思。請看〈高中國文這樣準備那樣學習 (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並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延伸閱讀

林岱華 林岱華

林岱華

萬芳高中教師

熱愛把生活奇想轉化成課程的高中國文教師,曾開設「文學縱橫行銷術」、「愛創音樂劇」、「聲與文的煉金術」、「自媒體與文案書寫」等多元選修課程。致力提升學生的行銷表達、閱讀理解及自主學習力。開設部落格及臉書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希望可以用兼具實驗創意以及系統步驟的方式,提升教與學的趣味與實用。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